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臧(拼音:zāng、cáng、z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像戈刺入目。上古战俘往往被刺瞎一只眼睛,沦为奴隶。本义为“奴隶”或“男奴”。金文加“爿(pán)”为声。奴隶被刺瞎一目,迫于奴隶主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再行反抗,政权巩固,如此甚好,故引申为“善”。古籍中假借为藏,表示储藏的意思。现代主要用作姓氏。
文字源流
甲骨文的“臧”字为会意字,作一只眼睛被戈所刺之状(图1,隶定作“𦣣”)。本义是由俘虏沦为奴隶的人。竖立的眼睛是“”字,表示俯首屈从。奴仆服侍主人时,通常是俯首帖耳,不敢正视主人。因此,“臣”字有罪犯及低级官吏的两个意义。一个人如果瞎了一只眼睛就会减少很多反抗的能力,这时最好是顺从主人的旨意。在主人来说,顺从是奴隶的美德,故臧有臣仆和良善两种意义。
图1(𦣣)虽是最早出现的臧字,但不是最具代表性、后来成为主流写法的臧字。这个字发展到籀文(图4)加声旁“爿”作图4。“”是床的象形字。“爿”与“戈”结合成为从戈爿声的形声字戕(qiāng),意思是杀害。这个“臧”可看做是会意兼形声字。籀文臧字臣下的“图A”,非“上”字,当是饰笔,后世多作一。西周时有从口戕声的臧字出现,加口盖取意于随意指令(图2)。
进入战国时代,主要有三种结构的臧字并存:(一)从臣戕声,臣下多有饰笔一,秦系文字巧妙地将爿、臣结合, “共用”一个竖笔,简写作图B,是为主流。(二)从臣爿声,这可以看作臣与爿两个构件的整合,犹如春秋时戕的整合;也可以看作是对会意字𦣣的声化改造。爿之作“图C”“图D”,乃爿之异体或繁化。(三)从口戕声,是对西周春秋以来此种结构的延续,包山楚简大量使用,有的繁化加土或立旁。《说文》从主流结构厘定后,非主流的两种结构遂遁迹。隶变时波动很小,只发生在爿构件的“床腿”保存与否、臣下的饰笔(一或二)保存与否。楷书作臧,主要是小篆的笔势变化。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彩图版小学生全功能字典》)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三下】【臣部】则郎切(zāng)
善也。从臣戕声。
𡒉,籀文。
说文解字注
“善也”注:《释诂》、毛传同。按,子郎、才郎二反,本无二字,凡物善者必隐於内也,以从艸之藏为臧匿字,始於汉末,改易经典,不可从也。又赃私字,古亦用臧。
“从臣,戕声”注:则郎切,十部。
“𢨑,籀文”注:按宋本及《集韵》《类篇》皆从二,今本下从土,非。
广韵
则郎切,平唐精 ‖ 爿声阳部(zāng)
臧,善也。厚也。又姓,出东莞,本自鲁孝公子臧僖伯之后。则郎切。六。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臣部】 臧;部外笔画:8
(zāng)《唐韵》则郎切。《集韵》《韵会》《正韵》兹即切。并音赃。《尔雅·释诂》:臧,善也。《易·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诗·卫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传:臧,善也。
又《广韵》:厚也。
又扬子《方言》:荆淮海岱杂齐之闲骂奴曰臧,骂婢曰获。
又姓。《姓苑》:出东筦鲁孝公子臧僖伯之后。
又与赃通。吏受赇也。《前汉·尹赏传》:贪污坐臧。
(cáng)又《集韵》昨郎切。与藏同。《管子·侈靡篇》: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前汉·食货志》:轻微易臧。
(zàng)又《韵会》《正韵》并才浪切。与库藏之藏同。《前汉·食货志》:出御府之臧以赡之。
又与脏同。《前汉·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五臧。又《艺文志》有《客疾五臧狂颠病方》。
又臧善之臧,亦叶音脏。《诗·小雅》:未见君子,忧心柄柄。既见君子,庶几有臧。怲音谤。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20:30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