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在神事活动中,常常在身上披挂一些与萨满教观念密切相关的衣裙、饰物等,它们统称为萨满服饰。满族萨满服饰较北方其他信仰萨满教民族之萨满服饰演化较大,有自身特点,自成—系。
简介
萨满服饰中任何一个物件,绝非偶尔拾之,更不能随意处置,它们是同萨满教观念融为一体的,或者说,它们是萨满教观念的象征物。显然,若缺乏对这一现象的深入了解和整体研究,就不能得到科学、准确的认识。萨满服饰的这一性质,使得它一方面是萨满教观念的内在反映,另一方面,还必须同祭祀场合的特定情境,例如
祭祀规程、崇拜物类、神谕等结而为一,共同实现同一宗教目的。这种内在的制约性,没留下这样的余地,即萨满根据个人所好去挑选服饰,或随意更换它们。我们常常见到几十斤乃至百多斤重的萨满服装,其上镶嵌各类兽禽图案,或它们的骨,羽,这些正是萨满教灵魂观的显现。依*这些神助,萨满才能翔天入地,到主体以外的宇宙任何一方,进而实现宗教目的,例如顺星时,要使自己能够到达想要祈拜的那个神的居处,就要类于善飞的灵禽,这时萨满帽上饰飞鸟,服饰的肩部有鸟饰,身上披鸟羽,象征鸟翅膀,这时的萨满便化形为鸟。在人们观念中,只有自己是某个自然生物,才能具有它的本领,并依这种本领去实现预想之目的。非此,便不能。因此萨满扮相成为必行之事,这个扮相,就是萨满服饰。
现今服饰类型
满族现今的萨满服饰已经大大减化了,但仍然五花八门,各姓不一,变化各异:总体观之,约为两大基本类型:
家神祭服
家神祭即依清廷颁行的满洲祭典而行的祭礼,这种简化、规范了的祭祀中,萨满服饰也与它相应,上身白汗衫,下身天蓝色或黄色等布裙,裙加绣边、系带,非常简单。 若依满族现今萨满服饰推断先古此物,便犯下一个大错,在满族传世的许多文化遗产中,都证明先时的萨满服饰要古朴、丰富得多。如在《两世罕王传》、《
乌布西奔妈妈》等传世长篇口碑中,萨满的上身白光耀眼,它是由羽毛编成的羽服,或用东珠串编的光服,它们代表着光明,飞翔遨游全*太阳光芒,天光一色。萨满灵魂飞天,在向各神求拜的漫漫行途中,绝非一片坦途,它要和很多恶魔、和一些对立的神灵进行战斗,比如它要时刻提防本领高于它的穹宇外神的袭击。由于它身上雪亮的白光成为保护色,常使对立者无可奈何。阿布卡赫赫身披白光,恶魔耶鲁里被光羽迷惑,终不识追逐对象在何方。在后世的一些萨满舞蹈中,这种装束仍有遗迹。老萨满狂舞古代狩猎、出征打仗、踏歌的情景,袒胸露背,身挂鹰钥,兽皮裸身,连跳带唱,如醉如痴。
野神祭服
野神祭即保持部落祭俗,满族的石、杨、郎等姓亦如此,其萨满服饰因之较为古朴。基本是上身衣满族对襟汗衫,下身衣裙,上身多为白色,下衣裙色调不一,多以颜色艳丽绸缎为之,其上镶嵌图案,周边精绣彩花,比日常衣饰做工精细,雕琢细致。人们还主要在裙子下摆上下功夫,绣缀海水、云朵等纹饰。
先民服饰类型
通观满族的文化遗产,满族先民萨满服饰的几种类型:
羽饰
萨满的白上衣正是白色羽毛服饰的演化,萨满的裙服图案上的鸟形寓意仍很鲜明,有些萨满神裙甚至还粘有小羽毛。
植物饰
树皮也可以编制萨满服饰,特别是桦树皮色白,层多,每—层象征一层天,桦树皮被视为最高的白云山。人们将桦树皮剪成各种动物形状,联缀一起,成为萨满服饰。藤草、毛草、羊草,也被编织,或饰于乳上、阴部或编成裙饰。
裸身
满族先民古代在一些水祭、海祭、天祭中,萨满常用树叶、草、皮等物将阴部遮上,其余均光身露体。进行某种虔诚的返古祭事。
革饰
鱼皮、兽皮,如刺猬皮、鹿皮、
狍子皮、虎皮等,因某偶然之事,显其有灵验,都可成为萨满身上的服饰。鱼皮常常不拔鱼鳞,主要用来围肚子、胸,在太阳光照下,鱼鳞熠熠耀目。
内容
神帽
赫哲萨满的神帽分为初级萨满神帽、女萨满神帽、高级萨满神帽、刨木花神帽。
神带
神帽上的飘带有布与熊皮两种:布做的飘带长短不一,带的颜色亦不一,各色都有,飘带有两或三节的,各节的颜色也不同。在帽后有一条布带特长,约为其他布带的两倍,带稍系一小铃铛,这带叫做‘脱帽带’,因为萨满脱帽的时候,不能把神帽直接放到炕上,必须有人拿住脱帽带,萨满用一小木棒打鹿角,将帽打下,那拿带子的人立刻把帽子提起来,不使坠地。皮带的材料用带毛的熊皮,通常无节,较布带略长。布带与皮带的数目亦视萨满品级的高下而定多寡。神帽上的小铃铛的数目亦因萨满品级的高下而规定铃的多少。帽的前面正中有小铜镜一面,他的功用是保护头,所以叫做护头镜。此外,神帽鹿角中间铜或铁做后只鸠神,两旁又各有一神,有时帽上挂有求子袋。”《果尔特人》载:“神帽的制作如下:在通常的帽子顶上缝上熊、狼、狐狸和貉的毛皮带,这些皮带下端长及萨满背部和肩部,上端系结在一起,高高耸起,使萨满显得高大。”
女萨满神帽
《赫哲族》载:“女萨满神帽形似初级神帽,惟帽圈外周,围以荷花瓣的小片,下垂有飘带”。《果尔特人》载:“女萨满戴小帽,它不象带毛皮的鹿角神帽。它刚刚能盖住头顶,帽后拖一长尾。整个帽子饰有蛇、蛙、四足蛇、蝇的图案。在小帽的顶部有金属制的小鹿角,此外在帽顶中央还有一只铁皮鸟”。我们认为,《果尔特人》所所述的女萨满神帽应是高级萨满神帽的滥殇。
刨木花神帽
《社会历史调查》载:“没有神帽也可将干树枝条子削成一条条刨花,在头上扎起来,也算戴神帽了。”《萨满》载:“乌尔奇和那乃萨满使用用刨木花编成的头冠(神帽)。这是一个用刨木花编成的环形头冠,头冠四周有用刨木花编成的小辫子,头冠的后部有一条用刨木花编成的‘尾巴’,垂在背上,长可及腰。在头冠上还缀有木制的熊、虎、鸟、蛇等神偶。”在此书中有一幅头戴此种刨木花头冠的男萨满照片。在此书中作者还提到:“上江的那乃人从来不给普通人戴刨木花头冠时,人们会说:‘瞧啊,这是一个新萨满,他戴上了刨木花头冠’”。在《果尔特人》一书中有幅头戴此种刨木花头冠的女萨满照片。我们认为,刨木花神帽是赫哲族萨满最初始的神帽,戴这种神帽是不分男女的。正是由这种初始的刨木花神帽演变成了《赫哲族》中所记述的男初级萨满神帽和女萨满神帽。
神裙
《
赫哲族》载:“神裙的式样甚多,裙上附属品的多少亦视萨满的品级而定。图196为一较新的神裙,前幅有布带20多条,皮带4条。胆幅裙上铃铛9个,小铜镜5面,龟3个,蛇3条,四足蛇3条,有珠苏3串,求子袋9个;后幅只有铃铛4个,无他物。闻此裙为15叉鹿角的萨满所用。”《社会历史调查》载:“神裙腰部是狼皮做的,穗子是由各种兽皮做的,每隔一条兽皮穗子,加杂一带棉布穗子。其长过膝,无固定数目。如无兽皮裙子,也可由棉布裙子代替。”《果尔特人》载:“神裙用鱼皮或中国布料制成,裙长稍稍过膝。裙子的下缘有纹饰,裙子的前面绘 有两只虎、龙负责空中,虎负责林中,四足蛇、蛇、蛙负责翻越江河湖泊和沼泽。裙子下端有毛皮或丝绦。有的认为,带獾皮或貂皮贴边的裙子只有女萨满才能穿。男萨满神裙只是前面有图饰,而女萨满的神裙则全是图饰”。《萨满》载:“从前那乃萨满神裙有蛙、蛇、蜘蛛、蝇、狐狸等图案。这些虫、兽在萨满去下界时能有所帮助。”通过上述记述,我们可以看出,赫哲萨满的神裙与那乃萨满的神裙在形制的和图饰上大同而小异,制作神裙的材料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有兽皮、鱼皮、布料的差异。
高级萨满神帽
《赫哲族》载:“高级萨满神帽以鹿角叉数的多寡而分品级的高下,鹿角的叉数分三叉、五叉、七叉、九叉、十二叉及十五叉。河神派神帽上鹿角左右各一枝;独角龙派左右各二枝;江神派左右各三枝。” 神帽上的飘带有布与熊皮两种:布做的飘带长短不一,带的颜色亦不一,各色都有,飘带有两或三节的,各节的颜色也不同。在帽后有一条布带特长,约为其他布带的两倍,带稍系一小铃铛,这带叫做‘脱帽带’,因为萨满脱帽的时候,不能把神帽直接放到炕上,必须有人拿住脱帽带,萨满用一小木棒打鹿角,将帽打下,那拿带子的人立刻把帽子提起来,不使坠地。皮带的材料用带毛的熊皮,通常无节,较布带略长。布带与皮带的数目亦视萨满品级的高下而定多寡。神帽上的小铃铛的数目亦因萨满品级的高下而规定铃的多少。帽的前面正中有小铜镜一面,他的功用是保护头,所以叫做护头镜。此外,神帽鹿角中间铜或铁做后只鸠神,两旁又各有一神,有时帽上挂有求子袋。”《果尔特人》载:“神帽的制作如下:在通常的帽子顶上缝上熊、狼、狐狸和貉的毛皮带,这些皮带下端长及萨满背部和肩部,上端系结在一起,高高耸起,使萨满显得高大。在帽顶安有鹿角,再缀上许多小鼓、小铃铛、小铜镜。神帽有帽耳,系在领下。在野外跳神时,要戴神帽。据说,萨满跳神后,很难摘下神帽,有时连带头发都拔下来。”又戴:“神帽是萨满法力的象征。只要戴上神帽,他就是其所领神灵的仆人,是对手的强大敌人,因此神灵才坚持不让他摘下神帽。”《萨满》载:“那乃神帽的整个外形是有角的。从正面看是鹿角,在鹿角中间是一只带有长尾巴的铁鸟。鹿角可以帮助不同的哈拉(氏族):在鹿角叉里栖身着不同氏族的色翁(神灵),他们效力于各自的氏族。在帽子的前额上垂有二个小铜镜,它的功能是当送魂萨满在下界行走时,为其照亮道路。在帽子的前部缀有一块不磊的玉石或一个小铜镜,当萨满进入下界时,起保护作用或变做狗,引路和拉雪撬。缀在神帽上的小铃铛,据说当萨满进入下界时,能变成各种小鸟以帮助萨满。”通过上述记椋,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居住地域不同,但赫哲族萨满的高级神帽与那乃萨满的高级神帽大同而小异,这充分表明二者在传统文化因素上的同一性。俄文资料中有关神帽上鹿角、铜镜,铃铛的功能的记述,尽管不一定正确,却对我们有所启迪。
神衣
《赫哲族》载:“萨满的神衣,从前是用龟、四足蛇、蛙、蛇等兽皮缝而成。现已改用染成红紫色鹿皮,再用染成黑色的软皮剪成上述各种爬虫的形状,缝贴在神衣上。神业相似对襟马褂,衣的前面有蛇六条,龟、蛙、四足蛇、短尾四足蛇各两个;后面较前面少短尾四足蛇两个,两袖底有小皮带四条,似形下垂”。《果尔特人》载:“上衣用鱼皮或兰色中国布料制成。袖子宽短,看上去象坎肩,衣服上大多没有图饰,即使有,也大多是蛇、四足蛇、蛙的图案,没有龙或虎的图案。”又载:女萨满在日常的女袍外套上一件无领、袖子宽而短的短上衣。从前这短上衣一定要用鱼皮缝制。袖缘和衣缘有齿形花饰或流苏。短上衣长度可遮住整个上体,为对襟。短上衣的前后均有图饰。短上业前面腰部有两条盘曲的蛇,蛇尾交盘在后腰中间,而头则在衣缘上。短衣背面上部饰有两排四足蛇和蛇。上排为四足蛇,有9只,下排为蛇,有13条。背面下部有3排图案:上排是绳,中间一排是蛙,下排是蛇。正中是一只大蛙,大蛙下面是两条盘曲的蛇。短衣前面上部有3排图案:上排是蛇,中间一排是绳,下排是四足蛇。下部有两排图案:上排是蛙,下排是蛇。女萨满在室外跳神时和为重病人跳神时,非穿短上衣不可。短上衣衣袖背面缝有许多布条,这是女萨满跳鹿神时,人们作为礼物和贡品而缝上的。这些布带是女萨满知名度和成就的标志。布带越多,意味着女萨满治愈的病人越多。”《萨满》载:“那乃萨满的神服因居住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其共性:神服包括神裙和短褂(套在普通长袍的外面)。萨满专用的长袍是用布料制作的,很少有用丝绸的,样式与常服一样,主要标志是宽大的左襟掩在右侧。”又载:“萨满莫洛·奥宁柯的长袍如下:前面正中绘有身穿清代袍帽的男子像,腰带两端下垂,这是天神桑吉亚。在他的两侧,与头平行处,各绘有1条龙,龙下面绘有3只黄蜂,黄蜂侧绘有1只龟,在黄蜂和龟之下绘有1条四足蛇,再往下,即在天神足下,绘有2条蛇,7只蝇、2只四足蛇、4只蛙、一排23条蛇、4只飞虫、4只蜘蛛。在每个肩头上绘有3条蛇,在袖子上绘有龟和晴蜓。所有这此虫、兽都是萨满的助手神。袍子的背面,腰部下上正中,绘有一冠带袍服的天神劳亚,天神周围有7个冠带袍服的小人。天神下面是1条龙,龙的两侧是大蛇,再往下是5只飞虫。龙的右侧有3条四足蛇和两只蛙,在天神上面的肩部各有两条龙,在袖子的上部是蛇,肩下是某种昆虫。”
腰带
《果尔特人》载:“腰带是且来系挂铁腰铃的宽带子。带子用罕达犴皮制成。腰铃呈圆锥形,每一个腰铃都挂在铁环上,再系到腰带上。腰铃数目可从13个到31个。除了铁腰铃外,腰带上还可系挂铜镜、铜铃铛。这样一来,整个腰带的重量可达到10-15普特(1普特等于409.51克)。萨满舞动时,这些金属物铿锵作响。”《赫哲族》载:“腰铃是长约18cm的圆锥铁管46个,分两个或三个一组,穿在一小铁环上,用皮带扣在一长42cm的黄牛皮上,牛皮阔32cm,摺转10cm,成两层,铃即扣在二层皮上,皮的中间穿一皮带,以便结在腰间。萨满跳神时,腰铃亦随之摇摆,喇喇作声,与鼓声相应。”《萨满》载:“腰带用宽12-18cm的皮带制成。它从后面和两侧围住腰部,端部缝有小带子,以便在前面系在腰上。在腰带上缝有几排小短带,以便悬挂20-30个长约15cm的贺锥形铁腰铃以及小铜镜、小铃铛等。腰带的总重量不少于4-5公斤。萨满跳神时,摆动下体,使腰铃等铿锵作响。据说,这些声响可‘唤起萨满的神灵’,可‘惊走恶鬼’。腰带一系有一根长3.5-4.5料的鹿皮带,萨满从阴间回不来,人们牵着这根带子,以免萨满飞走。据说,假如不抓住这根带子,萨满可能从阴间回不来,会死去的。”《果尔特人》载:“萨满穿神裙时,要系上一根用狍皮制的长约3沙绳(1沙绳等于2.134米)的带子,萨满送魂时,萨满的助手要牵牢这根带子。”
神鞋
《赫哲族》载:“从前用蛙皮制做,现改用野猪皮或牛皮做,式样与普通捂拉相同,鞋头、鞋帮、鞋跟有黑皮边须,鞋头面系有铃铃一个。”《萨满》载:“是普通便鞋,鞋上缝有蛙、蛇图案”。
神手套
《赫哲族》载国:“赫哲人从前用乌龟皮做手套,现在改用鹿狍皮做,皮染红紫色。式样与普通手套相似,惟边缘有黑皮边须。两手套上各缝有龟一个、四足蛇两条,萨满须进级至5叉鹿角时方能用此物。”《萨满》载:“神手套用布料或鱼皮制成,手套上有四足蛇、蛇、蛙、蜘蛛等图饰。”《果尔特人》载:“手套用鱼皮制成,总是绘有蛇、四足蛇、蛙手工艺图案”。
总结
萨满服饰或称萨满扮相是直接为祭把服务的,绝非简单的或日常的装束,它以象征萨满教观念为原则,实用功能为主,审美意义蕴含其中。比如许多裙子上饰有云纹,它代表云涛、波浪,萨满脚踏彩云,在云浪中化形翔飞。
萨满的服访与佩饰从很久以来就密结一体,服饰与佩饰是二致的,萨满在自己的衣服上,总是披挂许多佩饰。最早的萨满服饰是以佩饰的形式出现的。在
原始宗教仪式比较简单的时期,还没形成相对稳定的萨满服装,出于多神信仰,萨满将多种灵物佩身。后渐形成披挂几种固定的灵物,如鸟翅膀,在此基础上,遂演进为有神灵意义的简单服饰,如鸟羽化的小罩、上衣,以至到精雕细琢的神服,如羽衫、羽褂、钥帽。萨满服饰成型后,又把有些佩饰作为附加物带上,有些佩饰为固定者,有些不固定。佩饰有各类灵禽灵兽之骨、之皮、之羽、神石、神铃、神镜等。如祭况宏大,佩饰多被披挂,反之不然。佩饰常常是先辈萨满传下之物,后世萨满如为先辈某个萨满灵魂再现者,那就会佩上与先人一样的饰物。
满族萨满服饰有一个由简到繁,由繁返简的历史过程。由佩饰亦服饰到服饰附以佩饰,即由原始古朴、粗犷向文饰化、规范化过渡。后来由于受现代一神教的影响,朴野的东西渐被淘汰。清代建立以后,封建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许多野神被剔除,祭祀被规范化,萨满服饰由繁到简,并出现了大体一致的现象。个别姓氏甚至连简化的服饰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