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神经:胸背神经系
脊神经之一。发自臂丛的后束,沿肩胛骨的腋缘至背阔肌。如此神经受到损害,则所支配区的运动和感觉均发生障碍。
概述
脊神经:脊神经发自脊髓经椎间孔外出的31对神经。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2支。后者较细,分布于颈、背、腰、骶部皮肢和深部固有肌。前支除第2~11对胸神经外,其余各支分别组成脊神经丛,支配颈、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肤。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感觉纤维传导来自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冲动。运动纤维则支配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解剖结构
胸背神经起自臂丛后束,含有第6~8颈神经的纤维(有时缺第6颈神经)。在两肩胛下神经的中间发出。向下外侧与肩胛下动脉伴行,沿着肩胛下肌的腋窝缘下行,达背阔肌前面(深面)进入肌内,支配背阔肌。
与胸背相关的疾病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诊断要点】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胸背疼痛的常见原因。病因有急性外伤、慢性损伤、受凉、脊柱畸形和神经血管畸形。
1、病史:
少数病员有急性受伤史或反复的慢性损伤史,而绝大多数患者有长期和持续的在特殊姿势下工作的慢性损伤史。
2、疼痛:
疼痛的程度都不很剧烈,开始为酸胀不适、无力,时轻时重。以后逐渐加重,劳累时症状明显,休息后减轻。疼痛范围可不断扩大,与天气变化有关,严重时可出现活动障碍。患者常难以指出确切的痛点。
3、姿势:
由于肌筋膜炎症,患者常有姿势不正的表现。
4、压痛点:
所有患者都有压痛点,如背部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腹、棘上、棘间和棘旁等,较多而弥散。
5、背伸阻抗试验:
让患者俯卧,腹部触床,头和腿做过伸动作向上跷起,医师的手分别按于患者肩胛和大腿背侧并稍用力加压,如腰背出现疼痛者为阳性,说明有腰背肌筋膜炎症存在。
【应用解剖】
1、棘上和棘旁韧带:
棘上韧带起自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各椎骨的棘突尖部下行,止于骶中嵴,其两侧与背部的腱膜相延续,前方达棘间韧带愈合。棘间韧带较薄,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棘突之间,其前方与黄韧带愈合,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胸椎的棘间韧带较窄而长。横突间韧带也呈细索状。黄韧带呈膜状,由弹力纤维构成,位于相邻的两个椎弓之间,上方起自上位椎弓板下缘,向下止于下位椎弓板上缘的后面。胸椎部黄韧带较窄而略厚,有时发生肥厚,可造成非骨性椎管狭窄。
2、背部深层肌:
背肌按其位置分为三层,即背浅层肌、背中层肌及背深层肌。背浅层肌和背中层肌均由别处转移前来,只有背深层肌是背部固有肌。背深层肌与脊柱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竖脊肌。该肌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骶嵴后部及胸腰筋膜。肌束向上分别为三个纵形的肌柱,由外到内依次为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髂肋肌自下而上分为三部:腰、胸、颈髂肋肌。胸髂肋肌起自下6个肋骨肋角的下缘,止于上6个肋角的下缘。最长肌自下而上也分为三部:胸、颈和头最长肌。胸最长肌起自总腱,止于胸椎横突及附近肋骨。棘肌分为胸、颈和头棘肌三部。胸棘肌起自总腱和下部胸椎棘突,止于上部胸椎棘突。竖脊肌的深层为横突棘肌,包括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它们起自于横突和棘突之间。再深层为各短肌,即椎枕肌、肋提肌、棘突间肌和横突间肌,后二者分别起自与相邻椎骨的棘突之间和横突之间。
3、筋膜:
分深浅两层。浅层起自胸、腰、骶椎的棘间韧带,并逐渐变薄,与颈筋膜相连续,向下终止于髂骨嵴,向外止于肋骨角,整个覆盖于骶嵴肌的浅面。由于筋膜与骶嵴肌连接紧密,所以肌肉的病变很容易影响到筋膜。深层筋膜位于骶嵴肌前面,附着于腰椎横突及髂嵴和第12肋。
【注意事项】
1、注射和针刀治疗时,不可超出椎板外缘,以免发生气胸。
2、针刀松解黄韧带时,要掌握进针刀的角度和深度,初学者可两手把持针刀进针,以免切割过深。如向中线倾斜过度,有损伤硬膜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