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藻体呈酱红或酱褐色,软骨质,高4~12厘米,最高可达17厘米; 直立体呈亚圆柱形略扁压,丛生,自盘状固着器上生出,具不规则的叉状分支,分支末端钝,基部略收缩。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中轴由长圆柱状细胞组成,内皮层细胞自内向外呈放射式分支排列,近体表由3~4层小细胞呈念珠状组成皮层,较老的髓部变成中空。鹿角海萝枝端尖细、弯曲似
鹿角、藻体有中央轴,为实心。
由四分孢子体、雌雄配子体和寄生于雌配子体上的
果孢子体三个世代交替。四分孢子体与雌雄配子体在外形上基本相同,但前者略大于后二者。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散生于四分孢子体的皮层,春季成熟并放散四分孢子,入夏前发育成盘状体,越夏后长出直立的雌雄配子体,于翌年早春分别形成果孢及精子。成熟的果孢在雌配子体上受精,经过较复杂的过程,发育成果孢子体(囊果)。成熟的囊果很小,球形或半球形突出于雌配子体表面。果孢子成熟后自囊孔排出。果孢子形态和大小与四分孢子大致相同,其盘状体亦同四分孢子萌发长成的相似,此后长出直立体,即
四分孢子体。
海萝藻体富含胶质,耐干力强,喜生长于坡度较缓的可干出的大块岩石上,但仍以附生在经常有海水浸洗的岩面上的,生长繁茂,个体亦大。故多见于中潮带和风浪较大的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生长水温范围为1~22℃,适温15~18℃。在海水比重1.018~1.026范围内均可生长。海萝由于长期生长于潮间带,短时间内对高盐度剧烈变化适应力很强,但对低盐度忍耐力却较差,因而很少分布于河口地区。有污泥的海区岩面上也很少有海萝附生。夏初藻体成熟放出孢子后枯萎流失,靠留下的盘状体渡夏。盘状体为多年生。
日本对海萝的利用已有多年历史,主要采收自然繁殖的藻体。中国
闽南、粤东一带有上百年的养殖历史,但仍停留在利用自然孢子增殖方式上。整埕是海萝增殖中的重要工序。通常在繁殖季节前、退潮后,在适于海萝附着生长的岩面上,铲除
藤壶、
牡蛎及杂藻等附着生物,为以后海萝放散孢子提供良好的附着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