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沥
中药名
苦竹沥,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的茎秆经火烤后流出的液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火,解毒利窍之功效。常用于目赤,牙痛,口疮。
入药部位
茎竿经火烤后流出的液汁。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脾经。
功效
清火,解毒利窍。
主治
目赤,牙痛,口疮。
相关配伍
1、治目赤眦痛如刺,不得开,肝实热所致,或生障翳: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绵裹入竹沥内,浸一宿)。以点目中,数度令热泪出。(《梅师集验方》)
2、治卒齿痛:苦竹烧一头,一头得汁,多揩齿上瘥。(《姚僧坦集验方》)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点眼或揩牙。
采集加工
取鲜竹竿,截成30-50cm长段,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间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形态特征
苦竹,又名伞柄竹。竿高3-5米,粗1.5-2厘米,直立,竿壁厚约6毫米,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后渐转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下部稍扁平,通常长27-29厘米,节下方粉环明显;节内长约6毫米;竿环隆起,高于箨环;箨环留有箨鞘基部木栓质的残留物,在幼竿的箨环还具一圈发达的棕紫褐色刺毛;竿每节具5-7枝,枝稍开展。箨鞘革质,绿色,被较厚白粉,上部边缘橙黄色至焦枯色,背部无毛或具棕红色或白色微细刺毛,易脱落,基部密生棕色刺毛,边缘密生金黄色纤毛;繸耳不明显或无,具数条直立的短繸毛,易脱落而变无繸毛;箨舌截形,高约1-2毫米,淡绿色,被厚的脱落性白粉,边缘具短纤毛;箨片狭长披针形,开展,易向内卷折,腹面无毛,背面有白色不明显短绒毛,边缘具锯齿。末级小枝具3或4叶;叶鞘无毛,呈干草黄色,具细纵肋;无叶耳和箨口繸毛;叶舌紫红色,高约2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2-2.9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表面淡绿色,生有白色绒毛,尤以基部为甚,次脉4-8对,小横脉清楚,叶缘两侧有细锯齿;叶柄长约2毫米。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具3-6小穗,侧生于主枝或小枝的下部各节,基部为1片苞片所包围,小穗柄被微毛;小穗含8-13朵小花,长4-7厘米,绿色或绿黄色,被白粉;小穗轴节长4-5毫米,一侧扁平,上部被白色微毛,下部无毛,为外稃所包围,顶端膨大呈杯状,边缘具短纤毛;颖3-5片,向上逐渐变大,第一颖可为鳞片状,先端渐尖或短尖,背部被微毛和白粉,第二颖较第一颖宽大,先端短尖,被毛和白粉,第三、四、五颖通常与外稃相似而稍小;外稃卵状披针形,长8-11毫米,具9-11脉,有小横脉,顶端尖至具小尖头,无毛而被有较厚的白粉,上部边缘有极微细毛,因后者常脱落而变为无毛;内稃通常长于外稃,罕或与之等长,先端通常不分裂,被纤毛,脊上具较密的纤毛,脊间密被较厚白粉和微毛;鳞被3,卵形或倒卵形,后方一片形较窄,上部边缘具纤毛;花药淡黄色,长约5毫米;子房狭窄,长约2毫米,无毛,上部略呈三棱形;花柱短,柱头3,羽毛状。成熟果实未见。笋期6月,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多为栽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1、《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2、《药性论》:“治眼赤。”
3、《日华子》:“苦竹作沥,功用与淡竹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0 18:14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