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病因
葡萄球菌属细球菌科,为球形或椭圆形,革兰阳性细菌。该毒素有八个血清型即AB,C1,C2,C3D,E和F。同一菌株能产生两型或以上的肠毒素,但常以一种类型毒素为主。A型与E型、B型与C型之间,分别有交叉免疫存在。各型肠毒素都可引起食物中毒,但以A型、D型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B型C型次之。肠毒素对人的中毒剂量一般认为20~25μg当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后,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温度20~30℃经4~5小时繁殖,即产生大量的肠毒素。人若进食含有肠毒素的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发生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小时,极少超过6小时。起病急骤,有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痉挛性疼痛,继以腹泻。呕吐最为突出,呕吐物可带胆汁黏液和血丝,腹泻呈水样便或稀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重症可因剧烈吐泻引起脱水、虚脱和肌肉痉挛。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绝大多数患者经数小时或1~2小时内迅速恢复。可伴有低钾、低钠等症状。
检查
1.直接镜检
将可疑食物、呕吐物、粪便作涂片、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根据细菌形态、排列及染色特性检出葡萄球菌,一般要求超过其他菌数25%每克食物含菌应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
2.细菌培养
可疑食物、呕吐物或粪便经高盐血琼脂培养基或用氯化锂盐蛋黄培养。如未检出葡萄球菌,并不能否定诊断,因细菌在食物加热时葡萄球菌被杀灭,但肠毒素耐高温,未能破坏,仍能致病。
3.毒素测定血清学试验
应用血清学直接检测食物浸出液、培养物或滤液等标本的肠毒素。
4.其他辅助检查
动物实验,取可疑食物或呕吐物接种肉汤培养基孵育后取滤液注射猫腹腔,4小时发生食物中毒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肠毒素。
诊断
根据进食可疑食物,同食者有发病史结合潜伏期短,胃肠道症状持续时间短暂,无发热,恢复快等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如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中分离出大量产毒的葡萄球菌或食物标本上证实含有大量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霍乱及副霍乱、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胃肠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
重症可因剧烈吐泻引起脱水、虚脱和肌肉痉挛。
治疗
1.一般治疗
轻型患者不需特殊治疗,能自愈。重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然后用蓖麻油20毫升导泻以便除去未吸收的肠毒素及致病菌。
2.对症及支持疗法
严重呕吐、腹泻者可用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亦可用氯丙嗪或阿托品,肌内注射。同时补充水、电解质,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抗菌药物治疗
由于本病主要由肠毒素所引起,一般不需应用抗菌药物。严重感染者,有高热者可选用下列抗生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等。4~6g/d分2次或3次加入生理盐水20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注,亦可选用喹诺酮类。如有条件者,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病程多在1~3天。原有慢性基础病者及重症患者可发生脱水、酸中毒休克,危及生命。
预防
加强饮食管理,隔离患乳腺炎的病者,有皮肤化脓灶的炊事员或从事饮食业者应暂调离其工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50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