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于地势低平、受地下水或潜水的直接浸润并生长草甸植物的
土壤。属
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有机质含量较高,
腐殖质层较厚,
土壤团粒
结构较好,水分较充分。分布在世界各地
平原地区。
草甸土(meadow soil)是在冷湿条件下,直接受
地下水浸润并在
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草甸土的成土过程具有
腐殖质累积的
草甸化过程和氧化还原交替
特征。草甸土区
水分供应充足,植被生长繁茂,根系又深又密,每年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
有机残体,在土壤冻结后,分解缓慢且不彻底,因而在土壤中逐渐积累了很高含量的
腐殖质。同时由于地下水位的
周期性升降,土壤氧化还原交替进行,形成了锈色斑纹层。
草甸土的
植被因地区而异。在湿润地区,以
小叶樟、苔草和
沼柳等草甸植物和小灌木为主。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有
羊草、狼尾草、
蒿草、针茅和藏柳等草本植物和灌木。在干旱荒漠区有
冰草、
芨芨草和罗布麻等。在
青藏高原有藏蒿草、蒿草、
针茅、羊草和
藏柳等草本植物和
灌木。在局部低洼地有野稗草、芦苇和
三棱草等
沼生植物。在盐演化区有
盐蒿、猪毛菜、
碱蒿、碱蓬、
骆驼刺和
柽柳等耐盐植物。除荒漠区和盐演化区外,一般覆盖度可达70%~90%。
草甸植被根深叶茂,每年形成大量的有机质残体,形成
有机质含量高的
腐殖质层。
草甸土在我国
北方广泛分布,所处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质肥沃,人口集中,是发展
农牧业,生产粮棉油及
畜产品的重要基地。全国草甸土的
面积约2507.05万hm2,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中国
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以及
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河谷平原或湖盆地区。其中
黑龙江省的草甸土
面积最大,约占全国草甸土面积的1/3。
耕种草甸土的
自然植被已被破坏,
腐殖质层上部和草根层已变为疏松的耕层,由于通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使耕层土壤
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但养分的
有效性明显提高。草甸土开垦后往往都是最肥沃的耕地土壤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牧场。
草甸土属较肥沃
土壤,其所处地形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水分充足,成土母质含有相当丰富的
矿质养分,土体较深厚,适宜多种作物和
牧草生长,并能获得较高产量,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
土壤资源。盐化草甸土盐分含量高低不一,是限制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在
干旱区,结合旱灌
淋盐;在半湿润区,修建条、台田,配合其它农业技术措施综合治理,或改种水稻,或作放牧用地。碱化草甸土多数
碱化层均含有苏打,碱性强,
土壤物理性质差,改良难度大,宜于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