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200年2月11日),
冀州河间人(今
河北省献县)人。东汉末年外戚大臣,汉灵帝母亲
董太后侄子,
汉献帝嫔妃
董贵人之父。
人物生平
护帝东归
董承,河间人,是
汉灵帝母亲
董太后之侄,原为
董卓女婿
牛辅部曲。同时代的
皇甫郦曾说董卓“外有
董旻、承、璜以为鲠毒”。
兴平二年(195年),占据长安、把持东汉朝廷大权的凉州军阀
李傕、
郭汜之间的矛盾激发,举兵相攻累月,后经
张济调和才罢兵。此时,
汉献帝遣使向李傕提出东归旧京
雒阳的要求,艰难得到李傕允许。七月,献帝车驾驶出长安,董承受拜安集将军,与郭汜、
杨奉、
杨定随汉献帝车驾一起东归。
车驾到达新丰后,郭汜想挟持献帝到郿县,当时侍中
种辑、城门校尉张材人在郭汜营中,便将此事告诉杨定、董承、杨奉,令他们在新丰会合。
十月一日,郭汜与其党羽夏育、高硕一同起兵作乱,指使其下将领
伍习趁夜烧毁焚烧学舍以威逼献帝。当时火起不止,侍中
刘艾建议到一个营帐里躲避火灾,杨定、董承便带着献帝准备转移到杨奉营。献帝即将离开乘舆时,夏育等人勒兵阻挡,杨奉与杨定引军同郭汜、夏育交战,击败叛军,斩首五千级,郭汜败逃南山。
争斗华阴
十月五日,车驾到达华阴,宁辑将军
段煨携带物资迎驾,请求献帝进入他的营寨。段煨与参与护驾的杨定有过结,迎乘舆时不敢下马,只在马上作揖。种辑和杨定关系好,便声称段煨谋反。献帝问:“段煨前来迎驾,为何说他谋反呢?”种辑回答:“段煨迎驾不到边界,拜礼不下马,脸色有变,必有异心!”太尉
杨彪、司徒
赵温、侍中刘艾、尚书
梁绍等人说:“段煨没有反意,臣等敢以性命担保!车驾可幸其营中。”董承与杨定又诬陷:“郭汜来到段煨军营了。”献帝问:“何以知之?”
左灵和
文祯抢答:“是弘农郡的督邮得知的!”故而胁迫督邮说:“今天郭汜率七百骑兵进入了段煨营帐。”献帝这才相信,下令车队停在路边休息。
十月十日,杨定、杨奉、董承即将进攻段煨营寨,让种辑和左灵请求献帝下诏,献帝说道:“王者攻伐,应该上参天意、下合民心。司寇行刑时,君王尚且应该废食撤乐,而你们却要朕为此事下诏吗?”种辑力请到夜半,献帝依旧不许,杨定等人便擅自攻打段煨营寨,连续十多天无法攻克。最终献帝下诏使侍中、尚书告喻,杨定等人便奉诏回营。
血战弘农
杨定等人在华阴争斗之时,李傕、郭汜后悔让献帝东归,以救援段煨为由引兵追击,实欲劫回献帝,杨定为郭汜军所阻,转而出逃荆州。
十一月三日,张济向董承、杨奉提出交换人质而停留乘舆,二人不肯,向献帝请求继续东进,张济便联合李傕共同劫驾。同日,双方交战于弘农郡东涧,王师大败,董承与杨奉及射声校尉
沮儁力战,献帝才得以逃走。此战中,百官、士卒死亡不可胜数,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全部被丢弃。
王师败绩,献帝唯有露宿在曹阳的田野中。杨奉和董承于是假装向李傕等人求和,暗地里派遣使者前去
河东郡招纳白波军将领
李乐、
韩暹、
胡才以及
南匈奴右贤王
去卑,得到数千骑兵,凭此大破李傕等军,斩首数千级。
击败李傕后,献帝令侍中
史恃、太仆
韩融携带诏书前去说服张济,当时董承等人认为应该趁胜东进,献帝说:“李傕、郭汜自知罪恶深重,于是起兵冒犯,残害吏民。可以等到韩融回来,再商议进退之事。”董承则坚持认为应该立即前进。
十二月,车驾继续前进,董承与李乐保护车驾左右,杨奉、胡才、韩暹、去卑断担任后卫。李傕等再一次引军前来追赶,双方再一次大战,董承等战败,百官又一次惨遭大规模的杀戮。从东涧开始四十里当中攻杀连续不断,献帝的车驾好不容易才到达
陕县。
北渡黄河
遭难之后,虎贲羽林卫士不满百人,李傕、郭汜的兵士绕着献帝的营寨大声呼喊,众人都有离去的心思,李乐感到恐慌,想让献帝乘船往东直接抵达孟津。献帝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孔子尚且为暴虎冯河之事担忧,这并非安居之道。”太尉杨彪说:“臣是弘农本地人,从此地向东有三十六个险滩,不能让陛下乘船冒险。”宗正
刘艾附议:“臣以前担任过陕县令,也知道险滩的危险。以前这里有船夫,乘船仍有危险,何况如今还没有船夫?太尉所虑极是。”董承等人赞同,于是打算渡黄河向北前往河东郡,令李乐连夜渡往河东准备船只,并在对岸举火为应。
船只准备妥当后,献帝与公卿步行出营,到达黄河边。岸高十多丈,无法下去,卫将军董承与公卿便商议让缰绳系住献帝的腰放下岸边。当时
伏皇后的哥哥中宫仆
伏德扶着伏皇后,另一只手拿着十匹绢,认为缰绳不能系腰,便改用绢来帮助献帝下降。校尉
尚弘用绢背着献帝下岸,其余人或是从岸侧匍匐而下,或是从岸上直接跳下,死伤数量已不得而知。到达河边时,士卒争相上船,不可禁制,董承与李乐便用戈击打阻止士卒,斩断的手指落在船上,已经多到能用手捧起来。献帝乘船后,同船共渡的仅有伏皇后、
宋贵人、郭赵两位宫人及杨彪、董承等数十人。
华峤《后汉书》、范晔《后汉书》及房玄龄《晋书》记载:在渡河之前,伏皇后手上拿着几匹缣,董承指使符节令
孙徽(一作孙微)持刀抢夺缣,杀死了一旁的侍者,血溅到了伏皇后的衣服上。
袁宏《后汉纪》则记载:董承指使孙俨从人群中砍向伏皇后,当时
左灵察觉,对孙俨说道:“你是什么人?”于是持刀抵御,误杀一旁的侍人,血溅到了伏皇后衣服上。
李傕见到黄河北面有火光,派骑兵前去打探此事,正好发现献帝渡河,大呼道:“你们要把天子带走吗?”董承惊惧,拔箭射向对方,并以被为
幔。
经过河东郡
大阳县时,河内太守
张杨也加入了护卫车驾的行列。行至
安邑县,献帝派遣太仆
韩融至弘农郡,向李傕、郭汜等求和,局势得以缓和。
当时蝗灾大起,干旱无谷,后宫以枣菜为食物。上下混乱,粮食殆尽,于是杨奉、董承、韩暹谋划护送乘舆到雒阳。
诸将争权
建安元年(196年)正月,兖州牧
曹操听从
荀彧、
程昱之言,派遣
曹洪率军向西迎接献帝,董承与
袁术手下将领
苌奴拒险阻挡,曹洪不得通过。
二月,董承、张杨依旧施行还雒阳之计,杨奉和李乐则反悔,因此诸将错乱、互相猜疑。韩暹首先率军攻打董承,董承逃到野王依附张杨,张杨便让董承前去修缮雒阳的宫殿。杨奉与胡才又谋划攻击屯兵闻喜的韩暹,因献帝劝解而止。
赵岐对董承说:“现在海内四分五裂,只有荆州境广地胜,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丰收,军队户口还完整。赵岐虽然迫于大命,但还想报效国家,我想自己乘牛车往南说服
刘表,可以让他带兵来保卫朝廷,与将军同心同力,共同辅助王室。这是安定朝廷拯救百姓的办法。”董承随即上表派赵岐前去荆州,督租粮。赵岐到荆州后,刘表便派兵帮忙修筑宫室,还向朝廷输送军资。
七月,献帝的车驾终于辗转进入
雒阳,杨奉和张杨出屯护卫雒阳,董承则和韩暹留在京中守卫皇宫。
此后,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扰乱朝政,董承忧虑之下,秘召
曹操勤王。八月八日,曹操入朝进贡,趁机奏报韩暹、张杨的罪过。韩暹惊惧,单骑投奔屯兵于
梁县的杨奉,但献帝念及韩暹护卫的功劳,并没有追究韩暹的过错,并封董承、辅国将军
伏完等十余人为列侯,以赏赐有功之臣。九月,汉献帝在曹操护卫下迁往
许县。
密谋诛曹
据《江表传》记载,董承为卫将军时,朝廷曾命令曹操、董承、
刘璋、
孙策等并力讨伐袁术、刘表。
建安四年(199年)三月,董承升任
车骑将军,并得以
开府。
自汉献帝定都许县之后,朝廷实际为曹操掌控。董承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带中的密诏,联合
刘备诛杀曹操,但刘备并无行动。董承又拉拢
偏将军王子服说:“郭汜曾以几百兵力击败李傕数万人,所以就看你与我是否同心了!昔日
吕不韦依靠
子楚之后得以富贵,如今你我也是这个情况。”王子服连忙推辞:“我惊恐而不敢当,且兵力不足。”董承回应说:“若成功杀死曹操,就能得到他现成的兵力,还怕不够吗?”王子服又问:“在京师有办事的人吗?”董承答道:“长水校尉
种辑、议郎
吴硕都是我的心腹。”双方于是定下密谋。
后曹操与刘备从容论述天下英雄,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大惊,遂与董承等人同谋。但还没开始行动,刘备即接到曹操的命令领兵征讨
袁术。
建安五年正月初九日(200年2月11日),董承等密谋诛杀曹操的事情泄露,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皆为曹操所杀。董承的女儿
董贵人当时怀孕,献帝多次向曹操求情,仍不能保全董贵人性命。董承死后,伏皇后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说献帝因董承被诛而怨恨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的部下推举他为汉中王,在给献帝的上表中提到了刘备与董承共谋诛曹之事,称他“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刘备自己的上表提到“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
官爵变迁
官职:卫将军→车骑将军,开府
爵位:列侯
人物评价
《
汉中王劝进表》:“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
《
通鉴辑览》:“董承智不及
王允,而欲效图卓之举,非独自杀其身,适足以危其主,所谓志可矜而智不逮者也。然操之得入,本由董承,与正名讨贼者不可同日语矣。”
罗贯中:“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
王夫之:“董承者,与乱相终始,无定虑而好逞其意计者。”
蔡东藩:“李傕郭汜,贼也;张济杨奉董承,亦无一非贼;至如李乐韩暹胡才,则固以贼自鸣,更不足道矣。”
家庭成员
姑姑
女儿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董承在小说《
三国演义》中出场于第13至24回,被描绘成对汉献帝无比忠诚的大臣。献帝东归洛阳,郭汜欲劫献帝至郿县,而护卫献帝的杨奉战况不利,危急时候身为国戚的董承率兵救驾,击败郭汜。后李傕、郭汜合力前来追赶献帝,董承与杨奉竭力死战,成功护卫献帝东归洛阳。曹操接献帝回许县后,专国弄权,擅作威福,献帝血写诏书密付董承,望董承能诛杀曹操,匡扶汉室。董承于是与
马腾、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刘备共谋杀曹操。后得太医
吉平帮助,欲在治曹操头风病时下毒杀之,不料家奴
秦庆童因不满董承将密谋告知曹操,董承全家因之全被曹操所诛杀。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