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水心病又称糖化病、蜜果病。西北
黄土高原和
秦岭高地果区的元帅系和
秦冠苹果受害严重,果实品质变劣,不耐贮藏,是一种苹果生理病害。
症状
病果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水渍状,病部果肉的质地较坚硬而呈半透明状。以果心及其附近较多,但也有发生于果实维管束四周和果肉的其它部位的。轻病果的外表不易识别,必须剖开后才见到病变,重病果的水渍状斑一直扩展到果面。病果由于细胞间隙充水而比重大,病组织含酸量特别是苹果酸的含量较低,并有醇的累积,味稍甜,同时略带酒味。贮藏期病组织腐败褐变。
病因
水心病是由于糖积累、钙、氮不平衡而打乱了果实正常习性所致,推迟了采收果实,初结果树上的果实,树冠外围直接暴晒在阳光下,出现日灼症状的果实,以及在近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果实易发病,大果比小果发病多,平常善用高氮低钙肥的果农,会加重果实发病。品种不同,抗病能力不同。水心病是一种生理病害,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心病可能是由于
山梨糖醇积累,钙氮不平衡而打乱了果实正常代谢所致。
苹果水心病又叫“糖蜜病”。在果实接近成熟、贮藏期间均会发生。发病时,病果近果心部位的深层果肉糖化,半透明,有甜味。发病严重时,果皮半透明,隐约可见糖化果肉,有时会发生裂果。仝月澳等(1978)研究认为,苹果水心病果中,不但钙的浓度显著降低,而且钾钙比(K/Ca)、钾+镁与钙比(K+Mg/Ca),和钾与钙加镁比(K/Ca+Mg)等,都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在有缺钙生理病害的苹果产区,施用钾肥水心病较重,变绵速度也较快。于忠范等(1995)发现,胶东苹果水心病与病果中钙浓度关系不大,而与钾钙比关系明显,患苹果水心病的果实,钾钙比明显高于正常果实。苹果水心病的防治,宜从增钙降钾、改善钾钙比着手,采取以下5项措施:
(1)改土和增肥: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质肥料,促进根系发育,有利增加钙素吸收,改善钾、钙比。
(2)调整果实负载量:通过修剪和疏花、疏果,使枝果比维持在3—5:1,叶果比30—40:1的范围内。
(3)适期采收:根据果实的生长期确定采收适期。在我国的条件下,元帅系为盛花后142±12.5天,夏季温度较高的地方,可以少于142天,较早采收;夏季温度较低的地方,可长于142天,采收期可适当晚一些。乔纳金可在盛花后160天左右采收,红富士则应在盛花后175天以上采收。
(4)喷布B9: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试验,在施用硝酸钾复合肥733(N—P2O5一K2O为17—9—5)的基础上,盛花后3周喷布1次B9 5×0.0004液,可把水心病果率由27.2%降低至3%左右。采果前8一10周,喷布1次B9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苹果开花前2周,放射状沟内施硝磷钙复合肥料732(N—P2O5—K2O为14—9—9),每株1.5千克,可使水心病果率由45.9%下降为8.2%。
(5)果面喷钙:苹果花后3周和5周,以及采收前8周和10周,对果面喷布4次硝酸钙200倍液,可将水心病果率由25.1%压低到6.2%。全树喷布养分平衡专用钙、氨基酸钙300—500倍液,效果更佳。
防治方法
(1)增施磷肥,避免单施铵态氮肥。
(2)增施有机肥,注意耕作保墒,对易发病品种适当提前采收。
(3)适当回缩结果枝,防病保叶,避免果实直晒而出现日灼。
(4)采收前8周喷B9 1000ppm。
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无机、生物菌肥(龙飞大三元),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单施铵态氮肥,注意耕作保墒,勤修剪,巧留果,调整好叶果比例。
树上补充营养,方法是:斯得考普+乳酸钙或钙利施。
通过实践,这是一个解决水心果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