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内战(
芬兰文:Suomen sisällissota,
瑞典文:Finska inbördeskriget)是芬兰因
一战而起的国家与社会动乱。发生于1918年1月27至1918年5月15日,是芬兰左派与政府发生的战争,最后以政府军获胜告终。
战争背景
芬兰历史上一直受着邻国的统治。1155—1809年,芬兰受
瑞典的统治长达6个世纪。在瑞典统治期间,芬兰仅仅是一个省市的集合,并不是国家实体,受瑞典
斯德哥尔摩直接管辖。因此,芬兰在文化、习俗、社会制度等方面深受瑞典的影响。在1808—1809年间的
俄瑞战争中,瑞典战败,将芬兰割让给
俄国,芬兰成为
沙皇俄国的一个自治大公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德国作为
俄国的对立面一直鼓励芬兰要求独立的斗争。
1905年,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激发了芬兰工人,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建立了工人赤卫队。当年4月,在
赫尔辛基工人举行了争取投票权的游行。最后该集会吸引了35000人,成为当时芬兰最大的游行示威。
经过持续的动荡和抗议,普选投票权于1906年引入芬兰——没有债务、年满24岁不分男女公民均有投票权。
芬兰社会民主党在此期间支持率得到了重大的发展:1904年时才有16000多名党员,而到了1906年时拥有85000多名党员。1907年社民党第一次参加了议会选举,从此开始了其议会道路。然而社民党的议会主义并没有能反映出芬兰工人们的切实感受。在其进入议会3年后的1910年社民党成员减至52000多名。
1914年芬兰被拖进一战的泥沼之中。这对普通群众而言意味着被禁止罢工并被削减工资,这随之促进了
工联主义。两年后社民党第一次获得了议会多数。
1917年2月,沙皇制度被俄国工人起义所推翻,在芬兰引起震荡。1917年7月18日,由社会党领导的
芬兰议会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
尼古拉二世君主的权力既已不复存在,芬兰议会特决议实施下列规定:唯有芬兰议会有权制订、批准和颁布所有芬兰的法律……”,并赋予自己任命芬兰政府的权力。11月7日,
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芬兰议会于是立即着手行使自己赋予自己的那些权利。12月4日,新组成的芬兰政府把关于宣布独立的建议交给了议会,议会于12月6日以100:88的比例通过该决议,宣布制定新宪法,其中包含芬兰是一个独立共和国的原则。
列宁领导的
布尔什维克政府于1917年12月31日率先对芬兰的独立给予承认,到1918年1月23日,德国、瑞典、
法国、挪威、
丹麦和其他一些国家也承认了这个新国家。
战争过程
然而独立之后几星期内发生的事态表明,芬兰事实上不能自由地走自己的路。国内和国外正在出现反对独立的阻力,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发展为1918年的芬兰内战。这场战争的起因发生在1917年11月12日,当时在芬兰成立了由35人组成的中央革命委员会,他们早就在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合作和支持下,为发动一场旨在推翻政府、代之以
马克思主义“新秩序”的革命做好了准备。
1918年1月18日,曼纳海姆带着四名军事委员会成员和几名参政院委员乘坐夜班火车离开赫尔辛基,前往西部的
瓦萨,开始了组建军队的工作。1月27日,曼纳海姆被正式任命为政府军总司令。1月28日,芬兰革命执行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宣布工人赤卫队进入总动员状态。赫尔辛基工会大楼上升起了红旗,宣布推翻政府的暴动开始。1月29日,赤卫队迅速占领了芬兰的各个重要国家机构和银行,组建了“人民委员会”。苏俄政府没有正式参加芬兰的战争,但俄国人和俄国的援助在暴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曼纳海姆克服了建军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后,认为发动决定性攻势的时机到了。3月15日,芬兰政府军向赫尔辛基西北200公里的芬兰最大工业城市
坦佩雷发动进攻,那里集结着赤卫队的主要力量,有俄国士兵和大炮支持。政府军从北、东、西三面切割包围了对方的外围阵地,随后于3月20日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攻势,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坦佩雷至赫尔辛基的铁路,同时从北东两面向坦佩雷市区发动进攻。
1918年4月29日,历时三个月的芬兰内战结束。5月4日,政府军西路部队在德军配合下攻占了赤卫队占领的最后一个工业城市
拉赫蒂。虽然赤卫队和苏俄援军在芬兰军队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但是曼纳海姆没能挥师向
东卡累利阿和
彼得格勒继续进军,因为德国已于3月3日同苏维埃俄国签订了《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当时的局势和德国的政策不允许他这么干了。
5月4日,瓦萨的芬兰参政员迁回赫尔辛基。5月16日,芬兰政府军在首都举行了祝捷大会和阅兵式,参政院在
赫尔辛基大教堂广场向曼纳海姆表示谢意。芬兰著名作曲家
西贝柳斯还为他谱写了一曲《
轻骑兵进行曲》。
1918年2月初,赫尔辛基赤色政府提议签订条约来调整两国关系,赤色芬兰的代表打算以“
芬兰共和国”的名义签字,但俄国人坚持说他们“只能对一个
工人阶级统治的国家让步”,要求芬兰的名称应为“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
战争结果
虽然苏维埃政府没有正式与芬兰作战,但两国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战争状态,只有缔结和约才能使之正式结束。苏维埃政府起初拒绝接受两国曾经交战的论点,因为双方都没有向对方宣战,但还是在苏芬独立战争结束三个月后提出了缔结条约的建议。在德国的斡旋下,谈判于8月2日在
柏林开始,但因芬兰坚决要求取得东卡累利阿地区的土地而告中断,德国投降后于1919年在
爱沙尼亚的多尔帕特重开谈判,最后以1920年10月14日的《多尔帕特和约》而告完成。
《多尔帕特和约》终止了双方的战争状态,苏维埃俄国承认芬兰在从前大公国疆界内的独立地位,并以大公国的边界作为两国的疆界 ,同时做出了一项有利于芬兰的领土变更,即把与芬兰最东北边界接壤的
贝柴摩地区正式割给芬兰。这项割让是对1864年
芬兰大公国把
卡累利阿地峡的两块土地割让给
俄罗斯帝国的补偿,当时帝国政府曾同意把
北冰洋附近的某块土地(未指明位置和面积)移交给芬兰作为补偿,但该协议后来在沙皇时代一直被俄国置之不理。条约规定芬兰不得在北冰洋水域建立舰队、配备潜艇和飞机,但可保有不超过15艘的排水量400吨以下的军舰。
芬兰湾诸岛屿在中立化后划归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