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琨音乐学院成立于2010年4月16日。2010年
福建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将受赠的福建
音乐学院整体资产划拨给
闽江学院管理使用,经学校研究决定,在
闽江学院音乐学院整体建制的基础上,吸收福建音乐学院资产,成立二级办学单位(公办)。
学院简介
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闽江学院音乐系。2010年,爱国华侨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成立音乐学院。为纪念蔡继琨教授在音乐教育和创办音乐学院方面的卓越贡献,音乐学院以“蔡继琨”冠名,即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
学院遵循学校“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音乐教育和艺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重实践、有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
音乐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缘结构科学、发展潜力较大、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2人,专任教师29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占比37.9%;硕士以上学位28人(其中博士学位8人)占96.6%,双师双能型占比57%。学院拥有“闽都学者讲座教授”1人,常年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与一、二级演员10余人。学院1名教师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名教师入选“福州市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1名教师入选校闽都学者优秀人才,1名教师入选校青年人才优培计划。
办学条件
学院设
音乐学、
表演两个专业。音乐学为“省级特色专业”,下设音乐教育、音乐学理论、音乐表演、艺术音乐管理、音乐科技等5个培养方向。声乐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钢琴伴奏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声乐教研室获“校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钢琴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项目”等,参编的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项成果获校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课题获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表演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戏剧影视行业应用型人才。学院建有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流行音乐研究中心。
学院构建“音乐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文化素质”的课程体系,创建“以赛促学,以演促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省内外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成绩斐然。其中原创校园剧《青春起跑线》荣获国家校园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等七大奖项。师生参演歌剧《鸾峰桥》荣获第八届福建艺术节、第五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剧(节)目奖,入选 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演唱组合团队在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比赛中获得首届全国八强、第二届全国季军等殊荣。学院艺术团远赴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开展文化巡演。学院每年在校内举办50余场音乐会、艺术实践晚会。学生常年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及专业院团演出,参加校内外各类主题快闪多次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硬件设施齐全,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设有“蔡继琨音乐基金”,每年出资奖励优秀师生、帮扶贫困学生。福建省韶乐慈善基金会与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在我院设立“韶乐奖学金”助力音乐学院学生完成音乐梦想。学院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科研概况
学院科研成果斐然,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二、三等奖、全省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一、二、三等奖,获福建省社科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多位老师在 A 类出版社出版专著、编著。
学院荣誉
学院教师曾获
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半决赛入围奖,全国高校音乐教师声乐比赛一等奖,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比赛二等奖,美国音乐公开赛全球总决赛(钢琴比赛)金奖,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声乐比赛金奖,福建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分别获得美声组、民族组、通俗组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福建选拔赛美声组比赛银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二、三等奖,福州市茉莉花文艺奖二、三等奖等。教师创作的作品,获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最佳网络纪录片”奖,获由国家教育部、国家民政局、国家文旅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类节目奖,获福建省艺术节作曲一等奖。教师合作指导的学生参赛项目获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八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现任领导
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院长(福建师大派驻)兼党委委员:
陈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