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innaeus)是
十字花科、
芸薹属植物
野甘蓝的
变种。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种子宽椭圆形,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植物学史
起源演化
花椰菜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1490年,热拉亚人将花椰菜从那凡德(Levant)、塞浦路斯引入意大利,在那不勒斯湾周围地区繁殖种子,17世纪传到德国、法国和英国。1822年由英国传至印度,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南方。1875年传到日本。
名称由来
1986年,叶静渊在一篇题为《甘蓝类蔬菜在我国的引种栽培与演化》的文章中说:“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传入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民国七年(1918)《上海县续志》中始以‘花菜’之名收录在《物产·蔬类》,并且说它是‘欧洲种,光绪八年(1882)试植于浦东’。”《上海县续志》说1882年在浦东试植花椰菜,那时可能是这种植物刚进入上海,而且也可能是它刚传入东亚的时期,因为一般认为,这种植物传入日本也是在这个时期,即明治初期。不过,叶静渊说,这种植物在1918年《上海县续志》中始以“花菜”之名收录在书中,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至少在1915年《
辞源》中就已经收有“花菜”这一条目:“花菜(Cauliflower):即花椰菜。”在《辞源》中的“椰菜”条,有这样一些话:“椰菜……又一种,开花甚多,花茎花蕾皆可作蔬,别称花椰菜,俗名花菜。”从这些话里分析,在1915年“花菜”已是社会上所使用的通俗的名称了。所以,1918年的《上海县续志》不是首次记载“花菜”之名的文献。当时这种植物不仅叫“花菜”,还叫“椰菜”“花椰菜”,这说明在1918年之前,“Cauliflower”已有好几个汉语名称了,所以更不能说,“花菜”是这种植物最早的汉语名称。
19世纪前半叶。在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的《华英字典·Part Ⅲ》(1822)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条目:“CAULIFLOWER,花椰菜hwa ya tsae.”之后一般都是马礼逊名称的沿用。
1878年1月,在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编纂的《格致汇编》中,有一篇题为《化学卫生论》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些话:“平常所种之物,如萝葡、青菜、开花菜、波菜、葱、蒜等原为野草,无益于人。然历年植于肥土,使其茁壮滋荣,则最合人用。”这里的“开花菜”就是指花椰菜,这可从后来的《格致汇编》中得到证实。在中国上海,一开始花椰菜称作“开花菜”(如1878年的《
格致汇编》),后来简称为“花菜”(如1915年的《辞源》,1918年的《
上海县续志》)。
“花椰菜”一词还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后来还改成“花野菜”(はなやさい)。日语中的“野菜”其实就是指蔬菜。现在日语里“花椰菜”“花野菜”已不大常用,一般用カリフラワー,即cauliflower之音译。
形态特征
花椰菜为二年生
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叶分为外叶和内叶两种。外叶开张自外向内,叶片由小逐渐增大有叶柄,到花芽分化以后,不再增大。叶片较大,特别是叶的宽度较大。内叶无叶柄,包被花球,自外向内,叶子逐渐缩小,而外部小叶呈直立性。花椰菜的叶数、叶形、色泽和大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从第一片真叶到花球外的内叶为止,叶片总数约为18~40片。叶形有卵圆形、长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长披针形等。叶色有浅绿、绿、灰绿、深绿。
叶片上还附有腊粉。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
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一个花球主轴上约有50~60个小花球,基部小花球粗2~3厘米,中心部的小花球不足1厘米。花球组织非常致密,在花枝顶端继续分化的花芽,能开花的是极少数。正常的花球是半球形,球面是规则的左旋辐射轮状排列,表面是颗粒状,质地致密。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
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
近种区别
主要品种
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巨大,各地种植品种差别也明显。花椰菜品种类型按熟性分为极早熟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此外,花椰菜品种类型还可以按花球形状分为球形、半圆形、扁圆形和拱形;按花球色泽分为洁白、乳白、乳黄、枯黄和紫色;按分布区域可分为福建花椰菜类型、浙江温州花椰菜类型、上海花椰菜类型和广州花椰菜类型。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花椰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后广泛栽培,主要分布于印度、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孟加拉、中国、日本等国。花椰菜于19世纪传入中国,初期只在上海、天津等地栽植;其后,由于栽培成功,逐渐推广到各地,因此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根据花椰菜喜冷凉的习性,通常安排春秋两季露地栽培。选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花椰菜品种。
育苗
育苗设施:
育苗可在生产基地或公司闲置的塑料大棚内进行。早春育苗需注意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夏季育苗大棚上需覆盖遮阳网、防虫网等保护设施,做到遮阳、降温、防雨、防虫。
播种期及苗床准备
早春播种一般选择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夏季播种选择 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床宽以120~150 cm为宜。苗床土用60%~70%肥沃田园土与30%~40%腐熟农家肥过筛后充分混合,在混合时每立方米苗床土加入三元素复合肥1 kg拌匀,平铺于苗床,床土厚度10 cm以上。
播种及苗床管理:
播种前苗床先浇足底水,水完全渗下后干籽种子直播,播撒均匀,每平方米播种5 g种子。播完种后及时覆盖0.5 cm厚的苗床土,6~37 d可出苗。子叶展平真叶露心后,及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将幼苗移栽至营养钵中进行生长,待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时幼苗连带营养基质土一同移栽。在这期间应注意防止积水,及时除草、防病、治虫。
定植
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6 m3,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40~50 kg。深翻做畦,畦宽2.0~2.4 m。
定植时间
秋季栽培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选择下午或阴天无风时进行。
定植密度
按照行株距60 cm×40 cm打好定植穴,每667 m2栽2800株左右。选择壮苗,带土起苗,栽后浇足水,进行遮阳。
田间管理
追肥浇水:
幼苗定植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要采取小水勤浇的措施,以保持土壤湿润,直到缓苗以后,中耕1次,然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随浇水冲入,以促进莲座叶生长。如遇大雨应及时排水防涝,雨后应补充追肥,并用冷凉的井水串灌,以降低地温。花球鸡蛋大小时每667 m2追施三元素复合肥30 kg并浇水,此后应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
遮盖花球:
花球形成初期,为防止阳光直射幼嫩花球降低品质,可摘下基部老叶遮盖花球,提高花球的商品价值。
采收
适时采收花椰菜的标准是:顶端花球充分长大,质地洁白(白花菜),表面平滑,凹凸较少,花球未散开。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收获。
收获时,在总花茎分枝下部保留3~4片嫩叶,以保护花球,可将花球用干净白纸包装入箱,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避免花椰菜受到碰撞、损伤或污染。
病虫防治
花椰菜面临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斑病及黑胫病,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以及蚜虫。
病害
霜霉病:发病初期,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黑斑病: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黑胫病:发病初期,用60%多·福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
菜青虫、
小菜蛾、
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选用BT乳剂2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2龄前选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价值
花椰菜除含
维生素A、
维生素B群、
烟碱酸及
维生素C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
β-胡萝卜素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为番茄的8倍、芹菜的15倍。一天食用约100克花椰菜,则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供应即已足够。此外,白花椰菜含抗癌物质槲皮酮、
谷胱甘肽、吲哚、
异硫氰酸盐等。
白花椰菜中所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碱酸的含量也比其他蔬菜高,而维生素B1可消除疲劳,因此在疲劳时食用花椰菜,能减少疲劳所带来的不适。而白花椰菜的多种营养成分,如β-胡萝卜素、异硫氰酸盐等,都有消除致癌物质、加强体内代谢、促进排毒、有效清除体内毒素等功能,能够保护肝脏,只要肝脏健康了,人体自然就不容易感到疲惫。
花椰菜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能有效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维生素B2可促进消化,改善口角炎症状。花椰菜中的钾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铬可发挥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而花椰菜富含的植物性化学成分,可抗氧化而使癌细胞不易形成,是医学界推荐的抗癌食物。
此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椰菜含有异硫氰酸酯衍生物,有杀死白血病细胞的效用,此外这种物质对胃癌细胞及细胞癌化有抑制作用。生物试验还证实,花椰菜含萝卜硫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等所有抗氧化剂都有预防癌症及冠状动脉各种疾病的功效。花椰菜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材之一,类黄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外,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经常食用能够减少患心脏病与脑中风的危险。花椰菜在欧洲有“天赐的药物”和“穷人的医生”等美誉。
植物文化
花椰菜治皮肤病的传说
相传,清末江苏无锡郊区有一个名叫兰秀的姑娘,聪明美丽、清秀可爱,可不幸的是患上皮肤病,身上疖疮累累、痛瘁流脓、日夜咳嗽不停,久治不愈,只得闭门在家。
一天夜里,兰秀梦见一片花椰菜,十分诱人。梦醒之后,独自思考,莫非花椰菜可以治我身上的病么。于是天亮后她到长满花椰菜的地里,摘取新鲜的花椰菜,炒食之,味道鲜美、清香可口,不久,大便通利,皮肤上的疖疮也逐渐缓解,咳嗽也日渐减轻。于是她坚持炒食花椰菜,没有花椰菜的季节,则将腌制晒干的花椰菜炒食,数月后,兰秀姑娘全身皮肤光亮滑润,甚至连疤痕也没留下,脸庞比以前更加漂亮了,咳嗽也好了。此后用花椰菜治皮肤病的方法在民间就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