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鹀(学名:Latoucheornis siemsseni)体长约13厘米,属小型
鸣禽,为中国特有种。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体羽大致石蓝灰色,仅腹部、臀及尾外缘色白,三级飞羽近黑。体型和羽色颇似
灰鹀,但雄鸟通体为石板灰蓝,而非烟石板灰色;雌鸟大都深棕以至橄榄褐色;雌雄鸟的尾羽仅最外侧一对具白斑,和其他鹀类不同。
蓝鹀雄性成鸟,通体石板灰蓝;胁羽、下腹和尾下覆羽纯白;飞羽黑色,有蓝灰色羽缘,内侧飞羽内翈基段有白斑;尾羽黑色,羽缘灰蓝色,最外侧一对尾羽从内翈先端向下延伸,越过羽轴直达外翈基部有一长形弧状白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头、颈及上胸棕黄色;上背棕褐,具暗褐色羽干纹;下背、腰、尾上覆羽均石板灰色,羽缘棕褐;飞羽褐色,翼上覆羽和飞羽均有棕褐色羽缘;尾羽灰褐色,羽缘色浅,最外侧尾羽有细长的白斑;胸和两胁棕褐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白;翼下覆羽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3-17克,♀14-17克;体长♂116-140毫米,♀116-130毫米;嘴峰♂8-11毫米,♀18.5-10.5毫米;翅♂66-72毫米,♀65-70毫米;尾♂50-69毫米,♀50-58毫米;跗蹠♂17-20毫米,♀18-20毫米。(注:♂雄性;♀雌性)
蓝鹀为高山森林鸟类,栖于次生林及灌丛。在秦岭见于海拔500-18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灌丛中,峨眉山500-1800米处均可见到,而大巴山见于1935-3000米,为高山针叶林的典型鸟类。非繁殖季节多见于山麓平坝、沟谷和林缘地带,有时也进到村落附近的灌丛和竹丛中。
此鸟一般多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3-5只的小群,在地上、电线上或山边岩石和幼树上活动和觅食。性胆大,不甚怕人。冬季于农耕地。停栖时凹形尾轻弹。倾斜上升后飞行迅速。食物为鞘翅目昆虫和杂草种子等。
叫声:鸣声为高调的金属音,多变化而似山雀。叫声为重复的尖声zick。
中国特有品种,自甘肃在向南到陕西南部和四川西部,(东达青藏高原边缘的山谷,四川盆地东北部),更远到安徽(黄山)。在非繁殖季节,频繁出现于湖北西部、四川、安徽、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和北部低海拔地区。分布于中国中部及
东南。繁殖于陕西南部
秦岭、
四川北部岷山、四川南部及甘肃南部。越冬往东至
湖北、安徽、
福建武夷山地区及广东北部。春季在湖南南部的莽山及广东北部的车八岭。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武夷山(福建)、
太白山、卧龙、
金佛山、清凉峰、
瓦屋山。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天目山、
太白山。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704项)。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