胶果木
紫茉莉科避霜花属植物
胶果木是紫茉莉科腺果藤属常绿乔木植物。胶果木树皮平滑;叶对生或轮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锐或渐尖,全缘,肉质状革质;雌雄异株,聚伞花序,顶生,小花白色;果实圆柱形,肋间有黏液,熟果紫褐色。花果期为秋冬季。
植物学史
胶果木的属名Pisonia来源自荷兰药学家与植物学家威廉·披索(William Piso)。种小名“umbellifera”则是描述其巨大的叶片状似降落伞,该字来自umbrella,有降落伞之意,其字源umbel指的是遮蔽的。夏威夷人除了将胶果木称为“Pāpala kēpau”外,也以“Pāpala”称呼穗苋树属(Charpentiera)的原生种植物。“kēpau”在夏威夷语是指焦油、树脂、白蜡、黏胶等黏着液体。
形态特征
乔木,高4~20米。枝无刺。叶对生或假轮生,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4.5~8厘米,顶端渐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干时黑褐色,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1~2.5厘米。
花杂性,白色,成圆锥聚伞花序,花序长5~12厘米;花梗长1.5~6毫米,基部或较上部有1~3小苞片;花被筒钟形,长5~7毫米,被褐色毛,顶端5浅裂;雄蕊7~10,稍伸出,花丝不等长,基部连合呈环状,花药近球形;子房长圆形,上部渐尖,花柱细长,柱头多裂,稍伸出。果实近圆柱状,略弯曲,长2.5~4厘米,宽6~7毫米,具5钝棱,平滑,有胶粘质;果柄粗壮,长约1厘米,顶端有扩展的宿存花被。花果期秋冬。
产地生境
胶果木产中国台湾(南部)和海南。生于中、低海拔灌丛和山地疏林中,个别地区栽植村旁。胶果木在中国台湾的分布主要以海岸林为主,但以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垦丁香蕉湾海岸林来看,它的分布比较偏向内陆,如果以穿过保护区的屏鹅公路为界,可以看出胶果木是内陆海水淹不到这一侧的优势树种。马达加斯加、安达曼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及夏威夷等太平洋岛屿也有。
生长习性
胶果木为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湿润、向阳之地,生性强健,耐热、耐旱、耐湿,不耐寒,冬季忌霜害。
繁殖方法
胶果木一般繁育方式为播种、扦插或高压法。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
皮孙木.中台植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1:27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