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旅美学者。先后就职于
北京晚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83年在北大本科毕业后先后就职于《
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2004年就任于
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现任该系副教授。2013年薛涌创办薛涌留美预科。博士课程、现为波士顿Suffolk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
人物经历
1983年在北大本科毕业后先后就职于《
北京晚报》。
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1994年赴美。
1995-1997年就读于
耶鲁大学东亚研究课程并获硕士学位。
1997年进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
2001年,开始给中文媒体撰稿。曾任南方都市报评论员,曾主办《
北京晚报》专栏“百家言”。
2004年就任于
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现任该系副教授。
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
2013年创办薛涌留美预科。
人物作品
2002年,薛涌开始重返中文媒体,先后为香港《信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大陆《
南方周末》、《南方人物》、《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新闻周刊》、《
新闻晨报》、《书城》等报刊撰文。同时也在《
纽约时报》、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英文媒体发布文章和评论。曾被《南方人物》评为“影响中国的五十
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著述包括《直话直说的政治》、《
右翼帝国的生成》、《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谁的大学》、《
炫耀的足球》 、《
中国文化的边界》、《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
一岁就上常青藤》、《
培养精英》、《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仇富》、《
坏民主》、《
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察》、《王者归来——雅利安星球记事》、《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直话直说的政治———薛涌美国政治笔记》、《
美国算什么》、《
草根才是主流》、《
怎样做大国》、《学而时习之:论语研究之一》、《
炫耀的足球》《
怎样做大国》(
中信出版社)、《
薛涌看中国》、《
参与孩子的成长》等。
薛涌在美国求学、任教近二十年,对美国社会和教育有着长期、细致的观察,一直是“通识教育”的倡导者。他特别强调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除了研究、教学、写作外,一直投身于严格的体育训练。在
新英格兰第二大城市伍斯特的
半程马拉松中,曾两获本年龄组冠军。五十岁时半程马拉松成绩突破一个半小时大关。他不仅倡导体育的健康价值,更强调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
作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虽然还是个
发展中国家,但教育成本已经快赶上一些发达国家。如今各大学
好大喜功,以“寻租”方式办教育,大家担心的是国家不给钱,谁真正考虑学生是否付得起学费?真正杀
岳飞,是过分依赖暴力因而不得不过分防范掌握着异己的暴力的
中央集权。只要这个政治架构不改变,有多少岳飞也得死。在民工干的行当中,中国是最有国际竞争力的。在我们“知识分子”的行当里,中国在国际上从来没有入流,甚至至今还看不到一点希望。我们不是鼓励孩子们面对人生,走向社会,而是在古书里寻章摘句,无病呻吟,或者沉溺于自己狭隘的生活,逃避社会责任。这不是在培养未来的领袖,而是在塑造一代败家子。
仇富:当下中国的贫富之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年10月
内容简介:至少我们这代人,没有创造出什么值得后辈阅读的中文。你要是听茅于轼、
吴敬琏们用“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能变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类话谈市场经济,你就永远不可能懂市场经济,而且真到了市场经济的国家也会被人家笑话。我给你出个题目,把茅、吴这两句话翻译成英文,看看能否放在任何美国的媒体上。真翻译成英文,肯定是野蛮语言。在文明社会,这样的句子谁能找到呢?那些为这两位辩护的人,许多是出过国的。让他们举个例子吧。总而言之,我们的语言本身已经变得野蛮了。乃至这种话中文里可以有,还有许多人拥护,但英文里不能有。这简直就是处于两种进化阶段的语言。中国的穷并不是
仇富所致,而是贫富分化太严重、穷人缺乏保护的结果。这也是
亚当·斯密的观点。主流经济学家和自由派至今对此也无法面对。《
南方都市报》的编辑枪毙我的稿件,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中国仇富情绪太危险。其实,这不过是一种
本末倒置的看法。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传统有严重的仇富倾向。相反,中国自明清以来经济非常市场化,社会对贫富分化的容忍力比其他社会恐怕更大。如今世界的发达地区,香港、新加坡等地贫富分化就属于最大的,社会也很稳定。这说明中国文化中并没有特别的仇富传统。同时,我们再看看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三十几个国家,哪个国家的仇富情绪不威肋、社会稳定?人都是人。中国人未必是更好的人,但也不一定是比人家更坏的人。一个社会贫富分化到了这个地步,换谁当穷人都会
仇富。中国的穷人相对还算厚道的。
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一月
作品简介:该书为作者近年来在国内数家知名报刊上发表的经济评论文章的结集,共计60篇。作者敏锐捕捉时事热点,以朴素、直白的语言作出分析,以不一样的视角,对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的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同时,作者把对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经济发展的观察研究,以及留美十余年的亲身经历融入文章,较一般的
经济评论更通俗易懂。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年11月
内容简介: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
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总理温家宝深感不安的问题。西方的研究咨询机构也得出结论,
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很难招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印度。本书从西方大学的起源讲起,结合作者自己在北大、耶鲁受教育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给现在的大学生和执掌高教改革的官员描绘出一幅清晰的高等教育改革路线图,使有心者能够按图索骥,共同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内容简介:有硕大的GDP就是大国吗?中国制造业难道摆脱不了“衬衫经济学”?中国能打造出
世界金融中心吗?我们的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究竟是谁背叛了中国经济?大发展、大背景、大前途下的中国如何傲然崛起?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感、危机感与责任感?胸怀伟志、倾力民生、革除弊端、人重物轻、大国小业,
泱泱大国根基何在?大国经济、大国金融、大国人口、大国民生、大国未来……且看薛涌眼中的“
怎样做大国”。大国经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面对第二次“
农业革命”的考验,中国人是不是该出国种地了?大国金融,中国能够打造出世界金融中心吗?纷繁的大国金融历史能否为中国金融崛起指引出一条“
康庄大道”?中国金融又如何在
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定位?大国能源,能源消耗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生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大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我们的汽车产业模式该何去何从?大国人口,“人重物轻”成就了西欧和美国主宰世界的雄心,历史已经证明,
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面对全球老龄化的日趋迫近,中国的
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大国财富,
福利国家是不是人人向往的美好
远景?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看来的确需要刺激健康的经济伦理了。大国未来,中国
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能否转变?如果能用土地换教育,让农民进大学,中国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高考制度?
内容简介:《
一岁就上常青藤》是薛涌博士和夫人悉心观察、揣摩美国家庭和学校教育,汲取精华,并将其贯彻于女儿的教育培养的心血、心得之作。作者主张,
常青藤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岁开始。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
权威主义式的:讲究
满堂灌、死记硬背,上课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孩子的教育起点,常常是从
背古诗开始。有关研究显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创造性、人格培养有严重的负面作用。“
常青藤原则”,则是从美国大学的常青藤盟校的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它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年11月
内容简介:作者综合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的科研成果,把有关智商、脑神经、大脑髓鞘,以及天才训练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发现介绍给读者,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科研经验,对天才,或者说卓越才能的秘密,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作者认为,只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深度训练,包括分块训练、挫折训练等具体方法),持续十年以上执着于某一领域的训练时间,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还有较为崇高的自我预期,大多数在平均智商以上的普通人都能够掌握某种类似于天才的卓越技能,从而完成
自我超越,取得更大的成就,享受较为成功的幸福人生。
内容简介:在北大和耶鲁受教育多年的薛涌,对中外教育有深入的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深受
新东方总裁
俞敏洪、
职业生涯规划导师
徐小平等人的推崇,即使是薛涌的论敌,也都承认,在教育思想、
教育评论领域,薛涌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和领先者。作者精心挑选他近年研讨美国高等教育的各类文章,萃取精华,编成此书,为关心中国教育的广大读者提供借鉴。本书内容涉及美国高等教育近年发展的新趋势,美国大学的内部运作机制,以及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各种优秀的教育理念。同时,作者还分析介绍了美国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怎样塑造出了一个多元竞争的教育体系,以及美国的青少年在进入大学之前,所进行的教育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竞争。
内容简介:美国的中高产阶级,则认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给别人,一定要自己监督。这种对谁也不放心的态度,建筑在独立的家庭价值之上。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
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
故步自封。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计划上大学,十五六岁就开始周游世界,到贫穷的
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虽然
贫富分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但是,许多富家子弟为了上大学参与了这些暑期和“空缺年”的课程,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结果,他们没有变成势利的特权阶层,而是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
漓江出版社 2011-01-01
内容简介:
美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学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敲门砖。以中国、印度为主的亚洲国家,每年也输送大量的子弟留美,希望借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出人头地。这也难怪,各种媒体每年都公布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成为众多莘莘学子的求学指南。可惜,这类炒作,常常误人子弟。因为大学教育对人生的影响远不止于毕业后找的第一个工作。要衡量大学对人一生事业的影响,就必须有长时间段的指标。美国一家权威的民间机构Pay Scale Inc.经过一年的努力,调查了至少有10年(平均15年半)工作经验的120万大学本科毕业生,用他们的收入数据为我们衡量大学教育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标准。比如,应该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怎样度过大学的时光?上述这些选择对人的一生有什么影响?以数据为基础实证性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对美国的学生和家长至关重要,对那些不太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的亚洲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而言,就更有参考意义了。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