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鸡鵟(学名:Buteogallus meridionalis):是鹰科、鸡鵟属的一种鹰。体长46-60厘米,体重825-1070克。两性相似,但雌鸟比雄鸟大。头部,前额、头顶和后颈红褐色。后颈有条纹。下颏和喉咙呈淡褐色。脸颊呈棕灰色。雄性鸟背部灰褐色,边缘微红色。臀部和尾巴黑色。尾巴仅显示一条中间白色带和白色尖端。 翅膀红褐色。下体呈红褐色,从上胸部到下腹部呈黑色窄条纹。飞羽呈红褐色,有细条纹。鸟喙基部黄色,喙尖黑色。虹膜红色。腿爪子橙黄色。
形态特征
草原鸡鵟体长46-60厘米,体重825-1070克。成年雄性鸟背部灰褐色,边缘微红色。臀部和尾巴黑色。尾巴仅显示一条中间白色带和白色尖端。翅膀红褐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翼尖有黑色的羽缘。下体呈红褐色,从上胸部到下腹部呈黑色窄条纹。尾下
覆羽呈淡褐色。下尾与上尾相似。在下翅,覆羽是红褐色的。飞羽呈红褐色,有细条纹,呈黑色,边缘有黑色。
头部,前额、头顶和后颈红褐色。后颈有条纹。下颏和喉咙呈淡褐色。脸颊呈棕灰色。腊膜和眼先黄色。鸟喙基部黄色,喙尖黑色。
虹膜红黄的。长腿和爪子橙黄色。
两性相似,但雌鸟比雄鸟大。未成熟的幼鸟上体呈灰褐色,肩部有斑驳的红褐色。下体呈浅黄色,胸部有暗色条纹,腹部和大腿有条纹。头上有明显的白色眼纹。
栖息环境
经常出没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繁茂、棕榈树稀树草原和沼泽边缘。也存在于森林边缘和红树林中。该物种在哥伦比亚海拔1000米处可见。
生活习性
草原鸡鵟在中等高度狩猎时,或在飞行表演期间在高空盘旋时飞行敏捷。它们更喜欢经常在开阔地带盘旋飞翔。该物种有长而宽的翅膀,可以轻松飞行。从树上或任何其他地方的低处捕猎。草原鸡鵟经常跟随草火,寻找逃跑的动物。在飞行时也会猛扑猎物,在野外非常显眼,它们有时会根据食物资源形成几十只的集群。这是一个机会主义的觅食者,也可能从其他鸟类那里进行盗食。当繁殖季节开始时,可以看到两三只鹰在空中翱翔盘旋,同时发出刺耳的叫声。还在飞行展示期间携带筑巢材料。
草原鸡鵟受到惊吓时,会略微竖起颈后部的羽毛,呈现出几乎有顶冠的外观。它们居住在分布范围的大部分地区,但根据食物资源和水位,一些种群会进行迁徙活动。由于腿长,它们经常在地面上行走,经常在靠近水的区域活动。有时会发出尖锐的“keeeeeru”声。当一对雌雄草原鸡鵟在盘旋时,会发出一声刺耳的“kweh kweh”声。
以各种各样的食物为食,例如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大型昆虫和蜘蛛。根据范围和季节,它也可能以鳗鱼和螃蟹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和委内瑞拉。
游荡:哥斯达黎加。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因地理范围而异,但在雨季繁殖。在红树林中或在孤立的树上用树枝建造巢。这个平台式的鸟巢会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巢址选择在狩猎区,可以抵御其他
猛禽,在其上面的高空区域,两个成体都可以飞越自己的领地。雌性通常每窝产1枚卵,偶尔会产2枚。孵化期持续约39-40天。孵化后约45-50天雏鸟长出羽毛。它们在羽化后仍留在父母的领地内,直到完全独立,这意味着幼鹰在4-7个月后才会离开巢穴。
大型猛禽或树栖哺乳动物和蛇会捕食卵和小鹰,这导致孵化失败。如果在降雨开始时孵化失败,则可以在1-2个月后再次筑巢产卵,孵化第2窝。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2019年,草原鸡鵟在全球的物种数量估计为500-5000万只成熟个体。趋势论证:物种数量被认为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