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粥疗法
药粥疗法
药粥,就是以谷类为主,配合水果、蔬菜、鱼肉蛋奶、药物等制成的稀饭。药粥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粥应用于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一种饮食疗法。
药粥疗法历史发展
历史介绍
自春秋战国至清代,历代药粥理论及方剂散见于本草、方剂、养生、食疗、临床医书、综合性医书中,现将各个历史时期药粥发展概况简介于下:
春秋战国至汉唐时期
粥主要由米加水煮成,俗称稀饭,古代称作糜、鬻。其中厚粥称餤,薄粥称酏。据考古学研究,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发现的粟粒,距今已有七千余年,是我国最早被驯化的栽培植物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距今亦有七千余年之久。在距今三四千年的甲骨文中有麦、黍、禾、粟、稻等字。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5世纪西周至春秋中叶成书的《诗经》中提到130多种植物,其中谷类除上文提到的以外,尚有稷、粱、牟(大麦)、菽苴(大麻子)。由此可见,由粮食制作的粥如粳米粥、粟米粥、秫米粥、大麦米粥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食品。至于粥与药结合用于疾病防治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书中记载服用青粱米粥治蛇伤,用米、胶煮粥,治痫病。其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西汉名医淳于意以火齐粥治疗齐王疾病。秦汉时期成书的中医经典《灵枢》记载了半夏秫米汤治疗目不瞑(失眠)。《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指粳米、麻、大豆、麦、黍;五果为枣、李、栗、杏、桃;五畜系牛、犬、猪、羊、鸡;五菜是葵、韭、藿、薤、葱。书中还指出各脏有病时宜食的食物。这些论述亦为药粥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药食兼用的药物,如大枣、百合、龙眼、山药,莲子、芝麻、核桃、苡仁、干姜、鲤鱼、狗、羊、猪、牛、蜂蜜等,均为药粥方中常用之品。更为重要的是将《内经》中所说的谷、肉、果、菜之品列入广义的药物中予以收载,按中医学理论分类排列,记载性味、功效主治、宜忌等内容。此书的做法成为后世中药著作的范例,一直沿用至今,为药粥疗法的发展打下了的坚实的基础。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方中皆有粳米与药同煮。
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隋朝巢元方等著的《诸病源候论》及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曾零星记载了几张药粥方,如常山粥、鸭粥、商陆根粥、大麦粥等。唐代昝殷著《食医心鉴》,原书宋代尚存,后失传,现存辑佚本是日本人从《医方类聚》中辑出,共1卷。其中在论中风疾状、心腹冷痛、五种噎病、七种淋病、小便数、五痢赤白肠滑、五种痔病下血、妇人妊娠疾病及产后、小儿疾病食治诸方中载粥疗方46首,每方叙述主治病症、药粥组成、制服方法。此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药粥方临床应用经验,其中高良姜粥、黄雌鸡粥、黄芪粥、糯米阿胶粥、竹沥粥、地黄粥、猪蹄粥、马齿粥、淡竹叶粥、梨粥、生芦根粥、人参粥、鸡子粥、郁李仁粥、紫苏子粥等方,一直沿用至今,经久不衰。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其中卷26为食治,载序论、果实、菜蔬、谷米、乌兽虫鱼五节。论述了食疗理论及各种食物的性味、良毒、功能主治等。在序论中提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的观点,发展了《内经》食疗的理论。书中记载了防治脚气病的谷皮糠粥,温补阳气的羊骨粥,祛风的防风粥等药粥方。唐代孟诜撰著的《食疗本草》,原书早已散佚。近代在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残卷,书内有“茗粥、柿粥、秦椒粥、蜀椒粥”4方。
宋金元时期
宋代陈直撰著的《养老奉亲书》1卷,是我国现存早期老年病学专著。书中刊载治老人病症药粥方43首,分列于养老益气方、老人眼目方、耳聋耳鸣、五劳七伤、虚损羸瘦、脾胃气弱、泻痢、烦渴热、水气、喘嗽、脚气、诸淋、噎塞、冷气、诸痔、诸风16种病症中,如乌鸡肝粥、莲实粥治目疾;鹿肾粥、猪肾粥治耳聋;羊肉粥、雀儿粥治老人五劳七伤、虚损;甘蔗粥、桃仁粥治喘嗽;荜拨粥治冷气;桑耳粥、苍耳粥治痔疮;荆芥粥治诸风等。书中提出“以食治疾,胜于用药”,“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此养老人之大法也。”首次把食治作为老年病重要治疗原则。元代邹铉于1307年将陈直著作加以整理、并续增第2、3、4卷,改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在药粥方面载方77首,增补了“晨朝补养药糜诸法”、“食治方”、“妇人小儿食治方”,增加了山芋粥、栗粥、乳粥、枸杞子粥、枸杞叶粥、马眼粥、猪肚粥、苏麻粥等方。由王怀隐等人集体编写,宋初国家出版的重要医药著作《太平圣惠方》100卷,其中卷96、97为食治。两卷共载药粥方132首,系统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粥方,所载各方方名、组成、剂量、煎服法俱全,便于应用。既有单味药粥,也有复方药粥,涉及内、妇、儿、五官科病症27种,颇有参考价值。宋代《圣济总录》,系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7年),后经金大定年间和元大德年间两次重刊。全书200卷,卷188~190为食治门,3卷共载28种病症的药粥方118首。此书在《太平圣惠方》食疗方基础上,增补了食治发背痈疽、瘰疬、大肠诸疾、妇人血气、吐血、蛔虫等新病症,新增了许多药粥方,如木耳粥、补虚正气粥、茯苓粥、扁豆粥、杏酪粥、商陆粥、枸杞羊肾粥等。
元代忽思慧撰《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广收朝野食疗的精粹,配方以羊类为主料,图文并茂。主张食疗勿犯避忌,坚持不用矿物药和毒性药配方,组方原则遵循“于本草内选无毒、无相反、可久食、补益药味”。在聚珍异馔、食疗诸病二节中列药粥方23首,如乞马粥、汤粥、粱米粥、河西米汤粥、羊骨粥、萝卜粥、小麦粥、山药粥,可补前人的不足。此外,宋代《重订严氏济生方》载紫苏麻仁粥、猪腰子粥;《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中的赤小豆粥;《普济本事方》中的乌头粥、麻子苏子粥、乌豆粥;《山家清供》载豆粥、梅粥、荼縻粥、真君粥、河枢粥;元代《世医得效方》中薏苡粥、薤白粥、苏麻粥,均为零星记载,且互有重复。
明清时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5谷部论述了粥有畅胃气、生津液作用。列举常食的粥方62首,如绿豆粥、菱实粉粥、百合粉粥、胡萝卜粥、油菜粥、菠(錊)菜粥、芥菜粥、芹菜粥、韭菜粥、茯苓粉粥、牛乳粥、鸭汁粥等等。各方名下注明功效,无剂量与煎服法。综观李时珍所集药粥方,取药以无毒、滋补、可以久服为原则。此外,在白石脂、慈石、锁阳、瞿麦叶、土茯苓、高良姜、麻黄、葛根等众多条目下亦载有药粥的资料。明代高濂所撰养生保健为主的《遵生八笺》,其中《饮馔服食笺》粥糜类载列药粥方40首,果实粉面类18种,可以配入粥中。作者选方原则是“非我山人所宜,悉并不录。其他仙经服饵,利益世人,历有成验诸方”,“择其可饵录之,以为却病延年之助”。所载之方取为平常易得,无毒之物,除去与前人重复之方外,菊苗粥、沙谷米粥、河祗(海鲞)粥、门冬粥、肉米粥可补前人不足。可以制粉的药物总结为藕、鸡头实、栗子、菱角、姜、葛根、茯苓、松、柏、百合、山药、蕨、莲子、白芋、蒺藜、栝蒌根、吴茱萸。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载乌头粥治风寒湿痹,鸡头粥复方长服令人有子,作者自己试用过的验方,有良效。《老老余编》中所列11方,除鼠粥治水肿,余皆录自前诸方。明朝李蓇《医学入门·食治门》载药粥方13首,新增药粥方3首,即面粥治泄泻、膂肉粥养肾、胡桃粥治阳虚腰痛及石淋五痔。明代初期周定王朱?及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编《普济方》,卷257~259为食治门,列33种病症。166首药粥方,绝大部分取自《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作者仅增加生萝卜粥、单食白粥、酒粥食治方、糯米粥数方。刘伯温编《多能鄙事》载药粥30方,朱权《馰仙神隐》收录10方,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有药粥18方,皆为民间常用方。由此可见,明朝医家或民间应用药粥防病治病已经十分普遍了。
到了清代,药粥疗法渐趋成熟,出现了药粥疗法专篇和专著。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曹廷栋著《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5卷,卷5为药粥专篇,列粥谱说、择米、择水、火候、食候及100种药粥方。上品36种、中品27种、下品37种。各方均注明文献出处、主治、功效及作者个人的见解,用按语的形式来表达。曹氏选方、分类的原则是“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少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削其入口违宜之已甚者”,“备老年之调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惟书中粥方用量、制服方法大多没有记载,是此书的不足。清光绪七年(1881年),黄云鹤纂辑《粥谱》1卷。书中列序文、食粥时五患、集古食粥名论、粥之宜忌、药粥方247首,按谷、蔬、蔬实、果、植物、卉药、动物类编排。作者参考了《本草纲目》、《尊生八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而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清以前单味药粥方功效、主治,药粥理论及操作方法,是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第一部药粥专著,影响深远。书中粥方不载剂量、制法,亦不录复方药粥,为其不足。
此外,尤乘的《寿世青编》着眼于老人、小儿、久病、颐养的需要,选录粥方23首,如豆麦粥、羊脂粥,可补《粥谱》之不足。章穆所撰的《调疾饮食辨》(又名《饮食辨录》)在谷类中收有56首药粥方,费伯雄所撰《食鉴本草》,在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九类中收载29方,何克谏《养生食鉴》载药粥方32首,大多为常用药粥方。其他如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吴仪洛《成方切用》、张璐《本经逢原》、汪昂《医方集解》等,均有应用药粥治病的记载。
食疗菜谱
猪肝绿豆粥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
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决明子粥
炒决明子10克中药店有售,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该粥清肝、明目、通便。对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效果
枸杞粥
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桑葚粥
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梅花粥
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参考资料
药粥发展历.中医文献杂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7 10:57
目录
概述
药粥疗法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