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锣鼓,流行于浙江省舟山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舟山锣鼓亦称“行会锣鼓”、“三番锣鼓”、“码头锣鼓”、“海上锣鼓”。它起源于航海,最先在航船或码头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岛屿与大陆之间往来的交通船上出现,用敲锣打鼓招徕乘客,在航行途中为乘客娱乐排遣,在航行中遭遇危难险恶时作为呼救信号。约在明末清初,舟山锣鼓从船上移到岛上并广为流传。
1958年,白泉镇民间艺人高祥生和高如兴父子,在原有锣鼓点子、曲牌的基础上对舟山锣鼓点子加以改进与充实。他们在锣鼓的节奏和曲调中结合渔民开船闹海、战风斗浪、喜庆丰收的情景,表现了东海渔民那种豪爽粗犷的风格和战风斗浪的壮阔、惊险场面以及开船、拢洋等节日欢腾热烈的气氛,于是“舟山锣鼓”又有了“海上锣鼓”的称誉。
1959年,南京部队前线歌舞团根据白泉“高家班”锣鼓点子整理成舟山锣鼓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舟山锣鼓欢快的乐曲、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赢得了各国朋友赞扬,认为“由十几个人的乐队演奏,效果超出了200多人的大队”。在这次联欢节上,舟山锣鼓的演奏获得了民间音乐比赛金奖。
1960年8月,中央广播文工团民族管弦乐队采风小组又专程来到白泉镇对舟山锣鼓进行实地采风。他们对高如兴领班的“舟山锣鼓”备加赞赏,并协助高如兴整理加工,最终创作完成了反映出洋、下网、拔网、回洋、庆丰等一系列海上渔业生产图景的海上锣鼓。以后舟山锣鼓几经改进,在1962年、1974年、1976年三进杭城,参加浙江省业余文艺会演,次次获得创作演奏一等奖。舟山锣鼓名扬海内外,有12个国家级和省级的专业文艺团体来白泉采风学习。
1986年,舟山锣鼓吹打曲编入了《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成》,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瑰宝。舟山锣鼓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舟山锣鼓》《八仙序》《渔家乐》《沙调》《潮音》等,均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还有许多曲目被灌制成唱片。
20世纪90年代后,舟山锣鼓的乐队常活跃于基础文化活动中,由此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了振兴的道路。
基本特征
表演类别
舟山锣鼓有三大类别:吹打乐、锣鼓乐和吹打唱。
吹打乐是舟山锣鼓的主要类型,它普及舟山的4个县区,中定海区白泉镇“高家小唱班”、紫微乡“老红会吹打班”,岱山县泥峙镇“宫门吹打班”,普陀区沈家门镇“荷外十番乐队”。吹打乐队演奏多为坐奏,乐队演奏员多时可达数十人,少则10人左右。舟山锣鼓虽具江南丝竹、浙江吹打的元素,但随着地域环境、生产作业、民风俗的变迁,海岛的地理背景使舟山锣鼓演变得如岛上的台风、海上的狂澜,更为粗犷强烈、豪放洒脱,明显地打上了海洋文化的印记。
锣鼓乐旧时主要用于宗教法事、渔村海祭等活动,表演色彩浓厚,气势恢弘,灵活多变,既能粗敲(纯打击乐),又能细打(配乐曲)。锣鼓乐的调式和板式有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构成了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
吹打唱的形式旧时多见于宗教活动,当法事活动进人高潮阶段时,乐队除吹打乐曲外,还要伴以诵唱。以五音排鼓为主奏乐器,演奏者为乐队指挥,全体乐队随着鼓点子的变化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和意境。舟山锣鼓特色鼓点有定桩跳击、定桩滚击、定桩二龙绞花快速滚击、奔泻式滚击等。
音乐属性
舟山锣鼓的音乐属性为大套复多段吹打乐,又称“三番锣鼓”。第一番是渔民出海,表现渔民出海的场景,祈求亲人平安;第二番是生产捕鱼,反映渔民劳动欢乐的场景;第三番是庆丰收,表现渔民满载归来的喜悦。第三番是高潮,是全曲最精华的部分。
演奏乐器
舟山锣鼓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拉弹乐器三大类别。
打击乐器是乐队的主奏乐器,有大堂鼓、18寸的堂鼓、7寸堂鼓等。“五音排鼓”由5只音调高低不一的大小堂鼓组成,按鼓的音调由高到低排列。锣钹也称排锣,同排鼓均为乐队中主奏乐器。此外还有被称为“广东板”的南梆子、酒盅(酒杯)、碟子(盆子)等。
吹奏乐器有大中小唢呐、梆笛、曲笛、笙及海螺。
拉弹乐器有京胡、板胡、二胡、中胡、革胡、琵琶、扬琴、大小三弦、大中阮。
代表作品
舟山锣鼓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舟山锣鼓》《八仙序》《渔家乐》《沙调》《潮音》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舟山锣鼓作为浙东锣鼓中具有代表性的吹打乐种,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成为浙东锣鼓中的重要代表,以不同的曲调展现与海洋搏斗的粗犷激烈的场面和渔家风情温婉抒情的意境。舟山锣鼓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流传于民间,不仅有艺术观赏价值,又起到了弘扬浙东锣鼓的作用。
舟山锣鼓的艺术形式来自于民间、并且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代代相传,这样的流传让现在的人们更真实的感受曾经的历史。因此,也就有了将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的价值。
传承人物
高如丰,男,汉族,1937年生,浙江舟山人。2008年1月,高如丰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锣鼓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舟山市申报。
保护措施
为使舟山锣鼓演奏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舟山市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市群艺馆组建了20多个“舟山锣鼓”业余演出队,并建立了长期培训制度。
为了继承和弘扬舟山锣鼓,舟山市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和单位作为舟山锣鼓的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并拨专项经费给予扶持;多次举办全市性的舟山锣鼓专项大赛;创作了《木龙赴水》《海娃闹海》等优秀舟山锣鼓作品。为了创新舟山锣鼓,定海区在小沙镇选拔培养一批年轻妇女,组成女子舟山锣鼓队;普陀虾峙镇、嵊泗花鸟乡等乡镇也纷纷建立了渔嫂舟山锣鼓队,一批少年锣鼓手也正在茁壮成长。
2010年7月4日,由海洋文化节组委会主办、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舟山市群艺馆执行承办的“鼓乐东海”首届舟山锣鼓大赛在浙江海洋学院新校区的体育馆举行,浙江舟山人民旨在用这次比赛保护舟山锣鼓。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舟山市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舟山锣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舟山市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继续获得舟山锣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93年10月,在中国舟山国际武术比赛开幕式上,舟山锣鼓的精彩演出轰动了全场,赢得中外宾朋的热情赞赏。
2008年,海山小学表演队赴美国参加中国奥运世界文化艺术交流,演奏舟山锣鼓《渔娃乐》。
荣誉表彰
2002年,舟山锣鼓《沸腾的渔港》获浙江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创作、演奏双金奖。
2007年,海山小学排演的舟山锣鼓《海娃闹海》获文化部蒲公英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