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派是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流派。该流派在文学上追随
果戈里,在政治上反对农奴制。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代表作家有
屠格涅夫、
赫尔岑、
涅克拉索夫、
冈察洛夫、
陀斯妥耶夫斯基等。该派领导者是
别林斯基,他于1848年逝世,自然派随之终止活动。
自然派(Natural School)是19世纪40年代初在俄国形成的以别林斯基美学思想为指导、以果戈理创作为方向、以反农奴制为共同思想基础的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包括一大批具有各种世界观的作家。主要创作园地为《
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杂志,以及由
涅克拉索夫主持的丛刊《彼得堡风貌素描》和《彼得堡文集》。这派的代表作有
格里戈罗维奇的《苦命人安东》、
屠格涅夫的《
猎人笔记》、
赫尔岑的《
谁之罪?》、
谢德林的《错综复杂的事件》、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和特写等等。
别林斯基在《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 和《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两篇论文中阐明了自然派的特征和创作原则,主张作家应学习果戈理那样 “ 完全使艺术面向现实 ” 、着重“描写普通人”。他认为,自然派的特点就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社会的人物为作品的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这恰好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字。他又在《答〈莫斯科人〉》等文章中反驳了对自然派的攻击,肯定了这一派作家“无情地揭开现实的外衣”的功绩,并对这派的作家
赫尔岑、
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作了精 辟的分析 ,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赞他们“站在俄国文学的最前哨”。
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自然派作家的人数还不多,主要使用特写的体裁。下半期队伍扩大,佳篇相继问世,在短短数年间掀起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高潮,小说在其中占压倒优势。
1848年别林斯基去世后,“自然派”这一名称曾遭禁用。随着政局的逆转,内部逐渐露出分化的征兆。19世纪50年代开始以“果戈理方向”代指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派作家的世界观各有差异,但其作品大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抨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被压迫的人民。到19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在农奴制改革的方法和途径问题上意见分歧,更演变成为互相对立的革命民主派和自由派。
别林斯基(1811—1848)是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曾主持《
祖国纪事》杂志的
文艺批评栏,为《现代人》杂志工作过。早期受
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影响,后在反对俄国和西欧反动思想的斗争中逐渐转变成为
唯物主义者。他主张心理的东西与物质不可分,是人脑的产物,但又不能完全归结为生理的东西,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是“对立的统一”。他把个性理解为“理性意识的情感形式”,它在人的全部心理过程(智慧、情感、意志)上打下不同的烙印,使每个人具有自己固有的个别性。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为一定的倾向性,外部环境在个性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个体性在社会土壤上发展起来,并反映着他赖以生长发展的社会环境;但人不是环境的奴隶,伟大人物的突出特征就是他们能够“把握环境”。他还指出,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人运动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他特别重视情感问题,把情感解释为“我们的有机体,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血液的属性”,情感还赋予了思想以信念的力量,理性和情感是两种互相同样需要的力量,情感是“真理的直观”,而“理性是有意识的情感”,二者之间具有辩证关系。
果戈里(1809--1852)果戈里生于
乌克兰的一个地主家族。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文学和戏剧。中学时受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在
彼得堡当一名薪俸微薄的小公务员。1831年结识了
普希金,在创作上思想上受到重大影响。开始出版一些短篇、中篇小说集。1836年,讽刺喜剧
《钦差大臣》首次在彼得堡公演,获得惊人成功,但遭到俄国官僚社会的攻击和诽谤,果戈里被迫出国。五年后回国,于184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死魂灵》,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专制农奴制社会。继《钦差大臣》之后,《死魂灵》再次震撼了俄罗斯。果戈里再次出国。由于长期脱离俄国现实,果戈里后来的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变化,1847年发表了为专制制度辩护的《与友人书信选集》,引起了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反对和批判。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
罗亭》(1856年)、《
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
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
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
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等。
赫尔岑(1812~1870)俄国作家。1812年4月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自幼深受
十二月党人的影响。1829年进
莫斯科大学学习,与奥加辽夫组织政治小组,研究和宣传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834年被捕入狱,后被流放。长达6年的流放生活使他更加深刻地了解俄国社会。1842年回到莫斯科,随即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撰写了大量哲学论著和文学作品,很快成为俄国进步思想界的领袖人物之一。
赫尔岑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
谁之罪?》(1841~1846)、中篇小说《克鲁波夫医生》(1847)和《
偷东西的喜鹊》(1848)等。这些作品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面临的迫切的社会问题,深刻揭露和抨击了专制农奴制度的黑暗,并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些小说都具有心理分析细腻、政治色彩浓厚、讽刺大胆辛辣的特色。1847年赫尔岑携全家离开俄国,长期侨居西欧。
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曾使他一度感到悲观,但不久他又投入了反对俄国专制制度的斗争,在国外创办了影响很大的《北极星》丛刊和《钟声》报,坚决站在革命民主派一边。晚年,他受马克思领导的
第一国际的影响,寄希望于“劳工世界”。
赫尔岑在国外写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往事与随想》(1852~1868),这是一部包括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杂感和政论的巨型回忆录。1870年1月,赫尔岑因患肺炎在巴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