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墟山歌
中国民歌
芦墟山歌历史悠久,它是中国古老的民歌种类。分布于苏州市吴江区原芦墟镇和环分湖四周的乡镇以及沪浙毗邻地区乡村,分布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简介
芦墟山歌的发源地芦墟现为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镇芦墟街道。它位于江苏省东南端,东与上海市青浦区毗邻,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接壤。据方志、典籍等史料相互印证,可认为:芦墟山歌始于明,盛于清。
芦墟山歌题材广泛、内容庞杂,它包含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杂歌、新民歌等,其中以情歌居多。1982年,由张舫澜、马汉民、卢群搜集整理的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填补了汉族地区无长歌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轰动。
长期以来,演唱山歌的歌手大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渔民,他们在插秧、耥苗、罱泥、踏车、收割、摇船、采菱、捕鱼等劳动中,常边干活边唱山歌,用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又可消除疲劳,调节精神体力。2004年出版的《中国·芦墟山歌集》,已从民间收集到短山歌1000多首,长山歌10部。
主要价值
芦墟山歌以它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歌手,广阔的传唱地域,丰富的作品蕴藏,在我国民间歌谣领域中独树一帜,特别是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的问世,打破了长期以来汉民族地区无长歌的定论,堪与壮族的《刘三姐》、彝族的《阿诗玛》相媲美。芦墟山歌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一部在民间广泛传唱、史籍上寻找不到的生动史册。芦墟山歌的社会价值,是研究社会学的珍贵资料。芦墟山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来自民间歌手的口口相传,是千锤百炼的精品。现代作家从中能吸取丰富养料,得到有益的借鉴。
2006年,国务院公布芦墟山歌(吴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7年,芦墟山歌馆被公布为苏州市首批非遗项目保护示范基地;同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芦墟山歌为首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历史沿革
芦墟山歌是植根于苏州市吴江区境内以芦墟为中心,用芦墟方言演唱,流行于环分湖流域的民间歌谣。芦墟山歌历史悠久,它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汉朝,至宋代郭茂倩把魏晋时期的吴声歌曲编纂成集,成为《乐府诗词》中的一部分。到了明朝,在冯梦龙编纂的《山歌》和《挂枝儿》中,对山歌有了进一步的记录。在清代,当地历史文献、方志对芦墟山歌有了更详尽的记载。1926年、1928年,北京大学出版了《吴歌甲集》、《吴歌乙集》。新中国建立后,芦墟山歌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普查和学术研究活动。1982年,由张舫澜、马汉民、卢群搜集整理的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填补了汉族无长歌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轰动。
1988年以来,芦墟山歌每年都参加县、市级和省际、直至全国性演出交流活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新闻单位、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先后来芦墟进行采访。在国际交流方面,从1988年起,有荷兰莱顿大学施聂姐、高文厚9次来芦墟采访,编辑出版了《山歌—中国苏南民歌研究》,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汉学家铃木键子,日本甲南大学美国圣奥拉夫学院等教授先后来芦墟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目手久民谣代表团也先后来访交流。1998年,吴江市文化艺术代表团出访日本千叶市。1997年9月,芦墟实验小学成立了少儿山歌班,翌年6月,成立了芦墟山歌社。2004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180万字的山歌巨著《中国·芦墟山歌集》。
保护传承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散居于各村的老年山歌手们十分重视和关心,在生活上给予各方面照顾。民间文艺工作者抓紧时间对老歌手们进行采访,录音、录像。1997年9月,芦墟实验小学成立少儿山歌班后,把芦墟山歌引进了音乐课堂,使全校师生人人都会唱山歌,先后举办了三届校园山歌节,建立了山歌长廊,编写了数集由师生收集创作的山歌、童谣集。在此影响下,芦墟中心幼儿园也于2002年开办了幼儿山歌班,并把山歌教育活动列入苏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各地吴江籍艺术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把目光瞄准了芦墟山歌,当地文化部门、山歌社给予数据提供、现场演(教)唱等方面的支持。2006年11月,松陵一中组织师生来芦墟学山歌,将山歌列为音乐教学的开拓性课题。1998年6月,芦墟镇成立山歌社。成立后,每月有活动,活动有记录,社员从建社初始时的85人发展至325人(不含学生数)。山歌社开展活动频繁,由1998年时的10余次,发展到2006年的48次。1998年10月,芦墟镇由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 2004年,出版的《中国芦墟山歌集》,给当时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献上一份厚礼。2006年1月,芦墟山歌作为吴歌的一个子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春季,在分湖公园内建成了小区山歌馆。同时,还对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进行了注册商标。
歌手传承人
自清末一直到解放后,芦墟山歌出现了一批批歌手,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为杨其昌、毛坯阿四、沈进高、孙华棠、张云龙、陆阿妹、陆洪奎、蒋连生、赵永明、高林益。现存歌手中年龄最高者为92岁的丁龙宝,70岁左右的有陆福宝、柯金海等,50岁左右的有黄廷淼、杨文英、杨敬伟、陆根荣、陆维奇等;30岁左右的有张莺、陈友明、陈益华等。首届少儿山歌班学员的年龄现已20岁以上进人大学阶段,在校学生中还有少儿和幼儿两个年龄层次的小山歌手,形成代代相传,届届相连的局面。
陆阿妹(1902—1986)女,浙江嘉善人,抗战前夕到吴江芦墟镇落户定居。素有“山歌女王”、“江南刘三姐”之称。1953年,参加苏州专区民间文艺会演,演唱芦墟山歌获一等奖。她能唱山歌五百余首,其中长歌六首。她传唱的《五姑娘》是一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优秀民间长篇叙事诗,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和音乐舞蹈剧等而广为流传。陆阿妹生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歌谣学会理事。
杨文英(1948— )女,吴江市芦墟人,上世纪50年代末,就读于芦墟镇中心小学,为学生中的文艺骨干。当时,著名山歌手陆阿妹在小学任校工,收她为徒。陆阿妹挑选了《五姑娘》的歌头、《阿天上工》等长歌片段和一些风物山歌、新山歌向杨文英传授唱。时隔三十余年,杨文英已成为演唱芦墟山歌的优秀歌手。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芦墟实验小学成立少儿山歌班,杨文英担承了山歌班校外辅导员,培养了一批批少儿歌手。杨文英现为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吴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理事,2007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人表
参考资料
芦墟山歌.吴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2011-11-09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15:2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