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起解》又名《苏三起解》《起解》,京剧传统剧目,折子戏。为京剧剧目《
玉堂春》中一折。取材于明朝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由梆子剧移植而来。见《荀慧生演出剧本选》,及《京剧从刊》等刊本。
名妓苏三(玉堂春)识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誓偕白首,王金龙被鸨儿驱出院以后,苏三矢志不接一客。鸨儿又计卖之于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赴太原复审,途中苏三诉说遭遇,崇加劝慰。
《女起解》作为一个折子戏是由王瑶卿添加一段【反二黄慢板】后才形成的,过去苏三在狱中只有四句西皮原板,是连着《
三堂会审》一起唱的。
梅兰芳所学《女起解》一折是由他的伯父
梅雨田所授。后来,梅兰芳根据剧目主题去除了一些唱词、动作中的封建迷信色彩和原剧本中某些不合逻辑的地方,但有些修改经过演出检验,感到并不成功,又改了回来。
《女起解》头场辞别狱神,梅兰芳修改为免了跪拜,只是对着供桌,行一个万福礼。现在我想把这层意思根本推翻它。从状纸上着想,修改反二黄的唱词和身段;随着胡琴过门,接唱“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一句时,“王金龙”三字带着七分恨意一个“男”字长腔拖了一板半,较一般唱法多拖了一板在拖腔中,两眼圆睁手向前指;下面的唱词“我这里跪庙前来把礼见,尊一声狱神爷细听奴言”改为“想当初在院中何等眷恋,到如今恩爱情又在那边”,用意显然是破除迷信,这句腔是由【二黄慢板】变化而来的一个腔;后面的“保佑奴与三郎重见一面,得生时修庙宇再塑金颜”相应地改为“我这里将状纸暗藏里面,到洪洞见大人也好伸冤”有观众提出“洪洞”是苏三出事与初审的地方,起解后到了太原城,梅兰芳认为有道理,又将“洪洞’二字改为“太原”,身段方面唱完末句,拿出状纸看一看再揣人胸前表示此番起解复审,全靠这张状纸来仲冤了,这个身段是
王长林教给梅兰芳的,为的是与后面念的“监中有人不服,替我写下伸冤大状”,互相呼应。
20世纪50年代初,厉行禁娼,梅兰芳想要利用起解崇公道的道白,加强对苏三的同情心,同时还可以指出娼妓在旧社会里面所受的压迫痛苦蹂躏。于是
许姬传执笔写出词来,托李春林交给
萧长华。后有文艺界人士提出异议,不宜以今苛古,梅兰芳听取了这个意见,并帮助做工作说服萧长华,略去该段台词。
在《女起解》一折中,起解前,有一大段苏三向狱神告别时唱的【反二黄慢板】,整套唱腔反映出苏三的心理活动;在起解途中,苏三以【西皮原板】向崇公道讲述往事,苏每唱一句乐曲伴奏都作短暂的停顿,崇便以京白进行宽慰。在演唱时,演员的表情与演唱内容一致,如唱到“恨爹娘不该将女卖入娼门”时,其表情带怨恨之态,当唱到“洪洞县内无好人”时崇公道生气了,这时苏三又羞又愧地抚摸崇公道的前胸,用一个大【回龙】唱到“是个大大的好人”,语气既像道歉又像安慰,这一行腔也成了剧中的亮点。
《女起解》主要讲述的是崇公道押解苏三自洪洞县到太原的情节。这个过程虽然戏剧矛盾不强,但剧作者却充分发挥了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特点,将苏三在狱中忧虑自己生死未卜、哀告狱神保佑为自己平反昭雪,上路之后想托人带信给王金龙祈求救援,以及向崇公道诉说冤情、倾吐怨愤的几段唱词,通过演员精湛动人的唱做,将该折演成了《玉堂春》全剧中颇为重要而具有感染力的段落。(《上海戏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