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所设立的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技部奖励办批准的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项目。为纪念我国桥梁工程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先生,由他生前担任过职务的十余个单位发起并捐资于1991年设立的。
奖项简介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由科技部奖励办批准、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项目,包含建造师奖、桥梁大奖、铁道工程师奖等奖项。其中,“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是为工程建设领域建造师设立的科技奖项,主要授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有重大工程管理业绩的建造师个人,受奖者需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取得突出成就和突出贡献,所管理的项目需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或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
背景介绍
委员单位包括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
九三学社中央、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中国科协等几十个部委和单位。该基金会先后奖励了千余名取得杰出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教授和优秀学生,桥梁大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已成为我国土木工程界最高个人荣誉奖。
2010年10月1日,记者从“国际桥梁与
隧道工程技术高峰论坛暨茅以升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党委书记郑刚荣获2010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建工学院2011级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戴轩获得2010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工程教育学生奖。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任王志珍,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全国政协常委、铁道部原副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本次国际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铁道部原总工程师王麟书,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凤懋润,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以升先生女儿
茅玉麟,重庆市领导凌月明、谢小军等出席论坛及纪念大会。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由科技部奖励办批准、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项目,包含建造师奖、桥梁大奖、铁道工程师奖等奖项。其中,“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是为工程建设领域建造师设立的科技奖项,主要授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有重大工程管理业绩的建造师个人,受奖者需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取得突出成就和突出贡献,所管理的项目需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或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
奖项设置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项目,下设10个奖项,其中桥梁大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已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公认的最高个人荣誉奖。
奖项历程
2023年4月15日,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三十一届、三十二届颁奖大会暨第十一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最新两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揭晓,共有482人获此殊荣。
2024年3月,2023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公布,水电九局周正荣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
奖励条例
第一条 为纪念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教授在长期领导和开拓铁道科学研究事业方面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继承和发扬茅以升教授热爱祖国、追求真 理、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激励铁道科研工作者奋发进取发展我国铁道科学技术,加速实现铁路现代化,特根据《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办法》设立 《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人》 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奖奖励对象为在铁道科学研究各个领域(工务工程、机车车辆、运输、经济、通信信号、材料工艺、电子技术、标准计量、科技情报、软科 学……)取得重大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第三条 本奖的获奖者,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献身铁路现代化建设,在铁道应用基础理论、重大科技攻关、新技术发明创造或软科学研究中取 得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含著述),下同人 其主要科学技术成就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对推动铁路技术进步,发展铁路运输事业有显著作用 者。
第四条 本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一届己在 1992年首评,并于翌年1月9日茅以升诞辰纪念日颁奖。获奖名额每届不超过20 名,暂不分奖励等级。获 奖者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统一颁发奖章、奖状和奖金。
第五条 本奖由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下设的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评审委员会成员门人,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北方交通 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及铁路其他单位的专家组成,日常工作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办理。
第六条 本奖申请人应于评奖年度按所在单位规定的期限填报
申请书,并提供反映申请人科技成就的材料和证件,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组 织专家评审,单位评审 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提出评审意见,由单位行政向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择优推荐,再由茅以升铁道科技奖 评审委员会根据本人申报材 料、所在单位评审及推荐意见组织评选。评选结果经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核准后授奖。
第七条 本条例经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颁布,具体事宜由茅以升铁道科技奖审委员会组织实施。
获得者
长期从事铁路信息化研发工作。参与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研发、车辆信息化规划基础编码体系研究;主持编制有关动车组信息系统接口规范,动车基地、运用所智能卡应用技术规范,动车基地有关机房建设标准并由部下发执行;组织完成12个动车运用所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两次获得建设指挥部嘉奖;获铁科院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8篇。
邵学君 铁科院标准所 副研究员 标准计量专业
邵学君
参与完成铁道部课题“铁路罐车容积量传系统的研究”和科技部课题“国家铁路罐车容积和中大容器容量计量标准”,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建立了铁路罐车容积量传试验室,并经考核成为国家计量标准;多次代表中国参加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会议,修订国际计量技术法规;参加编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9篇;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
禹志阳 铁科院通号所 副研究员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
长期从事轨道电路传输、列控系统综合试验与检测、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合宁、京津、武广等多条客运专线信号系统的综合试验和联调联试工作,编制《客运专线CTCS-3级列控系统综合试验大纲》并以部文形式颁布;参加《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关键技术试验研究》获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发表论文7篇。
禹志阳
田新宇 铁科院基础所 助理研究员 轨道检测专业
从事轨道管理理论和技术研究,参加全路综合检测和轨道检测。主持完成《基于轨检数据的轨道不平顺预测和维修辅助决策算法的研究》、《提速200改造评估和线路维护技术研究》、《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综合检测(线路)技术研究》等多项部科研课题;自主开发“全路轨检车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轨检车导出数据管理和报告辅助生成软件”;发表论文7篇。
常崇义 铁科院研发中心 助理研究员 机车车辆专业
主要从事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和轮轨关系研究。重载研究方面建立了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和干摩擦阻尼迟滞特性数值模型,提出了基于Newmark-β的高精度平衡迭代算法;轮轨关系方面建立了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和基于ALE的三维接触稳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提出了轮轨形面磨耗的数值预测方法;获部级科技奖一项,发表论文10篇。
田新宇
郑刚 是20年来天津市首个获得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的高校教师。至此,天津大学师生累计获该奖多达22项。天津大学教授郑刚,多年来从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全国近10个学会或专业委员会的副理事长、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以及《
土木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在国际会议、国内会议作综述报告、主题报告和大会报告20余次,发表学术论文12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负责973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加《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多本国家与行业重要规范的编写。
戴轩,曾为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07级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书记,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以优异成绩入选天津大学第二届茅以升班,先后获得
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天津市第二届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及多项荣誉称号,于2010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岩土工程专业直博研究生
2021年度桥梁大奖获奖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喜刚和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武焕陵。
2022年度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获奖者是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卫东和天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特聘教授郑刚。
大会还颁发了桥梁青年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铁道工程师奖等奖项,分别授予铁路、公路、桥梁、城市建设领域的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理工农医等各方面的优秀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优秀学子等。
闵拥军, 参加工作30多年来,闵拥军先后指挥了秦沈客专、西宝客专、青藏铁路、德大铁路、沪杭高铁、京沪高铁、沪通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在青藏铁路开心岭1号特大桥、南昌生米大桥、沪杭高铁转体桥、德大铁路黄河特大桥等重点桥梁施工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国家级技术科技奖、技术专利奖。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管理工作者”“火车头奖章”“中国建筑行业建国六十周年精英人物”等荣誉。
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肖世波、副总工程师李艳哲、副总工程师马涛、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经理于政权等4人获2022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