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燕,女,汉族,1961年1月出生,1985年7月入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系雷达工程教研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人物简介
蔡金燕,2000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3年被选为全国妇联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008年获第二届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11年被评为总装备部
优秀共产党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荣立二等功1次。
所获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
人物故事
“枪”有病,能自检。这不是戏言,而是
军械工程学院教授蔡金燕创造的成果。她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填补了我军武器装备故障自动检测领域的多项空白。
为装备造个“傻瓜相机”
1992年,在一次到部队调研时,细心的蔡金燕发现,雷达装备发生故障后,简单的问题官兵还能自己修,遇上复杂的往往是领导急、官兵怵,特别是一些高新装备,怕出了故障没法修,轻易不敢碰。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要研制出一种检测设备,像
傻瓜相机一样,让部队官兵好学会用!”她主动向典型雷达故障诊断这一难题发起冲击,和课题组成员一道,从学习掌握当时在国际上刚刚兴起的VXI总线测试技术开始,翻译了80多万字的国外资料,编写了50多万条程序代码,历时一年多开发出第一套测试程序软件,采集到了故障信息。然而,难啃的“骨头”还在后面,她带领课题组又投入到攻关科学诊断方法之中,一干就是4年,终于成功研制出典型雷达电路板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从一部装备的上万个电子元器件中找出故障元器件,并将检测诊断时间由原来的多人数天,缩短为2人十几分钟。
还有一次,蔡金燕参加某军区实兵演习,总指挥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她:装备保障车队比作战车队还长,不把这个尾巴截短,战斗力就不会有大提高!回到学院后,她主动把这个“截尾巴”的任务,当成自己的新课题。然而,这个项目涉及列装的几大系统、上百种电子装备,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的大难题。面对困难和挑战,她丝毫没有退缩。为了找到最优的检测手段,寻求最佳的兼容方案,她跑遍了所有参研单位,调阅了所有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反复研究论证,经过4年合力攻关,成功研制出通用装备电子系统综合检测平台,通过1个机动方舱实现十几种装备检测车辆功能,减少保障装备50%以上,极大提高了装备保障效益。
“对我们科技人员来说,研究成果能够直接转化为战斗力,是一种最大的幸福和满足。”在科研服务部队的道路上,她和同事们一刻也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从典型雷达到通用雷达、从雷达故障到装备电子系统故障、从故障自动检测到故障科学预测,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7项重要科研成果,有效解决了武器装备电子系统检测设备不通用、自动化程度低、综合保障水平落后的问题,填补了我军装备故障检测、预测领域的多项空白。
把培养人才当作天职所系
“当好学生过河的桥、登高的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3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蔡金燕从未放松对学生和年轻人的培养。
课堂连着战场,使命重于泰山。有一次,她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装备技术问题提出思路和办法。令她失望的是,许多学生提出的观点没有新意。她想,学生将来是要走向军营、走向战场的,没有创新精神,怎么能出高水平成果、打赢高技术战争?她毫不留情地对50多篇论文一一作了点评,并要求重新写重新做。那次以后,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强了,作学问的风气也正了。
2007年,蔡金燕带领课题组承担某新型装备保障设备的研制任务。为了让年轻人尽快成长成才,她让课题组成员马彦恒担当组长,自己当助手。由于是第一次负责项目,马彦恒既感到兴奋,又觉得心里没底。她便从如何调配力量、把握进度、调动人员积极性等方面给马彦恒教方法、理思路、树信心,并坚持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经常是重要观点集中讨论,疑难问题共同研究,关键技术一块攻关。最终,该项目顺利完成样机研制。申报成果时,马彦恒执意要把她的名字署在最前面,却被她谢绝了。
“作为一名教师,出成果固然可喜,能够培养一批人才,更是莫大的欣慰。”这些年,她先后给5000多名本科生上过课,带出了24名硕士、14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这些学生中,有的成长为我军武器装备故障检测领域的知名专家,有的被评为教授、副教授,有的走上了科研院所和部队装备部门领导岗位。她带的课题组也从最初本单位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多个单位的170多人。
“你糊弄不了敌人”
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蔡金燕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蔡金燕要求他们针对某一装备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办法。绝大部分学生提出的思路毫无新意,要么借用别人的,要么是网上拼凑的。一向温和的蔡金燕发了脾气,她对学生说:“你可以糊弄我,但你糊弄不了敌人;你可以在我这里过关,但你在战场上过不了关!嚼别人嚼过的馍,你会死得很难看。”她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作业一一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发回大家重作。学生们为之警醒,以后,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蔡金燕带的团队,多是年轻人。她甘作铺路石,经常把自己申请的课题交给年轻人,让年轻人挑大梁,只为武器装备电子系统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后继有人。2008年,蔡金燕的课题组承担了某型号装备保障设备的研制任务,她带着课题组年轻成员马彦恒一起研究思路、设计方案,并让他担任项目负责人,自己给他当助手。申报成果时,马彦恒执意要把蔡金燕名字放在最前面,被她拒绝。蔡金燕欣慰的是,自己的使命得到延伸,自己的价值得到延续。
想都不想就谢绝
有一年春节,蔡金燕与同学聚会。一些同学听说她如今的地位和成果,劝她说:论能力、论成果,像你这样的到地方,完全可以挣大钱,何不另谋高就?但她想都不想,就一口谢绝了。
1994年,蔡金燕带着课题组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3个月没给老家打电话。一天上午,她突然接到哥哥电话,说母亲住院了。直觉告诉她,母亲可能不在了。因为她非常清楚,父亲走得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们兄妹几人拉扯大。这么多年来,母亲无论遇到多大的难事都自己扛着,从来不告诉她,就怕影响她工作。当蔡金燕赶到家时,看到亲人臂上的黑纱,她一下瘫倒在地痛哭道:“我还没来得及尽孝,您怎么就走了!”当人生一旦承载了使命,奉献就成为一种习惯。料理完母亲的后事,蔡金燕又投入到工作中,她要用紧张的工作抹去那令人痛心的记忆,她要用成绩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把奉献事业当作毕生追求
30年的工作经历,伴随着坎坷和挫折,也有割舍和放弃。有一年春节,蔡金燕参加清华大学同学聚会,听说了她的荣誉和成果,一些同窗羡慕不已。也有一些身价不菲的同窗劝她另谋高就,到地方挣大钱。她总是笑颜以对:“攻克武器装备难题的成就感和‘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
如果说,舍弃物质上的享受成就了蔡金燕的事业,那么割舍情感上的东西也成了她事业上的选择。心底深处,她最为亏欠的是“一老一小”。1994年,她带着课题组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3个月都没给老家打过一次电话。一天上午,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母亲病了,想让她回老家看看。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母亲可能不在了,因为父亲走的早,是母亲含辛茹苦把她们兄妹五个拉扯大,这些年遇到再难的事母亲也未吭过声,就是怕影响她工作。一到家门口,看到亲人手臂上的黑纱,她一下子瘫倒在地。
有一年冬天,她的爱人到外出差,走时特意提醒她记得到学校接孩子,可她一忙起来就忘得一干二净,想起来时已是晚上8点。她急匆匆地赶到学校,年仅6岁的儿子早已没了踪影。她发疯般地骑着车子四处寻找,几个学生也一块跟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音讯。大家边陪她往家里走,边商量着是否报警。快到家时,看见孩子蹲在门口蜷着身子睡着了。
有人问她,从事教学科研是不是一件很苦很累的差事。她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承担一些责任,特别是为国家和军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充实。只要培养的学生对军队建设有益,获得的科研成果对装备建设发展有益,这一生都不会和幸福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