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区
江苏省苏州市辖区(已撤销)
沧浪区(已撤销),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中南部,东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西邻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区内宋代名园沧浪亭而得名。全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65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明朝以前
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让王位于弟季历,从渭河流域周原南奔“荆蛮”(今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与当地土著部落结合,建立政权,自称“勾吴”。
泰伯卒,无子,由其弟仲雍继位。周武王十一年(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周武王访得仲雍五世孙周章,封为“吴子”。“吴”始名列诸侯。
周简王元年(前585),泰伯十九传至寿梦,称王。是年即吴王寿梦元年,吴国始有确切纪年。
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寿梦卒。长子诸樊即位后,迁都至今苏州平门西北1公里处。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诸樊之子公子光使专诸刺杀王僚,继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东汉《越绝书》为阊、娄、平、蛇、胥、齐、巫、匠;唐《吴地记》为“西阊门、胥门,南盘门、蛇门,东娄门、匠门,北平门、齐门。”(有关八门名称之异同,参见第二十二卷之地方掌故2)。大城内还建有周围12里(周制)的小城,称子城,即今沧浪区境内苏州公园、体育场一带。
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越灭吴,吴地属越。
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前334),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归楚。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拜黄歇为相,封春申君。十五年,其封地由淮北改为江东,以故吴墟为都邑,使其子为假君留吴,宫室极盛。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国平定楚国江南地区,统一中国。翌年,秦分天下为36郡,以吴越故地设立会稽郡,并置吴县为会稽郡首县,郡治、县治同城。今沧浪区境属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会稽郡一分为二,以浙江(钱塘江)为界另立吴郡,领13县,吴县仍为首县。
南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东魏大将羯人侯景投奔梁朝。同年8月,又公开反叛。战乱中,侯景遣将于子悦、张大黑进攻吴郡,太守袁君正开城投降。于、张入城后,“肆行毒虐”,杀人以食。百姓纷纷设置城栅进行抵抗。吴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次年,改吴郡为吴州。一年后,复为吴郡。
陈后主祯明元年(587),置吴州,吴郡隶吴州。吴州、吴郡、吴县三级治所同驻一城,均设于故吴子城内。
隋开皇三年(583)十一月,废郡,地方行政建置改为州、县两级。九年二月,隋将宇文述攻破吴州。吴州改名苏州,取州城西郊姑苏山为名。苏州得名自此始。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割吴县地置长洲县,与吴县划境分治,西为吴县,东为长洲县。今沧浪区境分属吴、长洲两县。乾元元年(758)长洲县改为长洲军,大历十二年(777)恢复长洲县。
大历十三年,苏州升为长江以南唯一的“雄州”(唐代的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领吴、长洲、嘉兴、海盐、常熟、昆山、华亭7县,包括明清苏州、嘉兴、松江三府(约相当于今上海、苏州、嘉兴3市)之地。
后梁开平元年(907),苏州属吴越国。
宋政和三年(1113),升苏州为平江府,领吴、长洲、昆山、常熟、吴江5县。
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攻占平江,改为隆平府。次年复名平江府。二十三年,张士诚自称吴王,建都平江城。二十七年,朱元璋部将徐达等攻占平江城,改平江府为苏州府。吴、长洲两县仍隶苏州府。
清至民国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置元和县,长洲县治东北隅,元和县治东南隅,吴县辖地未变,苏州府与三县同城而治。今沧浪区分属吴、长洲、元和三县。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九月十五日(11月5日),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江苏独立。十月初四(11月24日),裁苏州府及吴、长、元三县,设苏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各地废府、州,苏州改称吴县。
民国17年12月10日,成立苏州市政府,市、县分治。19年3月,撤苏州市,辖区仍并入吴县。
民国26年11月19日,苏州沦陷于侵华日军。12月3日,伪苏州地方自治委员会成立。翌年6月,成立伪吴县知事公署,郭曾基任伪吴县知事。29年7月31日,郭被锄奸团击毙于司前街三多桥附近。
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国民党吴县政府接收伪吴县知事公署。翌年,吴县境内恢复民国26年前的建制。
解放之后
民国38年4月27日,苏州解放,划苏州城区为市。30日,成立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苏州市人民政府。8月3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撤销13个镇政府,按公安分局辖区将城区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9月1日建立区公所,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南区即沧浪区前身。1950年6月2日,撤销区公所,原区公所民政股合并于区公安分局内办公。
1951年10月18日,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决定成立5个区人民政府。11月6日,南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5年9月21日,苏州市人民委员会举行第九次会议,决定更改全市各区区名。南区以境内有宋代名园沧浪亭而命名为沧浪区,10月1日起正式使用“沧浪区”区名。
1958年11月2日,沧浪区人民公社成立,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
1960年7~8月,市区内3个区调整为6个区(公社),原沧浪区人民公社划分为沧浪区人民公社和胥江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城区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人民委员会建制。
1963年2月22日,撤销胥江区,并入沧浪区。
1966年11月5日,改沧浪区为红旗区。翌年4月,成立苏州市红旗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68年3月,红旗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1979年6月1日,红旗区恢复沧浪区原名。1980年4月,成立沧浪区人民政府,革委会随之撤销。
行政区划
民国38年8月3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撤销13个镇建置,9月1日成立东南西北中5个区公所。1950年2~10月,全市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小组。同年5月,撤销区公所。1951年11月6日,南区人民政府成立。
1953年,在居民中开展民主建政。通过普选,全区建立20个居民委员会和495个居民小组。1955年6月30日,苏州市人民委员会通过在本市设立街道办事处、整顿划小居委会的方案。全区成立葑门、横街、吴门桥、泰让桥、新村5个街道办事处,改组成40个居委会,有516个居民小组。
1956年7月,府前街道划入沧浪区。1958年1月,横街街道并入葑门街道。7月,五卅路街道大部及萧家巷街道一部分划入沧浪区。12月,新村街道并入吴门桥街道。至1960年4月,沧浪区共设葑门、三元坊、府前、胥江、吴门桥5个街道办事处。
1960年5月开始,城区所属各街道办事处改建为人民公社分社,分社下设管理区,管理区下辖居委会。沧浪区人民公社下设葑门、府前、胥江、吴门桥4个分社。
1960年8月17日,市人委决定撤销城区各人民公社分社。至8月,沧浪区公社划分为沧浪区公社、胥江区公社,由公社直接领导管理区。沧浪区公社下设富郎、五卅、三元、司前、双塔、凤凰6个管理区;胥江区公社下设百花、万年、枣市、苏玻、新桥、南门、苏纶7个管理区。
1961年5月,城区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的建置。翌年6月,区人委决定撤销管理区,恢复街道办事处。时沧浪区设葑门、三元坊、府前3个街道办事处,胥江区设胥江、吴门桥2个街道办事处。
1963年3月22日,胥江区并入沧浪区。8月,三元坊街道改名为公园街道。至年末,全区共设5个街道办事处:公园(辖9个居委会)、府前(辖11个居委会)、葑门(辖13个居委会)、吴门桥(辖9个居委会)、胥江(辖13个居委会)。
1968年5月,全区5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改名为友谊路、红旗路、遵义路、延安路、人民桥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9月,除人民桥街道外,余均恢复原名。其时,公园街道辖14个居委会,府前街道辖16个居委会,葑门街道辖19个居委会,胥江街道辖22个居委会,人民桥街道辖20个居委会。
1983年10月,市政府决定,将葑门街道划分为葑门、双塔两个街道;人民桥街道划分为南门、吴门桥两个街道。1984年3月1日,新组建的街道办事处正式对外办公。至此,全区共设7个街道办事处:双塔、公园、府前、南门、葑门、胥江、吴门桥。
2012年沧浪区撤销时,辖6个街道:双塔街道南门街道胥江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友新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沧浪区位于苏州城区南部,东起东环路与苏州工业园区接界;西至长船湾,沿外城河、夏驾河南折,由三香路向西到寺泾桥,南折沿里双河西行到京杭运河,与金阊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相望;南起里双桥南头、苏福公路、友新路南端,沿仙人大港向东,至苏嘉公路,与虎丘区、吴中区相邻;北以相门塘、干将河,与平江区、金阊区为界。
地形地貌
沧浪区和苏州市各城区一样,同属下扬子准地台。在其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受了印支、燕山、喜山三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冲击和荡涤。在5亿7千多万年前的寒武纪,苏州地区广为浅海,接受了一套碳酸盐岩沉积。自4亿年前的泥盆纪至第四纪若干亿年间,地层沉积,多次海侵、海退,苏州地区经历了时为浅海、时为陆地的海陆交替期和长达2亿年的成陆地质历程,反复沉积陆相地层、海相地层、内陆湖盆相地层。在最后一次海退过程中形成了太湖。
按华东地层区划表,苏州市地层属江南地层分区。
水文条件
苏州自古就是一座著名的水城,有“东方水城”之称。伍子胥建城之初,就把水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主题,利用自然河道,开挖了城内纵横交错的河道和城外胥浦、胥溪等水道,贯通江湖河海,形成比较合理的太湖水网体系。到了楚国春申君黄歇治吴,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疏浚开挖,形成以“四纵五横”为主的城内河道网络。城内河道从南宋绍定时以“七纵十四横”为主干的82公里,到明末的90公里左右,到清嘉庆时以“三横四直”为主干的57公里;后经清代、民国和50年代后期的填河、80年代以来的开挖,如今城内河道尚存35公里。已全面疏浚,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沧浪区位于苏城南部,城内现存的“三横三直”主干河道中有二横二直流经区境,南园水系分布于城内南部,区境城内河道总长18.5公里。城外护城河绕城而过,流经沧浪区的占总长一半以上。胥江、大龙江自沧浪区通向吴县市(今吴中区相城区);支流纵横,交错成网。区境城外河道总长25公里。
气候条件
据1951年至1999年资料,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7℃,最高为1953年的17.0℃,最低为1980年的14.9℃,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2.1℃。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春季(3~5月)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14.2℃,月平均升温5℃,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骤冷骤热,4月份常常出现低于0℃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升温幅度不大。7月份出梅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最高,月平均28.2℃。夏季(6~8月)平均最高气温32℃,极端最高气温为39.2℃,出现在1992年7月29日。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7.6℃。9月上旬时有炎热天气出现,俗称“秋老虎”。9月中旬起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冷空气日趋活跃,气温明显下降,月平均降幅在5℃以上。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平均气温4.3℃。1月下旬是全年最冷时期,平均气温3℃。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958年1月16日。
人口
考古证明,早在一万年前,苏州地区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诸侯称雄,战乱不已;秦汉之际,连年烽火,人口增长停滞;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大批中原汉人南迁,形成南北人口融合;隋唐以后,江南运河开通,苏州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口发展较快;南宋苏州遭遇兵灾,人口锐减,战后不久恢复;明初实行移民,农民大批流徙;明清之交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吴城庶民惊惧,纷纷挈家窜徙”,《吴城日记》记载了当时的情景。清乾隆、嘉庆时期,苏州人口曾达到历史顶峰。今沧浪区境内胥门、葑门一带及官署附近人口比较密集,胥门已成为南北商贾的聚集地,人口来源也日益纷杂。后受太平天国战火影响,加以上海的崛起,省会的西迁,清末至民国人口数量开始萎缩。
苏州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已由50~60岁延长至70~80岁。沧浪区内常住人口由建区初期的6万多人迅猛增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313516人。
2000年,沧浪区辖7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13521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公园街道19958,府前街道20328,胥江街道50319,南门街道28779,吴门桥街道108602,葑门街道49771,双塔街道35764。
2011年末,沧浪区常住人口39.65万人。
交通
沧浪地区位于苏州城区南部,为苏州的南大门,环城河、大运河都从沧浪区出口,往南直达杭州。盘门、胥江码头是苏州通向四乡八镇的航线始发地。解放后,开辟“南门”,建造人民桥,陆上交通随之逐渐发展。70年代初期,长途汽车站、轮船码头都迁至“南门”,沧浪区的南大门成为苏州市的交通枢纽。
水运
苏州境内河港纵横交叉,京杭运河流贯城周。主要干线航道为京杭运河、苏虞线(元和塘)、环城河、苏浏线、苏西线。沧浪区有航道25条,通航总里程为115.78公里。其中干线航道5条,通航里程计50.87公里。南通杭州,东达太仓、上海,北到张家港,西经无锡通往常州、镇江、苏北、安徽、江西、湖北、山东等地,可称水运枢纽。
公路
苏州自秦代修驿道起,道路渐通,但直至清末传驿裁撤,通关大道只宜轿舆、马车、人力车辆等传统交通工具行驶。民国初期,近代工商业兴起,人员、商品流通量增加,苏州开始修筑公路和兴办汽车运输业。
1983年12月,建立江苏省苏州市汽车货运公司。1985年,全公司所属8个运输队及2家修理厂,有职工3100人,营运汽车319辆。1984年兴建市联运服务公司,地址设在金门口。网点从火车站营业所扩展为金门、南门、白洋湾火车站、人民路及阊胥路5个营业所暨8个业务受理点。
经济
综合
2005年上半年,沧浪区完成入库税收7.56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其中服务业已分别占比72.3%和75.8%。“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十五”期末的85亿元、8.4亿元攀升到2010年的160亿元、18.7亿元,新增注册资金达19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72%上升到2010年的84%。
第二产业
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就有汪家诸房等冶坊在胥门外设炉铸锅。中日甲午战争后,苏州辟为通商口岸,盘门外青旸地至葑门外觅渡桥一带被划为租界和通商场,并设置海关。日、英、美等国工商业者先后在此开设商店、兴办工厂。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新式民族工业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先后在盘门外开业,为苏州近代工业之肇始。清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苏州的缫丝、纺织、火柴、面粉、电力等近代工业相继兴起,大多集中在今沧浪区境内。至民国38年(1949)苏州解放前夕,区境内有工业企业及手工业作坊349家,涉及40个产销行业,成为苏州工业率先发展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大中型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或地方国营,手工业作坊按行业成立合作社。1956年以后,市、区、街道因地制宜创办了一大批工业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有的成为国营企业,有的成为市属大集体企业,有的成为区属企业。1958年“大跃进”以后,工业发展迅速,一批冶金、冶炼、机械、铸造、电器等工厂,相继在沧浪区内涌现。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1994年,沧浪区区属工业总产值达20518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但以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工业生产逐年陷入困境,大部分企业出现破产、兼并、出售、转让,一部分集体企业转变经营体制。1998年驻区市属大型企业地方国营苏纶纺织厂也宣告破产,重新组建新苏纶纺织有限公司。1999年全区区属工业总产值为5151.8万元。
第三产业
沧浪地区的商业起始于春秋吴国。隋朝开通大运河以来,促进了苏州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明清时期苏州商业发展更快,阊、胥两门附近成为苏城的商市中心,故有“金阊门,银胥门”之称。区境内商市主要集中在胥门枣市街、万年桥大街及葑门横街,其余商业网点分散在凤凰街、乌鹊桥、养育巷、道前街、天赐庄和盘门外等地。
1951年9月,跨外城河的人民桥落成,南门(拆除城墙形成的豁口,并无城门)成为苏州的南大门,已成为仅次于观前、石路的城区第三著名商业区。80年代以来,沧浪区先后形成了凤凰街餐饮街、十全街工艺品街、乌鹊桥路电脑街等特色街市。
沧浪区另有国家级的南环蔬菜批发市场,胥门到新市桥周边的粮食、水果、家禽等批发市场群。
方言
苏州话,属于吴语,盛名于历史,号称“吴侬软语“。沧浪区为苏州的一个区,方言与周邻的平江、金阊等区基本相同。在《苏州市志》及各区志均已详载,不再重复。仅将吴语中有关特色分列于下。
苏州话俗称“苏白”。苏州人自称“苏州闲话”。其最大的特点是“软”,听起来“糯笃笃”,以致有的外地人“情愿同苏州人相骂”来听听很有味道的“苏州闲话”。
人们常说苏州话为“吴侬软语”,显然这仅是从语音、声调的甜绵,其实,吴方言在语言结构及表达方式上,较其他方言更有其特别的功能。
吴语表达事物比较细腻。如指方位,吴语中有“该搭”(近指)、“格搭”(较远)、“归搭”(远指),而在普通话中只有“这里”(近指)和“那里”(远指)两种;表现层次显然不如吴方言来得丰富。再如吴方言对物体的有限称为“见摸量”,以“看得见”、“摸得着”来衡量,其物体的有限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对“大”与“小”的形容,吴方言中有“野野(谐音:牙)大”、“咪咪小”的说法。把大、小的程度说得十分透彻。此外,吴语表达中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和体征色彩。如某事结束叫“舒齐”,表示整齐妥帖地办完某事后心情十分舒畅。同样,吴语将“恰好”称“齐巧”,将“诙谐幽默”称“发松”。例如“听格档书真叫发松”,意为听到书里发噱的情节而开怀大笑,身心都放松了。
社会
科技事业
苏州历史上在农、工、商诸多领域均颇有成就,不少生产技术在当时领先于国内甚至国际水平。从宋元起,尤其在明清时期,苏州在建筑、冶金、光学、天文、机械制 造、丝织、医学等许多行业,先后出现了能工巧匠、发明家、专家和科学家。到清末民初,苏州已有一些现代意义的科技人员,其大多集中在现沧浪区范围内的苏纶 纱厂、鸿生火柴厂、博习医院、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东吴大学等。民国26年(1937),东吴大学成立苏州第一个专业研究机构——淡水生物研究所。1956年7月22日,在民治路13号成立解放后第一个科技机构——苏州市科学普及协会。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底,在沧浪区范围内的各级各类科技机构有近百家。
教育事业
2012年沧浪区撤销时,有区属公办学校21所,其中小学20所,培智学校1所,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达到100%。2005年被评为“苏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市(区)”;2006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社区教育实验区;2007年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验收评估。
旅游
著名诗人苏舜钦欧阳修
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
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1 19:3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