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
汉语词汇,拼音cǎo jiān,释义指草茅,比喻微贱;犹草野,指民间。
汉·
贾谊《新书·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唐·
皇甫湜《狠石铭》:“穷珍总奇,力瘁财殚,驱逐而前,而刈草菅。”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主上无道,视人命如草菅。国家危亡,只在
旦夕。我与子同往
苦谏一番,何如?”
清·
唐孙华《厮养儿》诗:“自悲生死草菅轻,不如作君堂下犬。”
宋·
陆游《薏苡》诗:“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