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新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机器人学专家
蒋新松(1931年8月3日—1997年3月30日),江苏省江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战略科学家,自动控制、机器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人物生平
1931年8月3日,蒋新松出生江苏省江阴县澄北镇的一个贫民家庭。曾就读于江阴君永小学。
1942年,入读南菁中学
1951年7月,从南菁中学毕业。期间因家境贫穷,一度辍学去华士一纱厂当学徒工。
1951年,考取交通大学电机系工企专业。
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
1957年冬,下放到河北藁城芳庄劳动。
1958年底,返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控制理论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研究室工作。
1963年,调往兰州,参加国家科委主持的兰州炼油厂常减压分馏装置自动化试点。
1965年10月,调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
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研究室主任。
1980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7月—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1984年,任“七五”计划重点工程——机器人示范工程项目总经理。
1994年,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退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10月,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1997年3月30日,因突发心脏病在沈阳逝世,终年6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蒋新松在20世纪70年代初率先从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研究。1985年研制出HR-01水下机器人。1988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示教再现机器人。后通过引进创新研制出水深300米有缆水下机器人Recon-Ⅳ-SIA-300,实现国产化70%。后又领导并参加了CR-01(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制。
1993年,蒋新松主编撰写的专著《机器人学导论》出版。
截至1992年12月,蒋新松在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海人一号”水下机器人》在美国IEEESMC-88发表,获大会优秀论文奖。
人才培养
蒋新松曾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支百余人的机器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究队伍。
1980年,蒋新松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办了全国人工智能研究学习班。
蒋新松创建了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成为中国国内唯一的机器人技术转化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对外开放的学术交流基地。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蒋新松的母亲生下他时,其家境贫寒。父亲蒋振庭在药铺当过学徒,在皮鞋店供过职,后来多数时间在外谋生挣钱养家。所以,蒋新松受母亲的培养、教育时间更长些。母亲陆素文出身书香之家,外祖父做过考官。蒋新松的名字就是母亲给起的,希望他从小像松树一样经得起风雨,长大成为栋梁之才。
人物评价
在蒋新松66年的生命里,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面对机遇;无论作为一线科研人员,还是作为科研管理者或战略的制定者,他都秉持着对祖国和科学无比挚爱的深厚情感,矢志不移、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蒋新松的一生是为科学而献身的一生,他为中国CIMS和智能机器人研究发展和跻身世界行列做出了成就和贡献。(共产党员网评)
蒋新松及其他曾经带领的沈阳自动化所,是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原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助理纪慎之评)
人物纪念
2000年,以沈阳自动化所为第一大股东、以蒋新松名字命名的高技术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蒋新松.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馆.
蒋新松.中国工程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16:3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