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宁王
朱宸濠叛乱,史称
宸濠之乱。虽然佥都御史
王守仁在七月底即平定叛乱,武宗仍然隐瞒战功,而自封“
镇国公”以平乱为由,同年,八月开始南巡。薛蕙因谏武宗皇帝南巡,受廷杖夺俸,引疾归里。同年,薛蕙将牡丹从洛阳、许州引种至亳州。
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
蕙初好养生家言,以绝去文字,收敛耳目,澄虑默照为要,如此者若干年。后悟其“不足学”,读《老子》及佛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说,证之六经及濂、洛诸说,感至《中庸》“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为是。故其学以复性为要。他认为,太虚之中,一理无二,幽明人鬼未始不一。上帝曰“天”,吾心亦“天”;鬼神曰“神”,吾心亦“神”。寂然不动者,本为一理;感而遂通,乃散为万事,但毕竟只是一理。不过因物感之不问,才有千变万化。吾心之理,与宇宙之理,本非有二,故宇宙非大,吾心非小,不可“厌小欣大”,轻视吾心之理。人心之神,与天之神,本非有二,天地之神盈乎天地,吾心之神也盈乎天地,天地之间,心无不在。因此理本同一体,故人能格于天地。如“主体而言”,“言性而言”,“此心字即是性”;如“主情而言,此心字即是情”。“非谓性情之外,复有所谓心者而统乎性情也”。性未发之中,即性善。发而有不善,是因惑于物而迁其性。如知其性而不累于物,则其情便无有不善。而谓性有不善者,是不知未发之情、乃是以情言性,故而出现错谬。所以,人当恢复未发之中的本善之性。而“复性”的关键在于主寂而尽其理。“寂感者,心之理也。唯圣人能尽其理,寂多于感,亦其理然也。众人乱于嗜欲,故私感不息,几于无寂”。
薛蕙是明代中期著名诗人,其文学交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前七子派的文学交游,二是与六朝派的文学交游,三是罢职后无意为文时期的文学交游。其中,薛蕙与
王廷相、
何景明、
杨慎、
高叔嗣、
孔天允交往最深。可以说,王廷相是薛蕙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启蒙人,何景明是薛蕙的文学知己,杨慎是薛蕙的文学和政治同道,高叔嗣是薛蕙文学学术上的忘年知己、孔天允则是传播其神韵说的重要环节。因此,薛蕙是明代中期主流文坛向前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在与以上诸人交往的过程中,薛蕙有选择性地吸收养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一是师法汉魏,二是诗尚俊逸,三是兼重才学。嘉靖三年以后,薛蕙解勘归家,思想上发生巨大转变,弃文从道,潜入心性之学,文学观点和创作风尚也随之变化。他将文艺置于学问之次,认为质胜于文,其诗作也呈现出平淡的风格。然而薛蕙内心一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重道轻文,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诗人的本能却让他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执著探讨。他在《论诗》中提出“神韵说”,成为将“神韵”一词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的第一人。此说核心概念为“清、远”,具体表现括为三点:一、意象或意境都具有清、幽、朗、淡、空、静、远等特点,内质自然可爱,色调素淡,气氛幽静;二、题材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三、作者与审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纵深感;意境具有感发性,让人心游玄远,似触及悠深的宇宙意识。“神韵说”是薛蕙诗学思想的统摄与核心,也是他对文学领域的重大贡献,经孔天允等人传播为清代“神韵说”提倡者
王士祯所见到,二人的“神韵说”有同有异,但精神实质相同。所以薛蕙在神韵诗论史上应占据重要一席。
明史:蕙貌臞气清,持己峻洁,於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
薛阁塔位于亳州市区薛阁路。1998年5月,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三十七(1772)始建,名文峰塔,因此塔在明代吏部考功司郎中薛蕙的家庙薛家阁附近,故当地人多称此塔为薛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