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大多是孤儿、小职员、小商贩、小店员、破落的贵族子弟、贫苦的家庭女教师、破产的小农等。通过描写这些给社会压扁了的小人物的遭遇,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揭示了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
发展概况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他创作的题材极其广泛,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道德、伦理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从资本主义的金钱崇拜到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从统治阶层的昏庸腐败到慈善机关的黑暗内幕,一一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与此同时,他注重在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艺术性的概括,以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通老百姓的不幸与苦难。比如,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他通过描写大卫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腐败、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里畸形的婚姻与家庭问题。可以说,狄更斯的创作大大开拓了文学反映生活的领域,是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突出的贡献。不过,狄更斯对现实的批判却是不彻底的,带有浓厚的改良主义和阶级调和的色彩。他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但不主张推翻这一制度,希望通过教育和感化来改造剥削者,并依靠他们的善心和施舍来消除社会矛盾。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总是让其作品中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内部调和得到解决。在他的笔下,恶徒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善良的人也总会遇救并获得幸福的生活。他使贪婪吝啬的商人由于良心发现而变为乐善好施的圣徒(《圣诞欢歌》),又使唯 利是图的资本家在温情的感化下幡然醒悟(《艰难时世》)。他认为只要富者心怀慈悲、乐善好施,穷者知足常乐、永不反抗,那么世界就会美好起来。因此,他既反对统治者的暴力压迫,也反对人民的暴力反抗。改良主义和阶级调和思想是狄更斯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整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倾向。
在狄更斯之后,出现了另一位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萨克雷。他强调文学的真实性,认为“小说的艺术就是表现自然,最大限度地传达真实感”。他在创作中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且偏向于对社会上层的人物进行描绘与讽刺。同时,他的作品忠实于生活,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情绪状态,并以生动风趣的叙述、描写、对话及评论吸引读者,情节丰富而生动。在代表作《名利场》中,萨克雷通过描写利蓓加和爱米丽亚两个女子的不同经历,展示了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堕落,揭露了出卖灵魂和肉体的市场上各种争名逐利者的丑恶嘴脸。小说的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好说明了在这个被金钱权势挤压下的名利场中正面人物的丧失,金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在萨克雷之后,继承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家有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宁等。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通过对简·爱的一生经历的描写,揭露了慈善机关的虚伪、上流社会的自私冷酷和世态炎凉。同时,小说通过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结合,对封建婚姻和商品婚姻作了有力的批判。小说有力地宣告了爱情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不取决于门第、金钱、年龄、外貌,而取决于人的品德、情操、心灵和对理想的执着。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通过描写18世纪末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地区弃儿出身的希斯克利夫被恩肖家收养后的辛酸生活,曲折地反映和表达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财产再分配的过程和人们精神上的压迫、紧张和矛盾冲突。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描写英国产业工人的非人的工作条件,还对宪章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宪章运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过度剥削造成的。这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章运动。勃朗宁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他坚持人道主义思想理念,在诗歌中创造了一幅幅画卷。阿诺德是地位仅次于勃朗宁的维多利亚诗人。作为诗人兼文艺批评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他的诗清澈凝重,凉意袭人,以沉思和哲理见长,而绝无浪漫主义的梦幻。而作为庸俗化、市侩化的社会的批判者,他的诗所透露的思想倾向则是信仰破灭后的痛苦和彷徨。
在这一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即宪章派诗歌的出现。它是欧洲早期的无产阶级文学,也是一种新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宪章派诗歌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高涨时期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现象。工人们以诗歌和歌曲等形式,配合他们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与情感,在形式上,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琼斯的《未来之歌》、林顿的《人民集会》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都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强烈的战斗性和鼓动性的著名诗篇。宪章派诗歌不仅鼓舞了工人的斗志,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为后来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逐渐失去了其历史进步性,腐朽没落的本质日益显露。他们加紧剥削劳动人民,由此导致国内劳资矛盾日趋尖锐,工人运动兴起。在这一形势之下,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对英国资产阶级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批判与抨击。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等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创作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在“维多利亚盛世”帷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同时,哈代的创作使得这一时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萧伯纳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他的讽刺剧使狄更斯、萨克雷的批判现实主义优秀传统得到了新的发展。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提倡“为人生而艺术”,认为文学艺术应该反映现实人生,题材要有社会意义。同时,他强调戏剧不是为了消遣、娱乐,而是为了教育和宣传。因此,他大力宣传易卜生主义,主张作家大胆地干预生活,描写社会和政治问题。萧伯纳一生共写了50多部剧本,多是反映世态炎凉,揭露社会黑暗。比如,《巴巴拉少校》成功地塑造了帝国主义军火商的典型形象,写出了他们为了追求利润,丧心病狂地推销武器的丑恶本质。高尔斯华绥被认为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压轴者。他认为艺术是改造社会的积极力量,是善良和美德的思想体现,是影响社会的有力工具。因此,他在创作中再现了整个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写出了它的兴盛衰亡,并对它进行了评判。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由盛转衰,逐渐被现代主义文学取代。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英国文学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基本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
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展比较成熟,贫富极端悬殊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加之宪章运动的规模宏大,影响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的小说家们就最先接触到劳资矛盾,并把它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如盖斯凯尔夫人在其代表作《玛丽·巴顿》中直接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以焦煤镇工人斗争为背景,描写劳资之间的尖锐对立,强烈谴责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肉体上和心灵上的摧残;夏洛蒂·勃朗特在《谢利》中触及了19世纪初期破坏机器党人的斗争;等等。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大多是孤儿、小职员、小商贩、小店员、破落的贵族子弟、贫苦的家庭女教师、破产的小农等。通过描写这些给社会压扁了的小人物的遭遇,作家们揭示了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同时,作家们也写到了小资产阶级为跻身上流社会而奋斗的不平凡历程。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一般是从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对社会进行批判和揭露的。作家们谴责资产阶级的不人道,要求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互相宽容。他们并不要求消灭剥削制度,只要求剥削阶级恢复被金钱势力所腐蚀了的“人的天性”,宽容地对待劳动者,让他们身心得到发展。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歌颂劳动人民的某些品质,同情他们的遭遇,但是他们反对任何过激行为,反对暴力革命。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女作家们的创作功不可没。她们的代表作中有不少作品已经成了今日的世界经典。
重要作家和作品
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她一生主要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和《妻子与女儿》。这些小说直接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斗争,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写了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玛丽·巴顿》是盖斯凯尔夫人的代表作,以19世纪4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的曼彻斯特为背景,通过老工人约翰·巴顿和女儿玛丽同厂主卡逊父子的矛盾纠葛,反映了宪章运动时期尖锐的矛盾冲突,真实地描写了下层工人的悲惨处境。老工人约翰·巴顿忠诚老实,奉公守法,却生活无着,他领导工人起来罢工,代表曼彻斯特工人去伦敦请愿,回来后被资本家解雇。罢工斗争失败后,约翰·巴顿坚持斗争,并且接受工人的决定,杀死了。杀死了欺榨工人、作恶多端的小老板(工厂主的儿子)亨利·卡逊,玛丽的男友杰姆涉嫌被捕。在小说最后部分约翰·巴顿受到“良心”谴责,向工厂主坦白,忏悔了自己的杀人罪,工厂主也幡然悔悟,原谅了巴顿,并表示要改善劳工的条件。小说反映了作者试图以宗教仁爱来调和劳资矛盾的思想。
萨克雷
萨克雷
威廉·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批判
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
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他出色的讽刺才能,对社会丑恶的辛辣抨击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风格,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的副标题是“一部没有英雄(主人公)的小说”。 女主人公蓓基·夏泼是个穷画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在学校中受尽歧视,感到愤懑不平,离校后便开始投机冒险的生活。她靠自己的美貌和机智,不择手段地猎取金钱,力图进入上流社会。小说通过描绘蓓基·夏泼的堕落经历,深刻揭露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利害关系及其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本质。
《名利场》的创作方法则力求真实,在许多地方突破了当时写小说的常规。人物不是简单化的或好或坏,而有深刻的内心活动;同时,作者也重视环境和性格的相互关系,常常从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用生动典型的细节多方面刻划主要人物性格。
蓓基是萨克雷塑造的19世纪初期英国
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女冒险家的典型。这部小说结构宏大,足以容纳一幅浩瀚的社会全景,但失之于松散。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亲切随便,或幽默,或哀婉,且夹叙夹议,冷嘲热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勃朗特姐妹
勃朗特姐妹
勃朗特姐妹指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三姐妹。勃朗特姐妹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牧师家庭,童年丧母,父亲多病,因而从小离群索居,养成了孤僻性格。她们曾在生活条件很差的教会女子寄宿学校接受教育。学校刻板的宗教教规和恶劣的物质条件,严重地摧残了她们的身心健康。老大、老二过早夭折,艾米莉和安妮尚未成家就离开了人世,夏洛蒂也只活了39岁。
(1)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一生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教师》、《简·爱》、《谢利》、《维莱特》,描写了小市民知识妇女的命运与抗争。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具有自传性质,写孤女简·爱个人奋斗的故事。简·爱自幼失去父母,寄养在有钱的舅父家。舅舅死后,受到舅母里德太太和表兄约翰的虐待。但她没有逆来顺受,而是大胆反抗家庭暴君,结果被送进劳渥德女子寄宿学校。这所学校名义上是慈善机构,实际上是孩子们受罪的“地狱”,挨打挨骂、罚站罚跪乃是家常便饭。八年以后,简·爱自谋职业,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大地主罗彻斯特相爱。举行婚礼时,她发现罗彻斯特有个疯妻,于是离开庄园,到处流浪。途中晕到在地,牧师圣约翰收留了她,并且向她求婚。简·爱没有同意,重返桑菲尔德,但庄园已经被疯女人纵火烧毁,疯女人被烧死,罗彻斯特几乎双目失明。最后,他们结婚了,过着幸福生活。
《简·爱》的思想魅力在于作者以真实的笔触、诗一般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女性形象,展现了蕴藏在人类内心的高尚而美好的人性力量。简·爱出身低微,感情真挚,善于思考,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她的一生是为了争取自由与幸福而抗争的一生。正是凭藉着她的机智勇敢,她对生活的无限渴望和热爱,她对纯洁真挚的友谊和美好动人的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她才能冲破重重樊篱,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她才有着前进与希望的勇气和力量,闪耀着令人陶醉、动人心弦的人性之美。简·爱这一形象也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简·爱》在艺术上也有很高成就。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介绍人物,评点事件,这样不仅缩短了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读来亲切感人,而且便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生动。作品虽按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安排情节结构,但又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起伏。比如简·爱和罗彻斯特正在教堂举行婚礼,梅森突然出现,婚姻告吹,简·爱只好重新寻找人生道路。当她第二次举行婚礼时,罗彻斯特又破产了。情节曲折多变,但却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理想。不过小说也有败笔。简·爱突得遗产,一夜之间变成财主小姐,并以这种身份与罗彻斯特结合。如此安排虽然可以表明作家看到了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它是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基础,但有明显的幻想色彩。因为飞来横财,纯属巧合,极不真实,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性。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另一部重要小说,也是英国第一部地方小说,因为它描写了约克郡的自然风光,民间习俗和各式人物。作品以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纺织工人自发捣毁机器的运动为背景,表现工人运动的重大主题。小说通过谢利的形象反映了英国社会尖锐的劳资矛盾,鞭挞了惟利是图的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2)艾米利·勃朗特
艾米利·勃朗特(1818—1848)的代表作《呼啸山庄》讲述的是一个为了爱情而复仇的动人故事。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萧收养,恩萧的亲儿子辛德雷敌视他、迫害他。但辛德雷的妹妹凯瑟琳从小喜欢希斯克利夫,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真心相爱。但凯瑟琳经不起物质诱惑并因为门第观念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少爷林敦。伤心绝望的希斯克利夫离家出走,三年后发了财回来,开始实施疯狂的复仇。最后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但最终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冷酷的复仇者形象,性格孤僻、乖戾、抑郁、坚韧。他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的牺牲品,被封建门第观念和阶级偏见所害,被世俗社会夺去了一生的幸福。但同时又是一个残酷迫害他人、毁灭他人幸福的恶魔。
这部小说通过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和心理悲剧,展现了人性的扭曲与复归,表现了爱情和复仇的主题;同时也揭露了外省地主庄园生活的虚伪,控诉了庸俗的社会偏见对自由爱情的摧残,反映了英国地主阶级日趋没落的历史命运,表达了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呼啸山庄》在艺术上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激越的诗情。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有三点:
第一,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情节。
第二,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
第三,打破了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
哥特式风格。
(3)安妮·勃朗特
安妮·勃朗特(1820—1849)的代表作是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艾格妮斯·格雷》,被称为“英国文学中最完美的散文体小说”。 女主人公艾格妮丝·格雷两次给别人做家庭教师,饱受东家对其精神上和物质生活上的虐待,从中看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贵族阶级和正处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和正处上升阶段的资产阶段的愚昧,冷酷,自私和虚伪。所幸的是认识了为人正直的副牧师韦斯顿,两人虽然一样贫寒,但是却拥有人间的美好感情,在相濡以沫中共同享受着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玛丽·安·埃文斯)也是一个著名的女作家,从小熟悉农村的风土人情,成年之后深受
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早期的三部重要小说《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织工马南》,都是描写农村普通人生活的杰作。后期的长篇小说《米德尔马契》被普遍认为是她的代表作,“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约翰·巴肯语)。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关于磨坊主塔利弗的子女托姆与麦琪的故事,哥哥托姆因误会逐渐疏远、冷落了妹妹麦琪,发洪水时麦琪捐弃前嫌去救哥哥,但兄妹却被大水淹死,临死前哥哥为妹妹的亲情和爱心所感动,兄妹和解。小说赞美了麦琪宽阔的心胸和高尚的感情。小说前半部所描写的托姆与麦琪兄妹童年生活场景,是英国文学中关于天伦亲情的感人篇章。
《米德尔马契》全名叫《米德尔马契,外省生活素描》,以19世纪上半叶的一个小镇米德尔马契为背景,由4条线索交错发展而成,构成了英国外省生活的宏大画幅。其中主要的是两条:一条是理想主义少女多萝西娅的灾难性婚姻与理想的破灭;另一条是青年医生利德盖特的不幸婚姻和事业上的失败。
多萝西娅·布鲁克是个孤儿,住在伯父家里。她虔诚、热情,怀着崇高却飘渺的理想。年轻的彻塔姆爵士追求她,她却为年纪颇大的卡苏朋牧师那貌似高深的形象所迷惑,怀着献身精神嫁给了他。她希望能够帮助卡苏朋完成他的巨著,同时做些帮助穷人的事。可是她的婚姻却极其不幸。卡苏朋志大才疏,而且缺少对人的爱与同情,使多萝西娅十分失望。她开始被卡苏朋的侄子拉迪斯罗所吸引。卡苏朋嫉妒了,但是不久便死去。死时他把财产留给了多萝西娅,只是遗嘱里带了一个苛刻的条款:多萝西娅一旦跟拉迪斯罗结婚便失去那笔财产。这时思想激进、急于在医疗中进行改革的医生利德盖特出现了。利德盖特的妻子是市长的女儿柔莎蒙·文茜。这是一个浅薄虚荣、挥霍浪费的女人。她大把花钱,弄得家庭入不敷出,终于使利德盖特陷入丑闻,走投无路。这时成了寡妇的多萝西娅来到了他身边,给了他钱,使他免于刑事追究。多萝西娅对拉迪斯罗的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增加。她在再次遇见拉迪斯罗时便决定放弃财产跟他结了婚。利德盖特继续跟柔莎蒙随波逐流地过下去。柔莎蒙那挥霍的生活逼着利德盖特去巴结有钱的病人,从而放弃了他一直钟情的科学研究。由于对生活失望利德盖特很年轻就死去了。
这本小说具有宏大的社会场面,丰富细致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环境对个人的腐蚀作用。作者还运用对比、对称、平行和重复等手法,把两条主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众多人物写了进去,成功地表现了“社会挫败人”这样一个幻灭的主题。
梅瑞狄斯
梅瑞狄斯
乔治·梅瑞狄斯(1828—1909)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出身于朴次茅斯一个成衣匠的家庭,16岁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不久就进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微贱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的艰辛使冷暖人情与炎凉世态在他备感压抑与不平的幼小心灵中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这就看促使他在日后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作风、损人利己的自私心理与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并怀着切肤之痛视利己主义为万恶之源,以鞭挞利己主义为自己创作的根本任务。早期小说《理查德·弗维莱尔的苦难》,初步显示了他的现实主义笔锋。七十年代以后,他的创作进入旺盛时期,写出了大量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
梅瑞狄斯的代表作《利己主义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威洛比·帕特恩形象,辛辣地讽刺了英国上层社会。这部作品着重描绘了英国贵族青年威洛比·帕特恩爵士这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情感经历,以喜剧的形式嘲弄英国资产阶级的空虚与堕落,并通过利己主义者自我毁灭的结局揭示了利己主义的危害性和作家的批判态度。
威洛比·帕特恩爵士号称全郡的楷模与最完美的绅士,但在他的心目中,一切都以他为中心,天下人都为他而存在。他要求未婚妻甘心沦为他的影子,无论行动还是思想感情以他为转移。他把爱慕他、崇拜他的利蒂希娅拉在身边,却又根本不想与她结婚,使这个仅仅供他调遣的姑娘沦为他的牺牲品。他要求表兄维农·韦特福德完全依赖他,他不允许维农离开庄园,仅仅因为维农还有利用价值,而不是出于任何亲族情谊。他迫使两个未出嫁的姑姑处处听命于他,时时看他的眼色行事。他要求于别人的只是服从乃至死心塌地的服从;谁若得罪他,谁就永远是他的眼中钉。在帕特恩公馆里,威洛比就是独裁者,就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不可违抗的思想统治者;他有不容侵犯的自尊心,不同意见一露头就会遭到他的无情打击。这个利己主义者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因为世界决不允许他那个“昂首挺胸的‘我’字”横行无忌。他这种仇视世界、憎恶世界的哲学,最终得到的是众叛亲离的报应。
肖伯纳
肖伯纳
肖伯纳(原名乔治·伯纳·肖,1856—1950)是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也是一位向旧世界挑战的“勇敢的斗士”。肖伯纳的思想比较复杂,一方面阅读了《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致力于揭露资产阶级的伪善,另一方面,他又奉行改良主义,参加“费边社”, 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所以恩格斯说他是“堕入费边主义者中间的一个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肖伯纳发表了论文《战争常识谈》,指出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人类的仇敌,英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对于发动这次战争负有完全的责任。肖伯纳在创作上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反对把戏剧当作消遣。他提出“戏剧的使命在于振奋人心,迫使人们进行思考,引起痛苦,”作家的责任不是用虚构的故事去迎合读者的趣味,而是要探索现实,批评现实。
肖伯纳的创作生涯从19世纪末开始,到20世纪中叶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从小说方面开始创作,但他的突出成就是戏剧。1925年,萧伯纳不仅因为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的称号,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而获得了当年的
诺贝尔文学奖。
肖伯纳在19世纪末主要创作的戏剧是《鳏夫的房产》(1892)和《
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罪恶来源以及虚伪的道德和婚姻制度。
《鳏夫的房产》是肖伯纳的第一部剧作,也是肖伯纳的成名作,是一部揭露资产阶级财产来源的三幕社会问题剧。作品主要写资产者萨托里阿斯拥有大量房地产,靠剥削贫民窟里的穷人为生。他的女儿白朗琪和青年医生屈兰奇订婚,屈兰奇发现萨托里阿斯财富的来源时,请求白朗琪同她父亲断绝一切金钱关系。白朗琪拒绝了这个要求,婚约也随之取消。后来当屈兰奇发现他自己的收入同样来自萨托里阿斯时,便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同白朗琪结了婚,而且还同他的岳父合伙做买卖,用牺牲公共利益的方法来发财致富。这个剧本用铁的事实说明,在人压迫人的社会里,人们不可能通过正直的手段发财,富人的金钱都沾有饥寒交迫的穷人的血泪。那些有钱有势的绅士们,在体面的外衣下掩盖着极其卑鄙和丑恶的灵魂。此剧体现了肖伯纳早期的戏剧艺术:对话机智,论辩性强,大量采用双关语和似是而非的语言,形成了幽默风趣而又尖锐的讽刺风格。
《
华伦夫人的职业》的主题与《鳏夫的房产》相似,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中产阶级和贵族奢侈生活是靠肮脏的金钱来维持的事实。作品中的华伦夫人在欧洲开妓院,获得厚利。女儿薇薇不知道这件事,她自命清高,在剑桥大学获得数学优等奖。后来当她发现了母亲钱财的来源后,便脱离家庭,企图以劳动挣工资过日子。
进入20世纪以后,肖伯纳的创作进入高峰期,不仅写出了代表作《巴巴拉少校》,而且优秀作品叠出,其中的《伤心之家》(1919)、《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等在今天已经成为公认的名作。
《巴巴拉少校》充分体现肖伯纳一方面对社会丑恶进行无情鞭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无原则妥协的复杂思想。剧中的安德谢夫是一个混世魔王,靠战争发财的大资本家和军火商,公开宣称自己没有道德标准,扬言宗教、议会、法律都是为他服务的。他的女儿巴巴拉在宗教慈善组织救世军中担任少校。她为了拯救人类的肉体,在大街上向穷人施舍,不使他们挨饿爱冻;她更要拯救人们的灵魂,要求父亲放弃制造杀人的军火的事业,弃邪归正。为了坚持自己的正义立场,她甚至不接受父亲为救世军的捐款。后来她发现慈善组织原是像她父亲一样的资本家一类人出钱兴办的,于是幻想破灭。戏剧的最后,巴巴拉的未婚夫希腊文教授同意安德谢夫的条件——当他的助手和继承人,她的未婚夫认为继承了工厂,可以真正地为人民服务,这种从内部进行改良的方法完全是肖伯纳费边主义的表现。
《伤心之家》的副标题是“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著名剧作。作品模仿契诃夫的《樱桃园》的风格,描写战时一群消极颓废,空虚无聊的人聚集在老船长肖特非的一间造型象一艘船的萨塞克斯乡村小别墅里,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什幺,但谁也得不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于是伤心绝望,盼望生活早点结束,甚至想从毁灭中寻找出路。作者借此作为“大战前夕文明而懒散的整个欧洲”的写照,也把二十世纪人类精神生活赖以支撑的理想的虚幻戏剧性地表现了出来。
《圣女贞德》是肖伯纳作品中唯一的悲剧,歌颂了法英
百年战争中法国女爱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贞德出身于农民家庭,她说服了动摇者,驳倒了失败主义者,感动了王子和朝臣,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她身先士卒,领导农民击退了英军对奥尔良的围攻。但她的父亲竟然把她当作魔鬼附身的女巫,并告诉统治者。贞德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最终被英国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火刑,在法国鲁昂被当众烧死。
《苹果车》以“政治狂想曲”为副标题,是肖伯纳后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作品描写国王马格纳斯和首相卜罗塔斯之间的权利之争。首相率领内阁成员胁迫国王放弃一切权力,国王表示愿意让位,但要解散议会,举行大选,并以贫民的身份参加竞选。大臣们又害怕深得民心的国王在大选中获胜,然后抛开他们另组内阁。于是不得不缴械投降,俯首称臣。该剧不仅辛辣地讽刺了狂妄狡诈、争权夺利的内阁大臣,而且嘲笑英国议会制民主政府是“瞎吵和胡来的政府”。但剧作家错误地把希望寄托在“超人”式的国王马格纳斯身上,这是作者英雄史观和改良主义思想的表现。
肖伯纳的戏剧作品关心社会问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肖伯纳戏剧创作的基本主题。他的剧作都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把英国现实的社会矛盾刻画在各种形象里,或揭露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或反对军国主义,或针砭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时弊,或揭发资产阶级的虚伪。在艺术上,肖伯纳的戏剧不以情节的曲折吸引观众,而是擅长舞台对话和独白,善于运用俏皮话、机智幽默的警句、辛辣的讽刺和似是而非的反讽手法,继承了阿里斯托芬以来的欧洲讽刺喜剧的传统。
肖伯纳在英国戏剧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创作真实而及时地反映了
帝国主义时代英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使得长期衰落不振的英国戏剧再度复兴发展。但肖伯纳几乎所有的戏剧都有这样的弱点:惊人地洞察和揭示了社会问题,又令人遗憾地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过多的议论和过分忽视情节的生动性,也减弱了戏剧的艺术魅力。
康拉德
康拉德
康拉德(1857-1924)是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和小说家,原名约瑟夫·西奥多·康拉德·柯日涅夫斯基,祖籍波兰。康拉德擅长描写海洋生活,但他与许多“海洋小说家”不同,他注意的不是惊险的事件,而是惊险的事件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他认为如果忽略人们的思想情感,艺术就失去了意义。他还写了许多以欧洲大陆为背景的小说,描写卷入欧洲政治生活的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理,表现了对沙俄专制制度的憎恨。他对劳动人民怀有同情,不满意西方强国的海外掠夺政策,向往大自然和东方各国人民质朴的生活,但他又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强调秩序和克制。他的作品继承了英国小说中描写道德主题的传统,吸收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等人的现实主义手法,使其创作理念和艺术技巧达到了较完美的结合,但是思想上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悲观神秘色彩。主人公多为特殊环境中的异常人物,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处于孤独之中。
《吉姆老爷》是康拉德著名的几部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讲述的是青年海员吉姆的故事。吉姆在一艘名为帕特纳号的船上做大副,一次,这条船负责运送数百名旅客到麦加朝圣。航行途中,船触礁将要沉没,船长置全船旅客性命安全于不顾,带着几名部下偷偷跳上了救生艇,吉姆也由于一时的怯懦而随着船长逃命。但是,帕特纳号因遇救并未沉没,旅客全部获救。法庭调查时,吉姆交代了实情。因此,法庭判船长和吉姆失职,并吊销了他们的航海执照。从此,贪生怕死的耻辱和犯罪的内疚感一直折磨着吉姆,而且,这一事件,使得吉姆成为舆论谴责的对象。于是,吉姆到了一个热带地区工作,并和那里的土著人成了朋友。当地人称他为“吉姆老爷”。一次,海盗头子布朗与一伙海盗来到土著人居住的地方闹事,被土著人抓了起来,吉姆便替这伙白人海盗求情,希望放了他们。头人瞧在吉姆的面子上放了他们,但是,这群可恶的海盗却在回船的路上,杀死了头人的儿子,也是吉姆最好的朋友戴恩·沃里斯。吉姆悲痛羞愤交加,向头人请罪,并情愿以死来挽回自己做人的荣誉,头人准许了他的请求。
哲学家罗素对康拉德的小说推崇备至,说康拉德的小说“强烈而热情的高贵风格照亮我的心底,像从井底看到的明星一样”。这样的赞誉对于康拉德的小说来说,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狄更斯
查尔·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出现的又一个伟大的英国作家。
生平与创作
童年时因父亲破产,辍学打工。早年的艰苦生涯对他以后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后在律师事务所和新闻界工作,阅历丰富。共创作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1833—1842)
这一时期狄更斯创作的特点是:
(1)揭露社会罪恶,但未能深挖根源,把社会灾难归咎于品格恶劣的坏人和不健全的社会机构;
(2)在宪章运动影响下,充满幻想和乐观情绪,温和的讽刺伴以轻松的幽默,认为社会弊病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得到解决,受苦的“小人物”最终都得到善良的资产者的庇护;
(3)结构较为松散。
这一时期狄更斯创作的重要作品是《
匹克威克外传》、《奥列弗·退斯特》和《老古玩店》。
《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采用流浪汉小说的体裁,叙写老绅士匹克威克带领以他本人命名的俱乐部的其他三位成员——年迈多情的特普曼、附庸风雅的史拿格拉斯和纸上谈兵的文克尔走出伦敦,到英国各地漫游。小说的情节以他们四人在旅途的见闻和遭遇展开,一些故事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故事的进展又能自然地衔接起来。这部作品以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为背景,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现实生活中种种滑稽可笑的人和事,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是一幅社会风俗画长卷,形象生动,笔调幽默,风格明快,但结构松散,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作品中的主人公匹克威克是狄更斯早期创作中“仁慈的富人”的典型代表,他总是好心肠办傻事,到处吃亏出洋相,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仍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
《奥列弗·退斯特》(又译作《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一部写儿童命运的作品,描写主人公孤儿奥列弗·退斯特在济贫院里度过了毫无欢乐的童年,后来,他被卖到殡仪馆做学徒,因无法忍受那里的人对他的冷嘲热讽,终于在一天黎明逃了出来,到了伦敦,又被伦敦一伙骗子盯上,想方设法陷害他,但是,幕后主谋却是他的亲哥哥。他历尽艰险,终于得到了资产者勃朗罗和姨母梅里一家的爱护。最后他发现自己原来是有钱人的儿子,继承了一笔遗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作品第一次广泛而真实地描写了外省贫民收容所和伦敦贫民窟的地狱般的生活,展现了英国下层社会的悲惨图景。艺术上,《奥列弗·退斯特》开始摆脱“流浪汉小说”的松散结构,集中描写主人公奥列弗的遭遇,使结构趋于严密,情节曲折,故事生动。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小说中某些惊险场面的描写 (如塞克斯谋杀南茜;塞克斯为了逃避警察追捕,跳上屋顶而被长绳意外地吊死的情景等等),也增添了故事的生动性,使读者难以忘怀。
《老古玩店》写高利贷暴发户对小店主及其家人的残酷迫害的悲惨故事。老古玩店店主吐伦特和他美丽、善良的外孙女小耐儿相依为命。吐伦特为使还不满14岁的外孙女在他身后能过上幸福生活,竭力想发财致富,不料却落入高利贷暴发户丹尼尔·奎尔普的魔爪。奎尔普这个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利用高利贷不仅夺走了老古玩店的全部财产,还想夺取美丽的小耐儿。祖孙二人被迫逃离伦敦,过着四处乞讨、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二人流落到了偏僻的乡村,先后在苦难中死去。
2.中期(40 年代)
这一时期,狄更斯对现实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乐观和幻想的色彩淡薄了,强调为富不仁的资产者必须经历破产或其他磨难,接受感情教育,才能真正懂得“仁爱”和“谅解”。他不再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而是集中描写一个或几个矛盾,广泛的社会生活和众多的人物描写都围绕情节的发展而展开,结构严密。
这一时期狄更斯的重要作品是《美国札记》、《马丁·朱什尔维特》、《圣诞故事集》和《董贝父子》。
《美国札记》是1842年狄更斯访问美国归来后发表的特写集,描写了美国的奴隶制、美国国会和资产阶级舆论的假民主。
《马丁·朱什尔维特》揭露了英美资产阶级的互相欺诈、贪婪、伪善以及“一切为了金元”的拜金主义基本原则。书中的主要人物约纳斯·朱述尔维特是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小时学的第一个字是“利润”,第二个字是“金钱”。他的父亲教唆他骗人,最后竟骗到父亲头上,他骂父亲是“老不死的利己主义者”,甚至要加以毒害。作者通过他的爷爷老马丁·朱述尔维特之口感叹地说:“背叛、欺骗、阴谋诡计、竞争、仇恨、卑鄙、虚伪、贪婪、卑躬屈膝、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亲友相互践踏——这些就是在生活道路上的连台好戏。”
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的中心主题是善战胜恶的“圣诞节精神”,宣扬宽恕仁慈、平等博爱、忍让顺从、弃恶从善的人道主义思想。如这个集子的第一篇《圣诞欢歌》写一个吝啬的老商人史克罗奇在圣诞前夜让他的雇工们一直工作到
最后一分钟。夜里有三个幽灵带他周游全市,让他看到穷苦人家的善意,硬心肠的人的下场。于是他皈依了圣诞精神,变为慷慨仁爱的人。
《董贝父子》突出了金钱戕害人性的主题。在作品中,狄更斯开始把社会罪恶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早期小说中“仁慈的富人”形象不复再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经营海外贸易的董贝父子公司的经理董贝先生。董贝父子公司的利润原则统治了英国社会,也统治着董贝。他的生活中心是公司的盈利和公司的前途。他有一个女儿,但女儿不能继承父业,因而受到冷遇。他对儿子则悉心培养,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董贝傲慢、冷酷无情,迷信金钱的权威。他借助金钱势力续娶了美貌的贵族少妇伊迪丝·葛兰吉,使金钱和门阀结成联盟,以联盟来巩固他作为权威人物的地位。但是董贝最后还是失败了。多病的儿子死了。后妻因不愿受他的冷酷,和他的助手私奔了。公司也宣告破产。最后他女儿的“柔情”教育了他。他终于在女儿身旁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3.创作繁荣期(50、60年代)
这一时期,狄更斯对
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更为深刻全面的审视和批判,作品题材的范围和批判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风格也由幽默轻松一变而为沉郁坚实,但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以仁爱来解决社会矛盾。重要作品有《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和《
我们共同的朋友》。
《大卫科波菲尔》具有自传性质,写一个孤儿的遭遇,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奋斗成名成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格,对英国的儿童教育、腐败的司法界和好利者的丑恶面目,作了深刻而广泛的揭露,贬斥和抨击了贪婪伪善的恶习。人物描写夸张而不失其真,细致而不显沉闷。如终日愁穷、幻想立即发迹的麦考柏形象写得尤其生动。
《荒凉山庄》以貌似荒诞的诉讼案件集中抨击了英国的司法制度。小说以久悬未决的庄迪斯家族的遗产分配一案为线索,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理查·卡司东和艾达·克莱亚的遭遇。他们因相爱而秘密结了婚。理查把前途希望完全寄托在继承庄迪斯遗产的可能性上,因此陷入司法系统的无底深渊,耗尽了资财,丧失了志气,终至英年早逝。这部小说还描写了和庄迪斯家族有联系的另一情节。贵族妇女代德洛克夫人有一个私生女儿,因而受到险诈的家庭律师的要挟,被迫离开了家庭,倒毙在她情人的墓前。
《艰难时世》是狄更斯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哲学和曼彻斯特经济学。焦煤镇的纺织厂厂主庞德贝和议员兼教育家葛雷梗共同控制着市镇的经济命脉和教育机构。他们都信奉唯利是图、不讲情义的功利主义生活原则,主张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葛雷梗把自己年轻的女儿嫁给了年龄比她大得多的庞德贝,使她备受痛苦。在葛雷梗自己的教育原则指导下,他的儿子成了盗窃犯。他通过切身的经验,又受到一个马戏团的穷苦女孩子西丝的感化,改变了生活态度。作品中对工人运动领导人的丑化和夸大道德感化的力量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远大前程》(又译作《孤星血泪》)叙写孤儿匹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匹普是个孤儿,由姐姐抚养,受雇于地主郝薇香家,与地主的养女艾丝黛拉相爱,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无意中搭救的一个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逃犯送匹普去伦敦受上等教育,并让他继承一笔遗产。正当匹普满怀希望之际,艾丝黛拉却另嫁他人。同时由于逃犯就擒,遗产被充公,匹普只好前往海外谋生。匹普在经过饱受苦难并同命运不断抗争的心理历程后,终于悟出人生的道理,做了一名普通人。回国后与艾丝黛拉相逢时,得悉他的丈夫已死,饱经忧患的一对情人终于结为伴侣,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
我们共同的朋友》围绕已故的垃圾承包商老哈蒙的遗产继承问题展开情节,把人性与金钱关系作为主题——即金钱万恶,私欲可耻。该书篇幅宏大,头绪纷繁。书中以散发臭气的垃圾堆来象征腐朽的社会,标志着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的最后论断。
狄更斯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
1、狄更斯的思想极其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遗责造成人民痛苦的统治阶级及其制度,同情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但另一方面他又主张通过“小人物”的温情、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和资产者。因此,他的作品既富于揭露性、批判性,又常常塑造虚幻的“正面人物”,制造大团圆结局。由此他反对暴力斗争,期望以情感教育调和社会矛盾。
2、狄更斯的作品竭力塑造善良人物,表现生活理想。
3、狄更斯的作品善于采用
儿童视角来观察世界,赋予平凡事物以奇异色彩。
4、狄更斯作品中的幽默与感伤的情调交替出现,人物描写喜用夸张手法,善于抓 住人物特点,情节富于戏剧性。
《双城记》
1、写作目的和内容梗概
《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虚构小说。狄更斯最初的创作动机来自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打算写一位为拯救情敌牺牲自己的高尚青年。在构思过程中危机四伏的英国社会现状让他联想到法国大革命前夕,害怕那场可怕的大火会在英国重燃。狄更斯选择法国大革命为故事背景,旨在以古喻今,向当权者和广大公众呼吁:暴政必定会引发暴力,只有仁爱和宽恕才能拯救人类,免除因彼此仇恨而带来的浩劫。
全书分为三部分:一、复活;二、金钱;三、暴风雨的踪迹。“双城”指的是伦敦和巴黎。小说的两条主线同时展开,在第三部分合二为一。主线之一是伦敦马奈特医生一家,主要表现了爱和宽恕的思想;另一条主线在巴黎圣安东尼区得代石夫妇的酒店展开,表现了恨和复仇的主题。
故事发生在动荡而黑暗的1775年。伦敦台尔森银行的老职员洛瑞和英国姑娘露茜来到巴黎得伐石夫妇的酒店,接走了一个神志不清的老人。他就是露茜的父亲马奈特医生,在巴士底狱被秘密关押了18年。五年以后,马奈特医生在女儿的精心照顾下恢复了正常,以行医为生。法国青年代尔那和美国青年卡尔登同时爱上了露茜,两人相貌酷似但性格迥异。卡尔登因其酗酒成瘾、自暴自弃,主动退出竞争。代尔那向露茜求婚成功。得知代尔那的身世之后,马奈特医生一度
精神失常。婚后露茜的爱有如金线把全家缠绕在恬静欢乐的生活之中。
在巴黎圣安东尼区,黑沉沉地压着寒冷、肮脏、贫穷和疾病。埃弗雷蒙德侯爵的马车辗死了一个孩子,侯爵扔出一枚金币便扬长而去。当晚,这位老爷被刺死在自己的床上。这一天终于来临,衣衫褴楼的人群涌向巴土底狱,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法国的贵族纷纷作鸟兽散。代尔那为替老管家昭雪,只身回国。一到法国便被秘密监禁。他是被暗杀的侯爵的侄儿,因其家族的罪恶株连其身。马奈特医生和露茜多方奔走无效。医生当年的血书揭示了他本人和得伐石太太娘家都是埃弗雷蒙德家族的牺牲品。在代尔那即将送上断头台的前夜,卡尔登设计替换下了他,昂然走向死亡。得伐石太太在追捕露茜母女时意外丧身。最后马奈特医生一家逃离了血雨腥风的巴黎。
2、主题及其进步性与局限性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前后几个家庭的恩怨纠葛故事,展现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激烈,并影射了英国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的现状。作品在痛斥封建暴政的同时,也对人民暴力革命颇多微词,并宣扬以仁爱恕道的人道主义调和阶级矛盾,取消暴力行动。这突出表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性。
一方面,在充分肯定革命必要性方面,狄更斯是一个激进主义者。他对贵族阶级表现出极大的憎恶和蔑视,深切地关注和同情贫苦百姓的非人命运,对他们的反抗精神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肯定。他通过《双城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大革命前的苦难,以及在革命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但另一方面,狄更斯又怀着恐惧和憎恶渲染革命是一场丧失理性和灭绝人性的可怕浩劫。《双城记》极力描写法国大革命的疯狂性和盲目性。无数无辜百姓被送上断头台。革命者被作了有意丑化。狄更斯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有所歪曲,宣扬用仁爱、宽恕、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消除仇恨,进而拯救整个社会的改良主义思想。
3、人物形象
(1)马奈特医生
马奈特医生是作者笔下理想的人道主义典型。他学识渊博,正直善良,疾恶如仇。年青时不顾威胁利诱,向朝廷告发贵族罪行;被关进巴士底狱后写下血书,发誓报仇;出狱后在女儿感化下变成博爱主义者。宽恕仇人的后代,同意其与自己女儿结婚。作者通过他的不幸遭遇向统治者提出控诉,又以他的仁慈博爱来调和社会矛盾。
(2)露茜
露茜是爱的化身,温暖了她周围一切人的心。路茜从小就没有父爱,母亲又去世了。可她却是那样的平和可爱和富有爱心。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的一面。没有了她,或许连马奈特医生这样善良正义的人也会成为仇恨的傀儡,是她用爱心重新照亮了父亲的人生道路,扫清了父亲心灵阴霾,她是爱的化身,爱的象征。
(3)代尔那:
代尔那是具有仁爱精神和民主思想的贵族青年和贵族阶级中的自我救赎者形象。他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但他勇于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放弃贵族特权,把产业分给佃农,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他冒着生命危险重返巴黎,毅然接受革命者的审判,显示出崇高的自我救赎精神。
(4)得伐石太太
得伐石太太既是一个坚定勇敢的革命者,又是一个冷酷的“嗜血恶魔”,表现了作者对革命者的矛盾态度。
得伐石太太(狄安娜)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革命爆发时,她右手拿着斧子,腰间挂着手枪和短刀,率领妇女们攻打巴士底监狱。在恐怖统治时期,她根据编织的图案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她身上所有的怜悯和慈悲早已被复仇的热望吸干,成了嗜血成性的“复仇女神”, 变得越来越面目可憎。为了要把埃弗雷蒙德一家斩草除根,她甚至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最后,作者让她在与另一位强有力的女人即露西保姆的搏斗中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象征了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
(5)卡尔登
卡尔登这一形象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是人道主义的极致“利他主义”的化身。
卡尔登是个很有才干的青年,秉性正直,性格忧郁古怪,他同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利己主义氛围格格不入。她为了成全路茜的爱情而宁愿牺牲自己。他在临刑前甚至还帮助他人从容地面对死亡。他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灵魂却得到了升华,像耶稣替世人受难似地获得了永生。他的形象,是人道主义最完美的体现,也是作者严厉谴责革命暴力的体现。
4、艺术成就
(1)情节结构复杂严谨,戏剧性强
《双城记》以马奈特医生的经历为中心,将冤案、爱情和复仇三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故事串连起来,并使之与故事发生的两个城市相联结,显得结构严谨。同时,小说的戏剧性也很强。故事进展速度较快,安排了许多悬念和伏笔,显得紧张、离奇和曲折。如马奈特医生的冤狱之谜,代尔那的神秘身世,医生对代尔那的矛盾态度,得伐石太太的铁石心肠等一个个谜团,直到最后宣读血书时才被揭示出来。又如:代尔那被判24小时内执行死刑的当晚,却出现了卡尔登的替死,造成出人意料的结局。得伐石太太去监视路丝一家的行踪,却意外触动扳机,中弹身亡。
(2)运用对比手法。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两个世界的对比是小说的核心。马奈特医生一家和得伐石夫妇的酒店表现了两种相反的道德准则——爱与恨,形成光明与黑暗的鲜明对照。书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如马奈特医生、路茜、代尔纳和卡尔登等是仁爱的化身,得伐石夫妇、甲克,以及法国革命中“疯狂”的群众等是复仇的化身。两厢对立,壁垒分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3)广泛运用象征和寓意手法
《双城记》全面运用了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复活”暗指露茜的爱将使父亲恢复理智。“金线”象征着露茜源源不断地施爱于亲人。得伐石太太不停息的编织喻指酝酿中的复仇,“暴风雨”则象征着革命。广泛的象征图景较之客观画面更为有力,而且意味深长,让人难忘。
(4)恢宏的史诗画面。
作品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人民起义的史诗式场面,为英国文学史罕见。革命爆发前,作者着力渲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局势。写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海翻腾,汹涌澎湃地漫过整个城市,复仇之声地动山摇。狄更斯注重渲染这种大场面的磅礴气势,又擅长种种让人难忘的细节描绘,在写实的基础上穿插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把革命前的危机和革命时的狂暴渲染得淋漓尽致。
(5)语言上独具特色的幽默和讽刺。
幽默和讽刺是狄更斯创作的最重要的特色。《双城记》中的讽刺冷峻、夸张而尖锐,有些可视为“黑色幽默”。写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让人胆寒的断头台,有这样一段:“它是治疗头疼的特效药。它防止头发变白绝对有效,它能使面色特别白嫩,它是国家牌剃刀,能把一切剃得一干二净。”
哈代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19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伍尔芙称他是“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韦伯称他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
哈代小说的特征
1、荒原题材
哈代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在多塞特荒原上度过,荒原特有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培养了哈代体验世界、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哈代所有的创作都是一个荒原人以荒原风格对荒原的摹像。
在哈代的小说中,可以看到19世纪末尚未遭受人工开垦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的原生态:氤氲着山峦深谷的清明澄澈的空气,丛生的石楠,鸟兽的踪迹与和鸣……可以看到圣诞夜的假面舞会、巫术活动和民歌传说和看到荒原人奇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总之,哈代把大自然的神奇和人性的奥秘一览无余地呈示给读者。
2、希腊式悲剧主题
哈代熟读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莎剧中对复杂人性的研究,在哈代的创作中演化成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爱情与宗教、法律、世俗观念的冲突。同时古希腊英雄反抗命运的乐观主义精神,也给哈代以深刻的启示:相信人性善的力量。
3、宿命观念
哈代受叔本华影响,认为支配宇宙的是一种无所谓善恶、冷漠无情的“内在意志”,人生悲剧便是在它的冲动驱使下酿成的灾难。哈代的人物都是无辜受难的典型,宿命祭坛上的牺牲。苔丝最后躺在祭坛上被捕,正具有这种意味。
4、抒情色彩
哈代所有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比如情景交融的环境,诗意氤氲的人物性格,凄婉动人的心理描写,悲怆离奇的命运,朴素从容、散文化的叙事风格……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情绪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