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上亭长
芫菁科昆虫豆芫菁的全虫
葛上亭长为豆芫菁成虫雌体长14.5~16.7毫米;雄体长11.7~14.2毫米。全体黑色,腹面较灰。头部赤褐色,被黄色短毛。复眼1对,肾脏形。触角侧扁,雄虫的触角中央膨大。
名称
亭长(《本草经集注》),豆蚝(《动物学大辞典》),豆斑蝥(《国药的药理学》),红娘、鸡冠虫(《四川中药志》)。
来源
芫菁科昆虫豆芫菁的全虫。
形态
口器咀嚼式。前胸较头部为狭,前方细小而呈颈状,中央有一纵列的黄毛。鞘翅细长,稍呈圆柱状,两翅边缘密被短黄毛,中央各有一纵列的黄毛,翅面密被黑色短毛。足3对,细长,有黄毛。雌虫前跗节之第1节,有凹入之部。腹下部各节,有黄毛直纹,雌虫的尾端,露出于翅鞘外。具复变态,幼虫以假蛹越冬。成虫植食性,食害大豆及其他豆类等植物。
化学成份
含斑蝥素(cantharidin)。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成虫多活动于田间,取食大豆、花生、棉花等植物叶片和花瓣。
资源分布:我国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摘录
《中华本草》(中医世家)
药物本身
【采集】夏、秋捕捉,入沸水烫死,晒干。
【化学成分】含斑蝥素2%以上。一部分是成碱金属盐的状态。
【炮制】入锅内和米同炒,至米焦黄时取出,除去翅及头、足用。
【性味】《别录》:味辛,微温,有毒。
【功用主治】逐瘀,破积。治经闭,症瘕,积聚,瘘肿。
①《别录》:破淋结、积聚,堕胎
②《纲目》:通血闭、症块,余功同斑蝥。
相关用法
【用法与用量】内服:炒炙后煎汤,1~2枚;或入丸、散。
【宜忌】有剧毒,内服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纲目》:畏、恶同斑蝥。
【选方】①治妇人经脉不通,症块胀满:葛上亭长五枚。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空心甘草汤下,须臾觉脐腹急痛,以黑豆煎汤服之。(《圣惠方》)
②治瘘肿病:斑猫四十枚(去头、足、翅,熬),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长三十枚(熬)。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刘涓子鬼遗方》)
【中药化学鉴定】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15g,行微量升华,玻片上现油状物,稍冷,析出升华物,镜检,呈无色杆状结晶。升华物加硫酸(相对密度1.77)1滴,微热溶解,继续小火加热到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参考资料
葛上亭长.中华中医网.2012-09-14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0 15:42
目录
概述
名称
来源
形态
化学成份
生境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