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蓍,汉语二级字,读作蓍(shī),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蓍龟”。
基本字义
1.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应该说筮)如“~龟”。
详细字义
〈名〉 1. 蓍草 [yarrow]。古代常以其茎用作占卜。
蓍,蒿属。生十岁,百茎。「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从草,耆声。式脂切。--『说文(二零下)』
蓍,百年一本生百茎。——《尚书大传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易·说卦传》
冽彼下泉,彼苞蓍。——《诗·曹风·下泉
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龟·系辞》
2. 又如:蓍龟(蓍草和龟甲。古时用以占卜);蓍蔡(指卜筮。草名,古代常以其茎为占卜工具,也称蓍。如 “蓍龟”。
古籍解释
〔古文〕𦮂《唐韵》式之切《正韵》申之切,𠀤音尸。《诗·曹风》浸彼苞蓍。《传》蓍草也。《说文》蒿属,《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阳之老也。《易·系辞》蓍之德,圆而神。《韩诗外传孔子出游,妇人中泽而哭,孔子问焉,曰:鄕者刈蓍薪,亡我蓍簪。
又《集韵》蒸夷切,音脂。义同。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7:43
目录
概述
基本字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