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毒
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是由有毒赤潮藻类鳍藻属和原甲藻属的一些种类产生的脂溶性多环醚类生物活性物质。腹泻性贝毒可在贝等滤食性动物体内富集,危害食用者健康。腹泻性贝毒在全球沿岸海域均有分布,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最严重威胁的赤潮藻毒素之一。对DSP的检测主要采用小鼠生物测定法。
简介
1976年在日本的东北部地区首次爆发了腹泻性贝毒中毒事件,研究发现这次事故起源于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因此人们将这种藻毒素命名为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DTX)。后来,人们又从一种海绵(Halichondria okadai)体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相似毒性的酸性物质,将其称为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随后相继分离出鳍藻毒素的衍生物DTX2、DTX3、DTX4、DTX5a 和DTX5b,其中OA和DTX2互为同分异构体,DTX3为7-O-acyl-DTX1。1989年,Norte等人从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中分离出2种大田软海绵酸的二醇酯衍生物(OA-1,OA-2),之后又从利玛原甲藻和P.maculosum藻株中分离到4种新的二醇酯化合物(OA-3,OA-4,OA-5,OA-6)。由于这些毒素都可以引起人的胃肠部疾病,如腹泻、呕吐、腹疼等,人们将这类毒素统称为腹泻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素最初包括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它的衍生物鳍藻毒素等(dinophysistoxins,DTX1-3)、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1-10)、硫酸化衍生物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YTXs)、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 poisoning,AZP)、螺旋形亚胺(gymnodimine,GYM)化合物等。扇贝毒素PTXs、虾夷扇贝毒素YTXs和氮杂螺环酸毒素AZP等在结构、毒性上与OA有差异,但因为这几种毒素成分通常在贝中与OA和DTXs共存,一直以来也被归为腹泻性贝毒素;而GYM在产毒藻、结构和毒性上与其他几种组分都是不同的,但因其脂溶性,在检测腹泻性贝毒的萃取过程中会一并提取,所以一直将其归为腹泻性贝毒;FAO/IOC/WHO于2004年3月在都柏林(Dublin)举行的关于贝类生物毒素会议上,重新按化学结构将贝类生物毒素分为8组包括azaspiracid,brevetoxin,cyclic imines,domoic acid,okadaic acid,pectenotoxin,saxitoxin和yessotoxin,YTXs,PTXs等毒素从腹泻性贝毒中分出来分别成为专门的一类毒素。
毒源
能够产生DSP 毒素的甲藻主要有鳍藻属(Dinophysis),如倒卵形鳍藻、渐尖鳍藻(D.acuminata)、尖头鳍藻(D.acuta)、具尾鳍藻(D.caudata)、D.norvegica、D.mitra、D.rotundata、D.tripos、D.hastata 和D.sacculus等;另外还有底栖甲藻利玛原甲藻、P.concavum、P. redfieldi 也产生DSP 毒素。 中国沿海可产生DSP的有毒藻主要为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渐尖鳍藻(D.acuminata )、三角鳍藻(D. tripos)、倒卵形鳍藻(D.fortii )、帽状鳍藻(D.mitra)、波罗的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balticum)、墨西哥原甲藻(P.mexicanum )、利玛原甲藻(P. lima)和微型原甲藻(P.minimum )等。同期调查发现,在南麂列岛海域能产生DSP的赤潮生物主要是具尾鳍藻和渐尖鳍藻。
化学性质与结构
腹泻性贝毒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其化学结构特征是聚醚或大环内酯化合物。根据这些成分的碳骨架结构可以将它们分成三组:(l)酸性成分:软海绵酸(OA)和其天然衍生物—鳍藻毒素(DTX-3)。(2)中性成分:聚醚内酯—蛤毒素(PTXI-Vn)。(3)其它成分: 磺化毒物、紫夷贝毒素(YTX)及其衍生物。它们是彼此相连的醚环组成的。研究人员利用现代化学分离和分析技术从受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贝类体内和有毒赤潮生物细胞中已分离出13种腹泻性贝毒毒素成分,确定了10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其中9种成分的结构已被阐明。此毒素为脂溶性,不溶于水,对热稳定,通常的加热处理不易破坏。由于毒素仅局限于贝类的中肠腺,因此对大型贝类而言,如除去该部位可避免中毒。DSP毒素积累在贝脂肪组织内。OA和DTXs 毒素通过酰化作用都能够连接上一个C14-C22长度不等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酸化合物,这些酰化衍生物也具有毒性,并且只存在于有毒贝的消化腺内,因此认为它们是贝积累毒素后的代谢产物。
中毒特征及毒理
腹泻性贝毒中毒症状主要有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和头疼。发病时间可在食后30min或14h不等,一般在48h内恢复健康。一般止泻药不能医治。DSP不是一种可致命的毒素,通常只引起轻微的胃肠疾病,而症状也会很快消灭,没有强烈的急性毒性,但大田软海绵酸(OA)是强烈的致癌因子。
OA和DTXs毒素都高效、专一性地抑制PP1和PP2a型的蛋白磷酸酶,尤其是PP2a型,能够剧烈地增强大多数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OA 能够诱导蛋白质的超磷酸化作用和增生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OA 对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20μg/kg(i.p.),OA和DTX1对成人的最小致毒剂量分别为48μg和38.4μg,如果贝肝脏内DSP的含量分别超过2μgOA/g 和1.8 μg DTX1/g,对人来讲就不宜食用。
检测标准
各国规定DSP检测标准各不相同。已查到的有: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每千克贝类组织不超过4000MU;联合国食品卫生组织规定:100g贝类食用肉体含量不超过80μg;日本的规定比较详细:对DSP,水产厅规定警戒值:扇贝中肠腺0.5MU/g,紫贻贝中肠腺0.3Mu/g,出厂限定值:可食部0.05Mu/g;卫生部规定:限定值:可食部0.05MU/g。澳洲规定:DSP/100g可食肉体含软海绵酸小于20μg。1g中肠腺含软海绵酸小于2μg。中国参考以上标准,定为DSP可食肉体1009不超过50MU,按IMU相当于5mg软海绵酸计,应为2.5μg/g。
检测方法
因为DSP是一种潜在的毒物,在贝类中含量很少,因此测定方法需要十分灵敏可靠.在大多数可疑贝样中OA是DSP的主要成分,所以检测方法也主要集中在OA上.主要的检测方法有:腹泻性贝毒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小白鼠生物试验法、免疫分析(Immunoassays)、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LC/MS)等。
小白鼠分析法
小白鼠分析法由Yasumoto 等人建立,是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使用的标准方法,运用非常广泛,其测量单位是鼠单位(MU)。先提取、分离出样品中的DSP,用1%的吐温-60 生理盐水溶解。然后腹腔注射小白鼠,观察小白鼠存活情况,计算毒力。具体检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SN0294)。中国的商检系统即使用此方法。
免疫法
免疫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确定毒素类型及含量,包括ELISA、RIA、EIA及S-PIA法等。其中ELISA法中所采用的抗体仅与DTX-1和OA反应,不与其他毒物反应,因此专一性较强,而且灵敏度可达10-9。用于毒素检测的免疫法为生物体外测试法,其敏感性要比相应的小白鼠生物法或HPLC法高得多,检测级可以达到μg级。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FLC法的基本原理是:毒素分子上的羧基官能团与某些荧光物质反应,生成的荧光性物质经反相色谱分离后在FLD检测器上响应。现今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中应用荧光标记试剂有:9-亚甲基氮ADAM[5]、AE-OTF、4-溴甲基-7-甲氧工香豆素和1-溴乙酰芘等。其中HPLC-FLD灵敏度、准确性都极高,是比较完善的常规分析技术。但由于荧光标记试剂ADAM极不稳定,所以这些方法难以加以推广。
毛细管电泳法
N.Bouaicha首先用毛细管胶束电动电泳,紫外检测器检测贻贝中的OA与DTX-2,但由于缓冲液等问题,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分布区域
对各地区进行抽检结果,青岛地区对1994~1996年经青岛口岸出口的贝类产品贝类毒素检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在3a中共检验双壳类生物805批,有45批检出腹泻性贝毒,占5.6%。其中1994年检验308批有9批检出腹泻性贝毒,约占2.9%,1995年检验219批,17批被检出腹泻性贝毒,占7.7%,1996年检验278批,19批检出腹泻性贝毒,占6.8%。浙南地区采集15个样品,有3个样品检测出含有腹泻性贝毒,检出率为20%,超标2个,超标率13.3%; 瓯江口海域共采集13个样品,有2个样品检测出含有腹泻性贝毒且均超标,检出率和超标率都为15.4%;南麂列岛海域共采集12个样品,有4个样品检测出含有腹泻性贝毒,检出率为33.3%,超标3个,超标率25%。检测的10种贝类中, 只在紫贻贝、缢蛏、泥蚶和青蛤中检测到腹泻性贝毒,而其他几种贝类均未检出毒,这说明紫贻贝、缢蛏、泥蚶和青蛤是腹泻性贝毒敏感种,较其他种类易富集腹泻性贝毒。通过对中国沿海部分海域贝类产区贝毒毒素分布的调查,认为中国双壳贝类已经受到了贝毒毒素污染的威胁。在胶州湾、莱州湾、秦皇岛、福建等海域均发现了贝毒毒素,以腹泻性贝毒毒素比较普遍,麻痹性贝毒毒素相对比较少见,应当引起充分重视。但对腹泻性贝毒的生物监测有可能因高不饱和脂肪酸等原因引起假阳性,因此对腹泻性贝毒毒素的确认还应借助化学分析手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6 08:0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