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歌唱的歌词,多为休闲娱乐之用,民间的
曲子词也是通过歌女的传唱而到文人手中,文人们在写诗之余就填词谱曲,反应的内容比较狭窄,很多都是描写男女之情、自然光景,所以难登大雅之堂,一直被社会认为是绮艳之作。
苏轼“自是一家”之说,是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而提出的创作主张。 苏轼认为,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是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却是一致的,他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对词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词向诗的方向靠拢。
从苏轼词集《
东坡乐府》三百余首词可以发现他的词呈现出一派绚丽的色彩,其中有抒发报国立功的报负,有叙写仕途多舛的怨愤,有咏叹羁旅行役的愁思,有寄寓政治失意的情怀,有吟唱倾盖如故的友情,有刻画偾事嫉俗的性格,有缅怀英雄豪杰的战功,有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有抒写时代人生的感兴,有表现忧乐两忘的胸襟。正如
刘熙载在《
艺概》中所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他的大量词作一改唐五代以来花粉胭脂之气,不仅仅是“花间”式绣幌绮筳,晏欧式芳径深院,柳永式低唱浅酌,它的大量反映人生感慨、仕途升沉、交游聚散、州邑去留、自然景物、农村生活、打猎参禅等词作将自己的生活遭际、政治感遇、哲理情操等都融入词中。
苏词的主体意识明显较前代有所增强,抒情主人公由“绮筵公子、绣幌佳人”转向了作者自我,写自我之情,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情志。如“我欲乘风归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多情应笑我”(《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此外,苏词还常常书写人生,表现对人生意义和归宿的思考。
其词作中凝聚着对人生理性的思索,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虽然“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可是苏轼没有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随缘放旷的人生态度。清人
郑文焯在《手批东坡乐府》中评此词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地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之能事尽之矣。”在苏轼飞扬的文采中,反映出一种崇高的境界,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向人们展示了高尚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社会见解,给人以启迪。
正是为了使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发展为独立的美学样式,抒写真情实感,追求更大的表现自由,才“以诗为词”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以诗为词”对词来说是一个发展和创造。不是诗词不分,取消词体独立性,而是扩大了词的表现手法。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在词牌外加上了词题,最初词牌即词题,可是后来的词的内容冲破了词牌的束缚,而词牌未加变化。词牌僵化必然要求外加词题与之相附,这个任务终由苏轼完成的。他的词几乎都有词题和小序。有了词题和词序则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关于苏词的风格例来有许多的争论。最早以“豪放”、“横放”论苏词的是晁补之和南宋陆游、
朱弁。
晁补之说苏轼“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陆游说:“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音律耳”最早把“豪放”“婉约”对举而言的是明人
张綖。而南宋
张炎曰苏词:“清丽舒徐”,清人周济则评其“韶秀”。
一个杰出的作家总是以其独有的创作风格同其他作家区别开来,而这种风格不是单一的,它们往往以丰富复杂的精神和艺术手段体现出来。在苏轼的词中,他时而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时而冲淡平和、怡然自得;时而感叹忧伤,更多的时候,是昂扬中伴随着消沉,旷达中夹着烦闷,欢悦中透出抑郁;或是消极中包含着积极的期待,闲适中暗藏着热情奔放,感伤中又带着开朗乐观。可以说,苏词的风格是复杂多样化的,这个就是苏词“自是一家”的艺术风格。
苏轼“自是一家”的词学观,提高了词在社会上的地位,使诗庄词媚、诗尊词卑等观念得到颠覆。苏轼认为,词的风格不应只是委婉妩媚,而应该像诗一样刚柔兼具,表现多样。因此,他对当时词的狭隘题材内容很不满意,就把应该在诗中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他都以词变现出来,彻底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牢笼,把词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传统题材的狭小空间空解放了出来,引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为宋词的创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给词以新鲜的血液和生力,一改先前柳永词的柔媚。所以,苏轼强调的词与诗的历史渊源和共同之处,词“自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