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细狭口蛙
姬蛙科细狭口蛙属两栖动物
花细狭口蛙(学名:Kalophrynus interlineatus)是姬蛙科、细狭口蛙属的两栖动物。体较窄长,头高而小,吻端略尖而斜向下方,吻棱明显,鼓膜隐蔽,鼓环清晰,腭部有横置的两排锯齿状肤棱,舌长卵圆形。前肢较细,后肢短。皮肤粗糙。除四肢内侧皮肤光滑外,全身密布扁平疣;颞褶明显。腹面有少数色浅的大圆疣,一般自口角沿胸侧各有5-7枚排列成行。背面棕色或略带灰色,体侧色深,但变异较大。四肢背面深棕色横纹醒目,体侧自吻端至胯部为深棕色,与背面颜色界线分明,胯部常有一个圆斑。腹面肉黄色,整个咽喉部、胸部及前腹部灰褐色或黑棕色,有的咽喉部中线两侧有两条深色宽纵纹。
形态特征
体较窄长,雄蛙体长34毫米,雌蛙体长40毫米左右。头高而小,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略尖而斜向下方,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颊部几近垂直;鼻孔位于吻端两侧,鼻间距与上眼睑宽几乎相等而小于眼间距;鼓膜隐蔽,鼓环清晰;口小,上、下颌均无齿,内鼻孔后缘有光滑的犁骨棱,左、右不相遇;腭部有横置的两排锯齿状肤棱,前排短,后排长;舌长卵圆形,后端无缺刻。
前肢较细,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钝圆,第一、第二指几乎等长,第四指显然短小,均达第三指第二关节下瘤处;关节下瘤大而圆,指基下瘤很明显;掌突2个,内掌突小,与指基下瘤几乎等大,外掌突大,约占手掌之半。后肢短,向前伸贴体胫跳关节达肩部,左、右跟部相距远,胫长约为体长的1/3;趾端钝圆,第五趾短而弱,趾间具微蹼,蹠间无蹼;关节下瘤发达;蹠突2个,内蹠突小而圆,外蹠突椭圆形。皮肤粗糙。除四肢内侧皮肤光滑外,全身密布扁平疣;颞褶明显。腹面有少数色浅的大圆疣,一般自口角沿胸侧各有5-7枚排列成行,有的个体腹侧也散有若干排列不甚规则的大圆疣。
背面棕色或略带灰色,体侧色深,但变异较大。一般有4条明显的深色纵纹;从吻端开始到枕部有一纵纹,然后分成两条斜向胯部,呈“∧”形线纹,其中央空隙处常有一条纵纹直达肛上方;“∧”形斑两外侧自眼上方体侧达胯部各有一条纵线纹与之平行,各纵纹之间有的自体中部向后的线纹断续成斑点状,有的则仅在肛前方;四肢背面深棕色横纹醒目,当后肢弯曲时,横纹斜行,与背部纵纹相接;体侧自吻端至胯部为深棕色,与背面颜色界线分明,胯部常有一个圆斑。腹面肉黄色,整个咽喉部、胸部及前腹部灰褐色或黑棕色,有的咽喉部中线两侧有两条深色宽纵纹。
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声囊孔长裂状;紫红色雄性线很明显。
卵群平铺成薄片状;卵粒直径1毫米左右,深棕色,外有3层卵胶膜,直径约4.0毫米,外层胶膜在动物极一端有圆盘帽状的“漂浮器”,卵粒借以漂浮于水面。
据Wallace报道,在实验室内培养的小蝌蚪,其形态和大小与花狭口蛙(Kalouia pulchra)一致。但花细狭口蛙体背面为浅褐色,而花狭口蛙为深褐色。
近种区别
花细狭口蛙与孟连细狭口蛙(Kalophrynus menglienicus)相近,但孟连细狭口蛙体形较小;背部无深色纵纹;第二指长于第一指;无外蹠突;雄蛙无雄性线。
生活习性
花细狭口蛙生活在海拔30-300米平原、丘陵地区,常栖息于住宅或耕作区周围的草丛中,很少在水内,在大水塘中则未曾见到过。喜夜间活动。在水塘附近的草丛中鸣叫,常常几只蛙相互共鸣,叫声音高,在电光照射时立即停叫,但该蛙仍蹲在原地不动。捕食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蜘蛛。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云南(勐腊)、广东(广州、肇庆鼎湖山、电白、吴川)、海南(白沙、澄迈、僧州、万宁兴隆、琼中)、广西(南宁、凭祥、龙州、上思十万大山)。
繁殖方式
产卵季节一般在3-9月,为期较长;卵产于小水坑内,成片地漂浮于水面。蝌蚪生活在小水坑中。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09:5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