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马豆(学名:Sphaerophysa salsula (Pall.) DC.)是豆科、苦马豆属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下部匍匐;枝开展,具纵棱脊,被疏至密的灰白色丁字毛;托叶线状披针形,三角形至钻形。叶轴上面具沟槽;小叶11-21片,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小叶柄短,被白色细柔毛。总状花序常较叶长,生6-16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梗密被白色柔毛,小苞片线形至钻形;花萼钟状,萼齿三角形;花冠初呈鲜红色,后变紫红色;子房近线形,密被白色柔毛,花柱弯曲,仅内侧疏被纵列髯毛,柱头近球形。荚果椭圆形至卵圆形,膨胀,先端圆;种子肾形至近半圆形,褐色,种脐圆形凹陷。
形态特征
半灌木或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下部匍匐,高0.3-0.6米,稀达1.3米;枝开展,具纵棱脊,被疏至密的灰白色丁字毛;托叶线状披针形,三角形至钻形,自茎下部至上部渐变小。叶轴长5-8.5厘米,上面具沟槽;小叶11-21片,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5-15(25)毫米,宽3-6(10)毫米,先端微凹至圆,具短尖头,基部圆至宽楔形,上面疏被毛至无毛,侧脉不明显,下面被细小、白色丁字毛;小叶柄短,被白色细柔毛。
总状花序常较叶长,长6.5-13(17)厘米,生6-16花;
苞片卵状披针形;
花梗长4-5毫米,密被白色柔毛,小苞片线形至钻形;
花萼钟状,萼齿三角形,上边2齿较宽短,其余较窄长,外面被白色柔毛;花冠初呈鲜红色,后变紫红色,旗瓣瓣片近圆形,向外反折,长12-13毫米,宽12-16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短柄,翼瓣较龙骨瓣短,连柄长12毫米,先端圆,基部具长3毫米微弯的瓣柄及长2毫米先端圆的耳状裂片,龙骨瓣长13毫米,宽4-5毫米,瓣柄长约4.5毫米,裂片近成直角,先端钝;子房近线形,密被白色柔毛,
花柱弯曲,仅内侧疏被纵列髯毛,柱头近球形。
荚果椭圆形至卵圆形,膨胀,长1.7-3.5厘米,直径1.7-1.8厘米,先端圆,果颈长约10毫米,果瓣膜质,外面疏被白色柔毛,缝线上较密;种子肾形至近半圆形,长约2.5毫米,褐色,珠柄长1-3毫米,种脐圆形凹陷。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60-3180米的山坡、草原、荒地、沙滩、戈壁绿洲、沟渠旁及盐池周围,较耐干旱,习见于盐化草甸、强度钙质性灰钙土上。
苦马豆是一种潜水中生粗茎豆科牧草,低地草甸草地的主要伴生种,它有喜湿润、喜光、稍耐盐碱及不耐干旱的特点,适生于有一定潜水补给的弱盐化草甸土上;同时它又有较强的耐寒性,成为低地草甸豆科牧草中分布海拔较高的一种。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潜水溢出带,它作为主要伴生种参与到由
芦苇、
甘草、
芨芨草、
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
多枝赖草等植物组成的低地草甸草地中;在阿尔金山东段海拔3200米的高平原潜水溢出带,它以主要伴生种参与由芦苇、
赖草组成的盐化低地草甸草地;此外,在地下淡水补给良好、盐分较轻的农区附近常可形成小片分布的单优种群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苦马豆根蘖发达,多呈水平状分布于5-25厘米深的土层内,直径约为0.2-0.4厘米,伸长可达1-2米。休眠芽在水平根上分布较多,第二年春季迅速出土,形成较密集的地上枝条。苦马豆通常于4月中下旬萌发,6月初开花,7月上旬结实,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9月底开始枯黄。
主要价值
苦马豆的枝叶中因含有球豆碱等生物碱,在种子成熟前适口性甚低,除牛、羊少量择食外,其它牲畜不食;但在秋霜过后各类牲畜乐食;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3.25%,调制成干草各类牲畜喜食,绵羊、山羊特别嗜食,投喂的干草均被抢食一光。苦马豆调制的干草适口性、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芦苇、甘草、骆驼刺等植物,且适应性强,耐粗放的管理,确有引种栽培价值。特别在南疆平原绿洲以芦苇当家的天然割草场中补播苦马豆可增加草群中豆科牧草比例,改善冬季补饲干草的品质,是提高补饲干草草群蛋白质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果实、枝叶、根可药用;味苦,性平,有小毒。果实或枝叶利尿,消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臜胀。根补肾固精,止血;主治尿崩证,遗精,各种出血。
它亦可作为一种辅助蜜源植物,同时还是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毒性
据文献记载苦马豆为有毒植物,但在中国新疆实际生产利用中以制作干草为主,截至1990年,毒害事例尚未见发生或有报道。
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