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凋》是作家
张爱玲创作的短篇小说,初载1944年3月《杂志》第十二卷第六期,收入《
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
内容简介
川嫦在冷漠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母亲是一个美丽忧伤有些神经质的妇人,父亲是顽劣遗少,只知道醇酒妇人和鸦片。家里的一大群孩子中,上面的三个姐姐和下面的三个弟弟已经占尽了父母的疼爱,川嫦不得不从小就学会了隐忍退让,慢慢长成了个言语迟缓的老实姑娘。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儿们唯一的出路是做“女结婚员”。好不容易盼到姐姐们都出嫁了,川嫦前所未有地漂亮起来了。她不愿早早结婚,但她读大学的愿望也无法实现。
于是,在家人撮合安排下,川嫦与章云藩见了面。川嫦的生活里没有机会再接触别的男子,章云藩是她的一线希望,她必须抓住这希望。幸好他容忍了她那喧嚣庸俗的家庭,她的家里也已默认了这桩即将到来的婚姻。然而,川嫦得了肺病。川嫦病了两年,云藩本来许诺一定等她,但终于没有禁得起家里催促,另找了女友,而且也对她的病无望了。川嫦对一切彻底放弃了。她唯一的心愿是要见见章云藩的未婚妻,相貌平平然而丰满健康的余美增小姐令她失望的同时又自惭形秽。一天,川嫦在新来的李妈帮助下,抱病走到街上,路人皆向她投来骇异的眼光,这让川嫦再次遭受打击。不久之后,川嫦与世长辞。
创作背景
张爱玲弟弟
张子静在回忆录中写道,《花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郑川嫦的原型黄家漪,与张爱玲是表姐妹,二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她的父亲也是个坐吃山空的遗少,德行不太好。黄家漪郁郁寡欢,爱玲到港大读书后,她又少了一个可以说话解闷的知心人,生活更苦闷更忧郁了。她也有着美妙的大学梦,但父亲不愿出钱,他快吃空了,急于把几个漂亮女儿嫁给有钱有势的人。正在这时,黄家漪得了
肺痨,在那个时代是难治之症。也请了一个年轻的男医生,家漪对他有好感,但她的病更重了,他也另有了女朋友。不久,黄家漪病死了。两年后,张爱玲发表了小说《花凋》。
人物介绍
郑川嫦:故事主人公。川嫦是姐妹中最老实的一个,言语迟慢,又有点脾气,天生要被人欺负。在家里,川嫦扮演的其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角色。因为姐姐的算计,川嫦终年穿着蓝布长衫,夏天浅蓝,冬天深蓝,而且经常穿姐姐剩下的衣服。直到姐姐们一个个出嫁了,川嫦才突然地变得漂亮起来。川嫦有过极其丰美的肉体,尤其是一双华泽的白肩膀。脸庞上,峻整的、小小的鼻峰,薄薄的红嘴唇,清炯炯的大眼睛,充满了深邃洋溢的热情与智慧。病中的川嫦一天天瘦下去。
章云藩:川嫦的相亲对象。云藩整齐干净,和川嫦家里的人大不相同。她喜欢他头发上的花尖,他的微微伸出的下嘴唇;有时候他戴着深色边的眼镜。作为海外留学回来的医生,川嫦病后他自然而然担负了恋人与医生的双重职责。他天天看她,免费为她打空气针,起码持续了半年。然而,像所有背信弃义的男人一样,他移情别恋,爱上了护士余美增。而且他们的恋爱是公开着的,这对川嫦无疑是晴天霹雳。
郑先生:川嫦的父亲,是个遗少。川嫦痴心想等爹有了钱,送她进大学,然而女儿的大学文凭在郑先生看来是奢侈品。而且郑先生也不忙着替川嫦定亲,原因是怕嫁女儿反把自己的家私鼓捣光了。当川嫦病重时,为了怕传染从来不大到她屋里,即便来了也还是浓浓喷着雪茄烟,制造了一层防身的烟雾,全然不顾女儿得的是肺病,甚至也不愿出钱给女儿买药。
郑太太:川嫦的母亲。郑太太不善于理家,表面上是富足人家的排场,里子却寒酸拮据,小姐们衣着粗糙马虎,佣人的工资经年拖欠,孩子的牙齿坏了也无钱去医院补。对章云藩,她的如意算盘是攀上一个做医生的女婿以后可以不必为看病花钱了。而当川嫦缠绵于病榻时,她怕给女儿治病让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钱,便不愿拿钱给女儿买药。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张爱玲把人物设置在小家庭中,始终以平静、带着调侃的语调描述女主人公与周围人物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了一个处于无爱,最后被家人抛弃的女子,悲苦无助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控诉人世间的炎凉与无情。小说中,张爱玲对女主人公川嫦抱有同情,通过语言描述无爱的“川嫦”,揭露人与人之间的无情和自私,让读者看到了冷冰冰的无情世界,人与人之间仅靠金钱和肉体维系着。
艺术特色
川嫦的生前死后对照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一个最大框架,一切事件皆在这个大框架下发生;与此同时,张爱玲又在这个大框架中增设了许多小框架,这些小框架也同样多由对照构成,如川嫦的恋爱前后对照、生病前后对照等。一言以蔽之,《花凋》这部短篇小说主要采取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式结构,在大对照中嵌套了众多错落不齐的小对照,同时采用了典型的倒叙手法。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实则设计精巧,便是于这种结构之中,张爱玲将川嫦之悲剧展现得含蓄内敛却又淋漓尽致,尤其是开篇对川嫦坟墓的描写,美丽之余,更多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死亡的苍凉悲哀感。作者巧妙运用的倒叙手法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渲染烘托了一种苍凉的气氛。
在人物自身的对照上,最为突出的便是川嫦的自身对照。主要存在着三重对照:第一重是病前病后的肉体对照。病前的川嫦肉体丰美,而病后,却“瘦得肋骨胯骨高高突了起来”、“脸像骨格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了两只炎炎的大洞”。第二重是身体与脸庞的对照。川嫦身体丰满,而脸庞却偏于瘦削。第三重则是川嫦的内外对照。外表看似充满热情与智慧,然内里却是“没点灯的灯塔”,并无出众的智慧。通过这三重对照,川嫦之形象跃然纸上,其中第一重对照最具悲剧意味,这般美好年轻的肉体却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最终如花般彻底凋零,两相对照更显苍凉。
作品评价
作家
张悦然:一个作家年轻时候写的作品,相对来说都会更加绝对和彻底一些,比如张爱玲二十多岁时的小说《花凋》,描写女主人公是没有任何同情的,死亡或悲剧在那个时候的她看来完全是一种美学层面的象征物。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5岁入私塾受教,1931年入读上海
圣玛利亚女校,1939年考入
香港大学文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回上海。1943年发表小说《
第一炉香》《
第二炉香》,一举成名。1952年离开大陆去香港。1955年离开香港去美国,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半生缘》《
小团圆》,中短篇小说《
金锁记》《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
烬余录》《
对照记》《
重访边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