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棍舞
商河县东八里庄一带的传统民俗舞蹈
花棍舞是流传于商河县东八里庄一带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民俗舞蹈,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种传统舞蹈,但又带有武术动作,其活动范围大,动作规范,从人体的肩部到脚部都得到了活动,动作优美大方,动律感强,欣赏起来韵味浓厚。
道具
花棍舞所用道具:花棍:竹竿做成长1.55米,两头系上铜钱,打起来哗哗作响。竹板:属伴奏乐器花棍舞在民间。花棍用木棍或竹竿制作,全长约100厘米,两端挖有透空孔洞,洞中嵌入铜钱或小铜钹。它是用一根直径3~4厘米的木棍或竹竿制作,全长约100厘米。在其两端各挖四五个透空孔洞或挖一个细长的透空孔洞,分别嵌入四五个铜钱或小铜钹而成。摇动花棍铜钱撞击孔壁哗哗作响。
特征
艺术发展中形成了以下特征:武舞性:演职员的排列组成类似军事编排,动作如军事行动,整齐化一,与古战阵相似。
自娱性:花棍舞产生于民间,演出活动走街串村,弥补了劳动人民娱乐生活中的不足,有自娱娱人的特征。
动作性:花棍舞的动作节奏明显,从肩到脚都得到活动,从整体上形成统一的舞蹈动律。
掌握基本动作:演奏时,常由一人、数人或数十人执花棍舞蹈。摇棍或用棍碰击肩、背、肘、两手、两膝、两足以及两棍相击,都可震动铜钱作响,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并配合以各种舞姿。
价值
历史价值
花棍舞在其发展的历史中,世代相传,从根本上集中表达了人民的心中愿望,从自娱自乐到迎接八路军进城欢庆幸福生活都体现了千百年来人们思想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世代传承,不断进步,走向文明。
研究价值
花棍舞的产生直接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心声,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研究 民间历史长河中人们的精神追求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传说
泗洪县的孙元、半城等地流传着一种情趣盎然、热烈欢快、为人们喜爱的舞蹈,叫花棍舞。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曾在这一带放牛。他常和小伙伴们在湖滩上嬉闹玩耍,做各种游戏。其中有—种游戏就是扛花棍。开始他们用赶牛的柳树枝对打,为求一致,各人嘴里数数,然后发展为说一些幽默风趣的顺口溜。为增加响声,改柳枝为柳棍。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游戏逐渐演变成淳朴、热烈的舞蹈。柳棍经过削皮雕刻成了花棍。花棍在对打过程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再配上一套完整的歌诀,使节奏更加整齐明快,热闹异常。歌诀中有反映历史传说的,如:“二朗长、二郎忙,二朗上山起太阳,赶到太阳很好过,赶不到太阳哭三场。”有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如:“三朗上山把柴担,一年四季忙到头,再累不过鬼门关。”有的风趣诙谐,如:“梁文友,好喝酒,提个茶壶去打酒,走到槽坊店门口,看见狸猫抓小狗,茶壶砸碎淌眼油,”这些歌诀和谐有趣,韵味十足,较好地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文工团来到半城、孙元一带,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民间舞蹈,经过团里文艺工作者的进一步加工,把歌诀谱成民间小调,配上抗日救国的歌词,第一次搬上舞台,演出获得成功。从此花棍舞焕发了新的光彩。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多次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挖掘整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1985年,泗洪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根根中央关于编写民间文艺十大集成的指示精神,对花棍舞的历史源流、发展演变、动作图记、歌决曲谱、服装道具等都进行了系统地整理,附有详细的文字介绍,上报后被省和中央收入舞蹈集成一书。1989年,花棍舞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为赴中国文化音乐节的选拔演出,在淮阴市获奖。这次演出的花棍舞,由专业工作者配上舞曲,用电声乐器伴奏,由24名男女中学生表演。既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又不失浓郁的乡土特色。这一舞蹈经常在地方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可谓经久不衰。
各地发展
乌当区下坝乡
卡堡苗族特有的舞蹈花棍舞,以金线棍为舞蹈道具。花棍舞便是他们在生产生活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主要起源于狩猎和卸敌。此舞是解放初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一南下解放军工作组人员传授的,并在当时的庆祝土地改革大会上演出。从那时起,就在卡堡苗族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得到文化工作者的辅导,曾参加者、市的大型文艺演出和艺术节,并走出贵阳、走出贵州、走出国门去演出,并被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中。美丽迷人的卡堡苗寨秀丽的风光和优美欢快的花棍舞,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游人、学者和专家观光、考察和采风,使苗寨声誉日隆,花棍舞享誉海内外,同时,苗寨也因此注入了新观念、新文明,融入了现代文明社会。如今,一个古朴而又现代的卡堡新苗寨,以其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并走向美好的明天。
旧时胶南市
大村镇的民俗舞蹈花棍舞,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用于表达喜庆、快乐情感的一种朴素形式。这种本已失传多年的舞蹈,却在2004年这个冬天,被大村镇的农民们舞得格外热烈、欢畅,他们是专为青岛市驻大村帮扶工作组而舞的。这话还要往前说。2004年4月9日,大村镇迎来了三名青岛市挂职干部,他们分别是来自青岛保税区的郑德雁、苟少迪和青岛市委组织部的周新国。从这一天开始,大村这片土地上就多了三个忙碌奔波的身影,他们用自己一片深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当地铺就了一条条“富民”工程。正如周新国所说:“我原来是青岛市市民,现在是新乡村村民,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里的村民变成市民,努力缩小这里和城市的差距。”带着这种信念,挂职干部们千方百计的探讨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好路子。于是,一桩桩大村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郑德雁积极争取青岛市保税区的支持,筹划完善了该镇敬老院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周新国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筹资40万元在新乡村北岭建设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并在村东南铺设引水管道,解决了部分耕地的灌溉问题;筹资136万元硬化了进村路;工作组在村里建大口井,修路,更换变压器、联系有关企业对口帮扶15个贫困家庭,15个贫困儿童。工作组成员凭着一腔热血,从实际出发,挖掘、利用资源,为当地农民筑就了一个个“富民工程”。
他们积极争取保税区工委、管委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开展了保税区三个招商局、驻日韩两个办事处与胶南市在招商网络、信息、体系、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工作,积极洽谈了包括青岛理工大学与韩国光云大学联合办学、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加工、不锈钢制品等5个项目;在他们的多方联系和帮助下,新乡村的林地养鸡产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8万多元。他们组织农民成立的新乡经济服务中心,自2004年7月份挂牌以来,对村里的蔬菜、花生油、山鸡蛋、林地鸡等产品进行收集、包装,大打特色、品牌,价格比同类产品高许多,新乡经济服务中心包装、销售的农产品销售额已达近20万元,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挂职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在晚间、在田间地头,经常有农民与挂职干部亲切交谈,群众普遍反映:“他们有文化、素质高,是来给我们办好事、办实事的”。为了表达这种感激之情,新乡村的村民们把失传多年的花棍舞又整理出来,赋予新的内容。他们说,“感谢的话俺不会说,但用这舞一样也能表达出来。”
华东村花棍队
恢复于2005年,参加人员由各生产队抽2名妇女共20人组成。教练由戏迷老“三脚班”演员方有林等人,后台由应华栋、应江北两人用秧歌曲配合,现只会简单的步行及变换队列的打法。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元宵节都出席县文娱晚会的演出活动,但原来的三脚戏业余剧团没有恢复。花棍舞的前身是“竹马班”流行于淳安南乡题塔乡一带,清末时期郑凤喜是三脚戏的创始人之一,传给儿子郑三元,解放初又传给孙子郑百庭(淳安睦剧团的老演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淳安本地的三脚常班发展到10余个,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重获新生,被正式命名为“睦剧”。成为浙江省地方剧种之一,曾有“全国一枝花”之誉。。在淳安县题塔乡东明村郑三元教授演出了三脚戏为“小放牛”、“瞎子闹店”、“蔡鸣凤归店出店”、“王双女拜寿”、“南山种麦”、“金莲送茶”等。花棍舞是一种群众娱乐形式,人们在劳动之余庆祝粮食丰收,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自发组织自舞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
打法
一、步行地打,二、双人对打,三、肩胸自打,四、四步跳打,五、队列变换穿插打,六、脚腿手臂原地打。
原来用解放初期的流行歌曲边唱边打。很合节拍,动作整齐。农民激情从花棍中铜钱刹刹刹嚓嚓嚓的响声中表露出来。
兖州花棍舞俗称“打花棍”,以其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花棍”用一米长竹竿制作,当中嵌几根铁轴,每轴穿三、四枚铜制钱,舞时遍身拍打发出沙沙声响,因此又名“沙拉叭子”。
相传古时鲁南多灾,灾民沿街乞讨,羞愧难当,遂改求乞呼唤为“唱门儿”,并以“花棍”击节,发展而为“花棍舞”,边唱民歌边舞蹈,歌同多为家乡味十足的民歌内容。所以至今花棍舞伴奏音乐仍用《八仙庆寿》、《画扇面》、《绣花灯》等民歌曲调。花棍舞的风格,如同兖州人的性格,刚直豪爽,于凄怨忧郁中透出粗犷豪放。舞蹈动作舒展流畅,节奏明快,跳跃性强,旋律时而委婉细腻,时而刚劲奔放,充分表现出鲁南人民在困苦人生道路上的倔强不屈、豁达向上的精神。
各族发展
京族
京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纪左右迁居于我国濒临南海的广西防城县后,就一直生活在璀璨玉石般的三座岛屿之上。若干年来,这三座岛屿的名称因被称作“巫头”、“山心”和“万尾”,充满着无尽的神奇色彩,始终唤起到三岛来的外乡人特殊的好奇、深思和无穷的追问。
京族人民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有着丰富多彩、富于幻想、充满渴望获得美好生活的民间文学与传说。据说,在五六百年之前,刚在我国定居的京族渔民,每日必经白龙海峡才能入南海捕鱼。而这唯一出海的咽喉却被大妖怪蜈蚣精所盘踞、把守。而且提出:凡渔船出海打鱼,必以一幼童饲蜈蚣精为条件。为此,原本人口不多的京族很快便受到民族存亡的严重威胁,无数幼童遭受残害的现实使人们陷入了无限的悲苦与焦急之中。一天,走来一个外乡乞丐模样的道人,他在了解人们的愁苦后,提出自己心甘情愿以身饲喂蜈蚣,为渔民们换得出海捕鱼权的建议。万分无奈下的渔民们在同意道人建议后,按照吩咐找来一口大锅和一个很大的南瓜,架在船头上蒸煮。当渔船行至白龙海峡后,蜈蚣精久久不见有幼童扔下,便开始兴风作浪,海上顿时狂风四起、雷雨交加。渔民深怕得罪妖怪,便催促道人投海饲蜈蚣,但只见道人胸有成竹、毫不慌张地立于船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时机。蜈蚣精见此状勃然大怒,便张开血盆大口扒上了船舷。刹那间,道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起大锅,将沸腾的南瓜连同一锅开水直灌蜈蚣精胃肠之中。蜈蚣精被开水和难以散热的大南瓜烫得疼痛难忍,即刻潜入海中上下翻滚。似飘叶般的小渔船瞬间中便开始了在电闪雷鸣的排空浊浪中,被无情地抛卷的遭遇。在渔民们经过整整一昼夜难卜生死的折磨后,终于随着霞光初露,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渔民们来到甲板,只见远处一条被截成三段的巨大蜈蚣残骸浮于海面。而且,随着红日的冉冉升起,这三段残骸逐渐扩大,最后在海中竟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座岛屿。而那位智胜蜈蚣精的外乡乞丐道人,却早已化作云雾飘向了远方。从此,京族人民便将大小不等、形若蜈蚣头部、心脏和尾部的三个岛屿,命名为“巫头”“山心”和“万尾”。为了不忘为京族人民除恶的道人,人们在白龙海峡出口处建庙宇、竖石碑,封这位道人为“镇海大王”。同时把“镇海大王”的牌位供奉在“哈亭”内最为重要的位置,永远接受人们的祭祀与崇拜,以求得他的佑护。
在历时几天的“哈节”中,人们在对各路神灵和先祖进行祭祀和娱乐之后,接下来的将是令人盼切已久,为护送“各路神灵”,尤其是为送别“镇海大王”,进行“驱鬼开路”而跳的舞蹈《耍花棍》。
在“哈节”最后一项礼仪“宰猪大祭”刚刚结束,哈亭内焚烧祭文的青烟还未散尽,已从远远村口处传来大木鼓沉重而轰鸣的咚咚声,使所有的京族民众顿时躁动起来,不由分说地向着村口涌去。被人们团团围住的参天榕树下,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紫色发带,双手持长约40公分、缠绕彩色花带、具有驱魔神力花棍的窈窕少女,已在闻鼓起舞。这位俊美的桃姑双手将花棍频频转动于身体的上下前后 ,她伴着细碎的步履,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将每种舞姿各表演一次,以示驱赶各方恶鬼为诸神、祖先开路、送行。随着木鼓节奏的变化舞蹈速度也越发地快了起来,为此,周围的观看者再次随之动荡起来。人们一边回首观望着还没有结束的舞姿,一边向着远处奔跑,似乎还都在测算着应停步的合适位置。突然间,只见桃姑在急速舞蹈的最后,双手将花棍向头后方反身远远抛出。这一举动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去抢接将从空中跌落下的花棍。原来这是京族习俗中所说的:“谁能接到节日最后一项《耍花棍》舞蹈所抛出的,具有驱魔能力的花棍,谁在这一年中就能免除一切灾疫和心想事成”的说法。难怪那两个得到花棍的年轻小伙子,把得来的花棍紧紧抱在怀里而欣喜若狂呢!
布依族
花棍舞流传在贵州惠水、平塘等地,舞者手执一根竹或木为器械,竹或木嵌以古代小铜钱,并绘上色彩;舞者边跳边以竹木棍敲击身体各部位,发出有节律的音响。布依族的花棍舞,表演者自唱布依族民歌和用花棍敲打肩臂伴奏,动作柔美含蓄,大体分为行进步、半跪步、转身步等。行进步以八拍为节,表演者手握花棍之中部,第一拍以棍平举胸前,用下端击左上臂,同时左脚前迈一步;第二拍以棍上端击右上臂,同时右脚跃前一步;第三拍以棍下端击左肩,同时左脚前迈一步;第四拍将棍下端从顶绕过击右肩,同时右脚跨到左脚并排处;第五拍左手扶棍下端随右手腕扭动将花棍在身体右侧绕一圈;第六拍顺势以下端击右胯,同时左腿为重心,右膝微屈,右胯稍送出;第七拍右脚跳落地、左腿在右脚后45度勾起,同时以棍下端击左脚掌;第八拍左脚落地,右手握花棍下端拄地。整个动作行进之时胯放松,略左右摆,第七拍小跳时有控制,第八拍上身前俯,柔美中有脆劲,含蓄中有偶发。队形以双排行进为主,走圆圈,变方阵,穿梭交叉,千变万化,配合默契,加之动作齐整,棍花翻飞,铀钱沙沙作响,再配上布依姑娘雪白的包头、彩色头穗以及雪白底面的花围腰衬以淡蓝衣裤,更加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苗族
《花棍舞》是卡堡乡谷村苗寨的另一种民族舞蹈。花棍舞苗语叫夺疏拥(dozuidiao),又叫金钱棍,是苗族男女青年表演的一种集体舞蹈。集印苗同胞的舞蹈和武术于一体?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表演人数是双数,4人l小组,但总人数不限。使用的道具是花棍(金钱棍)。它用“钱棍”为表演道具,是由苗族男女青年表演的集体项目,表演时多为双数,四人一小组,人数不限。其动作特征是:送肩、转胯、腰活、腕柔、腿快、手灵、膝屈、脚踮。舞蹈用“钱棍”“击”、“点”、“相击”、“转棍”、“拍棍”等棍法击打身体的肩、肘、胯等部位和以棍击地,舞蹈的特殊韵味就在身体的波动之中表现出来。花棍舞产生于苗族的传统民俗之中,它是由狩猎和御敌转变而来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逐渐演变成这种表演形式。这种舞蹈已有近500年的历史,通常是在春节期间、苗族跳场和“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和集会上表演。表演前,由苗寨的寨佬焚香点烛,举行传统的祭祀仪式,接着,唢呐、芦笙、鼓钹齐鸣,花棍舞队队员向身着节日盛装,踏着轻快的舞步上场,在鼓点的指挥和唢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身上白褶裙随着姑娘、小伙子的舞蹈舒展开来,就像一只只开屏的孔雀。 花棍舞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苗寨的人们将它着为自娱自乐的“玩意”,舞蹈形式的动作比较简单;第二阶段是解放后,庆祝翻身解放时形成的集体舞蹈,这时的舞蹈动作已经有了套数,道具金钱棍也用红色花纹或红绸扎花进行装饰,金钱棍因此得名“花棍”。花棍舞为卡堡古老的苗族风俗活动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色彩;第三阶段是1986年以来的近20年,经当地民间艺人和市、区文化部门专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花棍舞中加入了新的唢呐、芦笙、锣鼓等乐器为之伴奏,并编排出一套套完整的舞蹈动作,形成有头有尾的完整的舞蹈节目,显示出它的文艺性,使花棍舞演变成一个具有现代表演艺术水平和高品位的新舞蹈,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经是名声显赫,成为代表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两花”之一(另“一花”是新场乡小窑花鼓舞)。
参考资料
花棍舞 .宿城宣传网.2012-02-27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14 11:02
目录
概述
道具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