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尼斯弗利岛》是爱尔兰诗人
威廉·巴特勒·叶芝1890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作,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喜爱。诗人在这首传统的诗歌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茵尼斯弗利岛——一座远离尘嚣的小岛——的向往。茵尼斯弗利岛就是叶芝为自己创造的隐居之地,是他在现实世界中用理想和美好想象构建的艺术乌托邦。
作品原文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I will arise and go now,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a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中文译文
版本一
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
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儿滴下来,
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蛐蛐歌唱的地方;
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
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
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
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
总听得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
版本二
茵尼斯弗利岛
我要起身离开,去茵尼斯弗利岛,
筑起一幢小屋,纸条黏土搭成房;
我要养一箱蜜蜂,种植豆荚九行,
独居林中空地,聆听峰群欢唱。
那儿我享受宁静,它慢慢降临,
从朦胧晨曦降至蟋蟀歌唱的地方;
那里午夜微光闪烁,中午一片紫红,
而黄昏则织满红雀的翅膀。
我要起身离去,因为日日夜夜
我听到湖水拍岸发出轻柔声响;
站在车道或灰暗的人行道上时,
总听见它在我内心深处呼唤。
版本三
茵尼斯弗利岛
我要起身走了,去茵尼斯弗利岛,
用泥土和枝条,建造起一座小屋;
我要有九排云豆架,一个蜜蜂巢,
在林间听群峰高唱,独居于幽处。
于是我会有安宁,安宁慢慢来到,
从晨曦的面纱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一片闪光,中午有紫霞燃烧,
暮色里,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要起身走了,因为我总是听到,
听到湖水日夜轻轻拍打着湖滨;
我站在公路,或在灰色的人行道,
我心灵深处总听见那波涛声声。
版本四
茵尼斯弗利岛
我要动身去茵尼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早晨,薄雾落到蟋蟀歌唱地方;
午夜一片闪亮,正午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车行道还是人行道,
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版本五
茵尼思弗梨湖中小洲
现在我要动身了,去到茵尼思弗梨,
在那儿用泥土和茅茨盖一间小屋;
我将在那里种九亩豆,又养一箱蜜蜂,
孤独地隐居在蜂鸣营营的林间。
我将在那里得些平静,因为平静是徐徐地滴下来的,
从清晨之幕里滴下来,到那有蟋蟀歌唱的地方;
那里夜半只是一缕微光,正午是一片紫色的闪耀,
而暮色中充满了红雀的羽翼。
现在我要动身了,因为整日整夜地
我常听得湖水拍岸的微声,
当我站在大街上,或灰色的铺道上的时候,
我在深沉的心底听到这种声音。
创作背景
叶芝于1887年随家庭移居伦敦,看到了世纪末以伦敦为代表的英国社会的萧条景象,产生了对都市生活现实的不满,因此,他用城市令人沮丧的环境,如灰色的人行道作为象征符号来暗示这一景象。《茵尼斯弗利岛》便是诗人用意象精心营造起来的浪漫主义诗歌境界。
作品鉴赏
理想世界
《茵尼斯弗利岛》全诗只包含三个诗节,但其中的意象均表达了叶芝理想世界的模样。第一诗节一开始,就描述了叶芝的期盼: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这个岛是一个理性的意象(conceptual image),就像那若隐若现、神秘而神圣的海市蜃楼一样,接下来叶芝排列了他要做的事情: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诗节中的茵尼斯弗利岛是一个理想的意象,叶芝罗列了他要做的事情:造茅屋,枝条编墙,糊上泥,养蜜蜂,种豆角,最后要一个人住在那里。这样的意象与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到惬意。叶芝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对这样宁静悠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样舒适和静谧的生活几乎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不相上下,但叶芝在诗歌的一开始就宣称:我就要起身离开现实世界,奔向这样的理想世界,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表明了诗人远离乌烟瘴气的现实社会、选择宁静的自然生活的意愿和决心。
在接下来的第二诗节中,叶芝又想象出茵尼斯弗利岛上日夜相接的景象: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滴下来,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此诗节中,叶芝将安宁比作露珠,将早晨的薄雾比作少女的面纱;而蟋蟀歌唱的地方明显是指类似树叶或者树枝之类的地方,从此读者能看出叶芝内心向往的地方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宁静柔美的地方;后面叶芝用不同颜色渲染了诗文给人带来的画面,紫红、黄昏、红雀等。由于深受画师父亲的影响,加上本人曾经学画的经历,叶芝此处对颜色的渲染给茵尼斯弗利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色彩丰富,色调柔和,给人感官上的唯美主义享受。这样的生活与其说是在他的理想世界里还不如说是一种画中的世界,此诗节体现出叶芝超然而脱离现实世界的倾向。
最后的第三诗节开头再次说明了叶芝的期盼:我就要起身走了,并且在后面的诗句中解释了茵尼斯弗利岛上的美景美到现实世界根本无法阻拦他的脚步: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总听见它在我的心灵深处呼唤。诗中的此处意象有强烈的现实与理想对比,马路和灰色人行道在色彩上是黯淡无光的。在人们的观念中,灰色等暗色系只会是不好的事物,而茵尼斯弗利岛上的湖水则体现了叶芝内心蠢蠢欲动的心情。“轻轻地拍岸”其实那个“岸”是叶芝的心房,湖水也预示着他的理想,也就是找一个宁静的地方生活。这样的想法时不时敲打着他的心房,前面的诗节则提到暖色调的黄昏、红雀等,与此处充满沮丧失望而灰色暗淡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出叶芝内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是丑恶的,工业社会只会给人带来破坏,将世界变成一片黑暗,腐蚀人的心灵。
现实世界
在《茵尼斯弗利岛》中,叶芝营造的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岛,其中的意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想美中的意象,第二类则是现实社会中黑暗的意象。《茵尼斯弗利岛》是叶芝浪漫主义的代表作,而美国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曾经评论说叶芝“远离公共生活而只是生活在想象中”,他把叶芝诗歌的想象堪称是世纪末作家的欲望。叶芝在诗中营造的几个重要意象都是他内心对理想世界的呼唤,诗中的紫红、黄昏和红雀都是梦幻般氛围的体现。而现实生活中,叶芝于随家迁居伦敦时,看到了世纪末的伦敦一派萧条的景象,从而产生了对都市生活的不满,对工业社会腐蚀人心、破坏自然的反感。这一点可以在他的诗节中“马路”与“灰色人行道”这些城市的象征上体现。通过这些象征符号,诗人着重书写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状态,茵尼斯弗利岛就是这样最典型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中的萧条伦敦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他在诗中也体现出回归自然的想法,诗中描写的岛上的景色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如蟋蟀、豆角、枝条和湖水等等。他蔑视丑恶的现实世界,因为工业社会带来的灰暗不仅腐蚀自然也腐蚀人心。“不论我站在马路还是灰色人行道”已经说明:机械带来的是物质文明,是腐蚀人心的东西而不是人性。人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温暖的而感人的。而在叶芝这里,工业社会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变成了灰暗的,丑陋的。工业社会建设得再好在叶芝内心也是灰色当头,违背暖色的人心。叶芝曾经回忆道:“记得在九、十岁的时候,我走在(伦敦)坎顿辛大街上,心里充满着对斯拉哥田野和道路的爱,我怀念那里的道路和泥土——一种儿童的奇特感情——我都想去吻它。”斯拉哥就是茵尼斯弗利岛的原型,是爱尔兰传说中的仙岛,叶芝对工业社会的批判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象征世界
叶芝诗歌早期诗歌以浪漫主义和象征成分著称。在《茵尼斯弗利岛》这首叶芝早期诗歌中,其中的“柳条”“蜜蜂”等具体而明朗的意象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表明这是一个仙境,没有物质的杂念,只有精神的愉悦。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是叶芝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这样的生活使得诗人产生逃离工业化城市生活的冲动与决心。在《茵尼斯弗利岛》中,叶芝营造了一个可以嬉戏打闹,回到童年的小岛。那是一个世俗以外的的地方,能够使人获得精神的慰藉,进入远离尘嚣的静谧,达到自己的理想之境。他活在梦想的世界里。茵尼斯弗利岛上的世界是属于爱尔兰的世界,而不属于工业化的伦敦。只有在这样的世界里,叶芝才能够感受到足够的爱尔兰文化。
作者简介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他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代表作品有《
当你老了》《
驶向拜占庭》《
丽达与天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