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轮(Color Wheel)是研究颜色相加混合的一种实验仪器。色轮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研究光学彩虹现象时发明的。
中心轴装着一个画有360°刻度的圆盘,盘上均匀涂有彩虹七色。使用时快速
旋转圆盘,即可看到色彩相互混合的结果。
色轮是研究颜色相加混合的一种实验仪器。色轮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研究光学彩虹现象时发明的。中心轴装着一个画有360°刻度的圆盘,盘上均匀涂有彩虹七色。使用时快速旋转圆盘,即可看到色彩相互混合的结果。
色盘上两种颜色所占的比例,可按圆盘上的刻度来调节。混色时调节
可变电阻的旋钮,当色盘受到白光照射时,
观察者网膜上的某一点,在一瞬间接受红色部分的
光刺激,紧接着又接受黄色部分的光刺激。由于刺激消失后
视觉后象仍会持续一短暂的时间,当色轮旋转达到一定速度时红光和
黄光刺激的
视觉效应便混合起来。例如,色盘上的红色部分小而黄色部分
大时,混合结果是偏黄的橙色;色盘上的红色和浅绿色大致相等时,混合结果是白色或灰色。色轮除了用于颜色知觉的实验外,还可供其他
心理实验之用。
一般来说,色轮是由红、黄、蓝、白等分色
滤光片的组合,可将透过的白光进行分色,并通过转轴使其转动,然后顺序分出不同
单色光于指定的光路上,最后经由其它
光机元件合成并投射出全彩影像。
在处理颜色时,可通过多种方法来获得类似的
色彩平衡结果。一定要考虑所拥有图像的类型和希望产生的效果。如果是第一次调整颜色分量,手头有一个标准色轮图表很有帮助。可以使用色轮来预测一个颜色分量中的更改如何影响其他颜色,并了解这些更改如何在
RGB和
CMYK颜色模型之间转换。
根据
颜色系统的不同,
色相环也分很多种。如美术中的红黄蓝(RYB)色相环,光学、计算机Photoshop中的红绿蓝(RGB)色相环和印刷中的CMYK色相环。在使用色相环时,要注意色相环的不同种类和区别。
色相环由若干种
颜色组成。首先包含的是
三原色(Primary colors),原色混合产生了
二次色(Secondary colors),用二次色混合,产生了
三次色(Tertiary colors)。
原色是色轮中所有颜色的“父母”。在色轮中,只有这三种颜色不是由其它颜色调合而成,其他的颜色相当于三原色的”子女“(二次色)或者”孙子“(三次色)。三原色在
色环中的位置是平均分布的。二次色所处的位置是位于两种三原色一半的地方。每一种二次色都是由离它最近的两种原色等量调合而成的颜色。三次色是由相邻的两种二次色调合而成。每一种颜色都拥有部分相邻的颜色,如此循环成一个色相环。
颜色有明暗之分――或者称为颜色数值。为了
显示颜色的明暗,所以色相色轮有多个环。两个外围的
大环是暗色(Shadow colors),里面两个小环是明色(Tint colors)。
色相色轮有五个
同心环组成,从暗到亮――暗色处于大环,明色处于小环,而中间是颜色的基本色相。
一种色相由暗、中、明三种色调组成。这就是单色。单色搭配上并没有形成颜色的层次,但形成了明暗的层次。这种搭配在设计中应用时,出来的效果永远不错,其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相邻的颜色称为类比色。类比色都拥有共同的颜色(在上图中,是黄色及红色)。这种
颜色搭配产生了一种令人悦目、低
对比度的和谐美感。类比色非常丰富,在设计时应用这种搭配同样能轻易产生不错的视觉效果。
在色轮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称为补色,在上图中,是橙色及蓝色。补色形成强列的
对比效果,传达出活力、能量、兴奋等意义。补色要达到最佳的效果,最好是其中一种面积比较小,另一种比较大。比如在一个蓝色的区域里搭配橙色的小圆点。
如果同时用补色及类比色的方法来确定的颜色关系,就称为分裂补色。这种颜色搭配既具有类比色的低对比度的美感,又具有补色的
力量感。形成了一种既和谐又有重点的颜色关系。如在上面三种颜色中,红色就显得更加突出。
除了在一些儿童的产品中,三原色同时使用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的文化中,红黄搭配都是非常受欢迎。红黄搭配应用的范围很广――从快餐店到加油站,都可以看见这两种颜色同时在一起。蓝红搭配也很常见,但只有当两者的区域是分离时,才会显得吸引人,如果是紧邻在一起,则会产生冲突感。
二次色之间都拥有一种共同的颜色,所以它们轻易能够形成协调的搭配。如果三种二次色同时使用,则显得很舒适、吸引,并具有丰富的色调。它们同时具有的
颜色深度及广度,这一点在其它颜色关系上很难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