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总论》是现代
曾近义、徐天芬、解恩泽、柳树滋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理科硕士学位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的教材。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讲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本篇以确凿的史料为依据,勾画出自然辩证法产生、发展的历史总轮廓,突出分析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自然辩证法的历史过程以及列宁关于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家建立联盟的思想,重点评论和介绍了苏联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教训、日本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特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概况以及西方科学哲学研究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关系等。第二篇自然观。以现代科学成就为基础,遵循现状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从纵横两个方面给出自然界的总画面,阐述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性,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本第一开始就从物质系统具有层次性这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出发,论述自然界的层次结构。增加了对宏观结构的层次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宇宙概念以及微观、宏观、宇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在分析各派观点的基础上,绐出比较公认的自然界的演化图景,特别增加了宇宙演化与星系演化两部分。在讨论自然界运动形式上,以宏观物理运动代替机械运动,增加了微观和宏观物理运动、地质运动,并分析其重要意义。在讨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性时,把规律与范畴结合起来论述,比较自然,顺理成章。本章还专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关于能否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各种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篇科学技术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科学技术的性质、特征、功能以及它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在这一篇中,从动态、静态、整体三方面分析了“科学”的含义,分析了“科学性质”。与以往教材相比,新增加并系统地论述了社会意识、社会总体科学能力等因素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四篇方法学,在吸取过去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内容与观点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本篇对“方法”一词作了新的定义。并把它划分为普遍的哲学方法、专门的科学方法学原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各门学科中的方法和具体的技艺五个层次。本篇还专门系统地论述了科学问题、科学资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面;提出了关于科学抽象的本体论前提和认识论前提的四条原则:实践定域性原则、间隔性原则.、同构原则和认识结构的相对先验性原则。第五篇现代自然科学中若干哲学问题探讨,吏要是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地学等基础学科一些前沿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进行探索性分柝和讨论。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富有启发性的哲学问题。上述五篇内容有内在联系,第一篇从历史、纵向讨论了自然辩证法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第二、三、四、五篇则从理论上,横向地分析了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
本书在我国现有的多种自然辩证法教材和专著中,就其包罗内容和体系结构而言,是最为系统完整的一部,不仅字数最多容量最大,而且兼具教材和专著的性质,值得一读。
出版信息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52.2万字,责任编辑:于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