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继发于肾结核,结核结节可相互融合,形成溃疡,溃疡可侵及膀胱肌层,引起严重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肌肉失去伸缩的能力,容量缩小。膀胱容量小于50ml 时,临床上称为结核性挛缩膀胱(tuberculous contracture of bladder)。
1.症状和体征:除尿频及尿失禁外,常无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不能好转,有时由于膀胱病变的进一步纤维化,症状反而加重。在尿常规化验方面,
膀胱结核的炎症性痉挛时,脓尿及血尿的程度与尿频基本一致,而膀胱挛缩时尿频虽显著,但尿内
炎性细胞并不多。在膀胱造影方面,膀胱结核的炎症性痉挛在注入造影剂时不痛,膀胱形状可正常,或呈折叠状且有膀胱颈部痉挛;而膀胱挛缩患者注入造影剂时不痛,仅有胀感,膀胱甚小呈圆形,边缘不光滑,不呈折叠状,重者膀胱颈部张开,后尿道扩张。必要时可用鞍麻作鉴别;膀胱结核所致的炎症性痉挛在鞍麻后膀胱容量可扩大,而膀胱挛缩则仍不能扩大。 2.并发症:有尿痛、脓尿、血尿等症。
膀胱挛缩产生的原因与病理变化从肾结核而来的
结核杆菌经常反复侵袭膀胱,造成严重的
结核性膀胱炎,在膀胱的粘膜膀胱肌层产生充血水肿、
结核结节、结核溃疡、结核性肉芽,有大量
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形成,最后造成膀胱挛缩。在膀胱挛缩后,膀胱壁失去正常弹性,容量显着缩小。一般认为挛缩膀胱的容量在50ml以下。严重者膀胱可缩到数毫升容量。由于膀胱反复经常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因此膀胱内的病理变化是急性与慢性,炎症与纤维化反复交杂的并存过程。
1.手术治疗:如尿道无狭窄,病情充许,应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经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如有
尿道狭窄则应选择尿流改道手术。如由于病情严重,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时,可采用永久性肾造口术或输尿管造口术。 2.治愈标准:行扩大手术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功能良好。无
电解质紊乱。尿细菌培养阴性。无残余尿。无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