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腴之地,出自《
过秦论》的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汉·
贾谊《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汉·
司马迁《史记
梁孝王世家》:“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
汉
刘向《
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 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明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
袁可立报刘爱塔事疏》:“丙口首爱塔内应情事,憨发夷兵三万,围复州缚爱塔等,去其复州居民。剿杀不尽者赶往北去,并将永宁、盖(州)二城男妇尽驱北行,南卫四百里膏腴之地奴一旦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