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榴花屋
沙孟海先生旧居
若榴花屋,又名兰沙馆,是沙孟海先生旧居。建于1935年,是一处位于西湖区龙游路15号的两层三开间西式花园别墅。
花屋简介
若榴花屋占地面积1.299亩,共有建筑面积332.88平方米,楼上楼下有14间房。
旧居大门是石库门式样,穿过甬道和花园,为一砖柱凸形门楼,下为廊,上为房。楼内木地板、木楼梯、木门木窗质量上乘,高耸的壁炉烟囱和青砖实叠洋瓦显现出西式洋房的特质。
名称由来
沙孟海于1952年的农历六月,迁居西湖边的新寓。看见围篱内榴花照眼,不禁回想起二十五年前(1926年丙寅夏),赁居上海戈登路,庭院中的榴树也正是作花时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同住的二弟沙文求、好友徐伟都牺牲在蒋介石的屠刀下。睹景生情,于是将戈登路居所的旧名用作西湖新寓的屋名;也是告诫自己,不要忘记那血雨腥风的岁月。
其实,“若榴花屋”是沙孟海于1926年在上海戈登路江宁路)715号租住的一所小房子,他的弟弟沙文求沙文威也一起住着。两位弟弟都已经是共产党,经常在家里接待一些革命者,所以若榴花屋无形中成了宁波和江浙部分革命者居住、联络或召开秘密会议的地方。由于经常有年轻人进进出出,引起了马路对面英租界巡捕的注意。当时沙孟海在修能学社工作,为了掩护他们的行踪,他特地把旧字画、线装书统统摆挂出来,使得看起来不像个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因为庭院中有榴树正开着花,沙孟海就给居所起名为“若榴花屋”。
沙老故居
迁居龙游路是在20世纪50年代,沙孟海在此一住就是几十年,一直住到逝世前两年(1991年迁到庆丰村的新居)。这是一幢半中半西的独立建筑,两层,中间是过道,两边各三间房,青砖外墙,松木地板。沙孟海住一楼,是一间几十平方米的通间。他名之为兰沙馆;楼上和后来在楼周边搭建出来的房子里住过不少著名的文化人,如陈训慈等。沙孟海与他们都是友好,比邻而居,得以共同切磋学问,真是其乐无穷。美丽的西湖近在咫尺,清晨,饭后,黄昏,沙老就到湖边散步,看朝霞落日,看空濛湖山。
原来小院里种着几棵火红的石榴树,石榴花开之时,衬得房子十分雅致,沙老便“用旧名榜西湖新寓”,并特地篆刻了“若榴花屋”印章一枚。现园中尚有古松、石榴等花木。
花屋印章
1953年6月,沙孟海先生已住在西湖附近的龙游路寓所,想起在上海的经历,竟是十分怀念,遂榜书“若榴花屋”额挂于新寓所。他还篆刻“若榴花屋”印章一枚以志纪念,并作长款云:
丙寅夏,与二弟文求、四弟文威、徐伟、陈逸僧(道希)赁居上海戈登路七百十五号凡四旬。中庭榴树数本,正作花,余颜之曰“若榴花屋”。 弟辈五人时已委身革命事业,此屋曾为英帝国主义者搜索,幸未罹祻。后二三年,文求、伟先后遭本国统治者杀害,逸僧旋亦病卒。今新国肇建,追唯曩[nǎng]迹,已隔二十五年矣!小屋围篱,榴花照眼,宛然如昨日事。用旧名榜西湖新寓,亦不忘在莒意也。
花屋故主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瀚,后改名文若,字孟海,别号僧孚、沙邨、兰沙、决明、石荒,中年后以字行。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十五日(公元1900年6月11日)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幼承庭训,喜好书法与篆刻。早年肄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宁波),从冯君木学诗、古文辞,从钱太希赵叔孺习书法、篆刻。1922年冬游学沪上后,从游吴昌硕,又谒访康有为郑孝胥罗振常等名流,同时自学文字学金石学。与前辈学者况蕙风、朱彊邨、章太炎马一浮等多所过从,请益探讨,见闻益广。曾任中山大学预科国文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名誉馆长,浙江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1963年起被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聘为书法、篆刻教授,1979年起担任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导师。1979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社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2年10月10日逝世于杭州。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11:29
目录
概述
花屋简介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