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锈病
植物病害
花生锈病,是由花生柄锈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为害花生叶片,也可为害叶柄、托叶、茎秆、果柄和荚果。
病原特征
病原菌为花生柄锈菌(Puccinia arachidis Speg),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
在中国花生病株上只产生夏孢子,尚未见冬孢子。夏孢子呈圆形或椭圈形,大小为22-27微米×22-34微米,橙黄色;表面有微刺,孢子的中轴两侧各有一个发芽孔。
夏孢子的萌发受温度、湿度、光照、氢离子浓度的影响。夏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1-33℃,最适温度为25-28℃,夏孢子致死温度湿热为50℃10分钟,但干热60℃10分钟仍不丧失生活力。夏孢子在中国广东夏季室温条件下,能存活16-29天,冬、春季温度较低时,存活长达120-150天,在5℃的条件下,存活约一年,-24℃能存活3-6个月。夏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在不接触水滴的情况下,即使达到饱合的湿度,也不会发芽。光照对夏孢子发芽有抑制作用。黑暗条件下夏孢子发芽良好,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即使温度、湿度适宜,也不会萌发。在pH4-12的范围内,夏孢子发芽正常,pH4以下时,发芽率显著下降,芽管缩短。在嫌氧时,夏孢子发芽受抑制,而缺氧时则不能发芽。
大多数夏抱子萌发只产生一个芽管,极少数能产生2个芽管。新鲜夏孢子在22℃的水滴中经1小时开始发芽。在24.5-26℃下,7小时后产生附着胞。22℃时,15小时后产生侵染丝。在25-28℃温度范围内,潜育期为6天左右。在20℃恒温下,潜育期为13天,25℃和30℃为8天。
为害症状
花生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结荚后期发生严重,引起植株提前落叶、早熟,造成花生减产、出油率下降。花生锈病主要为害花生叶片,也可为害叶柄、托叶、茎秆、果柄和荚果。
叶片发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针尖大小的疹状白色斑点,叶片正面呈现黄色小点,后叶背面病斑变圆形,并逐渐扩大,呈黄褐色突起,直径0.3-0.6毫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周围有狭窄的黄色晕圈,表皮破裂后,露出铁锈色的粉末状物,即病菌的夏孢子。叶片正面的夏孢子堆比背面的少且小,随着夏孢子堆增多,叶片变黄、干枯脱落,严重时植株枯死,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顶部叶片扩展,其他部位发病,夏孢子堆与叶片上的相似,直径1-2毫米。重病株较矮小,形成发病中心,提早落叶枯死,收获时果柄易断、落荚。
分布范围
花生锈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叶部病害,在中国除东北和西北尚未见正式报道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0年以来,花生锈病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省相继发生。
侵染循环
中国南方花生产区,锈病可于春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以夏孢子辗转侵染。也可在秋花生落粒长出的自生苗上以及病残体、花生果上越冬,为来年的初侵染源。中国北方花生区病菌越冬尚不清楚,北方花生产区的初侵染菌源可能来自南方。
花生锈病的初次侵染来源,据广东研究在当地存在着本地菌源和外地菌源。侵染来源如下:
流行规律
花生锈病的流行与菌源的数量、气候条件、品种的抗病性等有关。在无高抗品种的情况下,前两者是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中国广东省育成审定的花生新品种都有较强的抗锈病力,建议各地因地制宣选用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如仲恺花1号、汕油21、汕油162、粤油7号等。
实行轮作,特别是春、秋花生不宜连作,以减少菌源。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蔓、自生苗,如在秋花生收获后,清除落粒自生苗1-2次;秋花生病株堆沤肥,室内病株应在春播前用完。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当田间病株率达15-20%或近地面1-2片叶有2-3个夏孢子堆时,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每亩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12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40克,或40%氟硅唑乳油8-10毫升,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毫升,或25%戊唑醇水乳剂25-35毫升,或45%咪鲜胺水乳剂30-50ml等,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也可选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4%嘧啶核苷类农用抗生素水剂400-600倍液,或24%腈苯唑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000-2000倍液等,均匀喷雾,亩喷药液40-50千克。可兼治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焦病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害。喷药时可加入0.03%的有机硅或0.2%洗衣粉作为展着剂,间隔10-15天喷1次,连防2-3次,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4:18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