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效应,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简介
英文名称:Mushrooms effect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 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蘑菇管理有着先天的不足:一是太慢,还没等它长高长大恐怕疯长的野草就已经把它盖住了,使它没有成长的机会;二是 缺乏主动,有些本来基因较好的蘑菇,一钻出土就碰上了石头,因为得不到帮助,结果胎死腹中。
蘑菇效应”很形象地诠释了多数人的工作经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这种“蘑菇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练,它可以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人更加接近现实,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可是,人们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蘑菇效应”也有着先天不足:对一些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蘑菇经历”有可能耗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甚至有可能因不受重视(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而最终被埋没(自生自灭)。
网络
网际网路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蘑菇效应(mushroom effect)。它的理论是这样的:一旦有个市场被人发现,一大堆公司就会像蘑菇一样,突然之间冒出地面。交友网站也不例外。在超高的利润率诱惑之下,更别提达康公司的花花世界中,许多网站纷纷败下阵来之际,眼前摆著的白花花银子,自然而然吸引无数创业家摩肩接踵而至。于是新的婚友网站像雨后春笋般,开遍网路世界。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巧,抢食一望无垠的新兴单身男女
爱情市场大饼。
随著人们对网路交友日渐抱持正面的态度,我们也见到流行文化的蘑菇效应,因为愈来愈多人,正以线上互动,取代和补充他们以前在酒吧及俱乐部里的交谈。 线上交友本来是书呆(nerds)和倜傥不群的人驰骋的领地,却已到了如花盛开的成年期。要是到了西洋
情人节或
中国情人节,你兀自为孑然一身而暗弹泪珠,悲从中来,别愁,打开电脑就是。
上网交友的人,本来被认为是患有长期性电脑怪胚症的人 。就像美国
新泽西州罗杰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沟通学教授詹姆士·卡茨(James Katz)所说的:「线上交友的怪胚味起初真的相当浓,而且被视为是天涯沦落人(losers)认识其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方法。到了2003年,相对于人们互相认识的其他方式,线上交友被认为是既可行,又愉快的替代方法
「我想,线上交友花那么长的时间才流行起来,唯一的理由,是我们的文化在心理上投资于一种观念,相信爱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就是无意中发生的,不是你刻意去追求的。所以我们一直抗拒它。」
在网路上找到男朋友、女朋友、打情骂俏的对象、配偶的无数成功故事,令更多的人动心,愿意依样画葫芦,也刊登线上
个人广告,试试自己的「手气」。
职场蘑菇
不要让自己做职场蘑菇
你做过蘑菇吗?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岗位,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经历。不做蘑菇,做大树,其实很简单。
许多人梦寐以求有个好上司——凡事肯教导,凡事肯出头,总之疼爱有加,偶尔还在私人时间请吃你吃饭消遣。可是日子一久,你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上全无进步,而上司似乎也无意让你担当更重要的职务,实在让人郁闷。其实一切事出有因。请反省一下:平日你是否有欠独立,凡事依赖上司?事无大小,都不敢做出决断?就是私人消遣,也永远请上司做主?不少上了年纪的上司,喜欢一些年轻的下属,既可使自己心境年轻,又可视为“宠物”,对私人而言,这似乎美妙得很,但是反过来从公事角度看就会发现,上司虽然疼爱你,但事实告诉他,你难以独当一面。所以,你的形象必须改变过来,遇上一些小问题,大胆地出主意吧!别以为万事禀明上司是尊重他。要知道,你能够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体,他会更开心。
不要永远被动
此外,不要永远被动,应学会主动承担更多工作。遇到难题,请上司提建议后,仍由自己去解决。但也要明白,上司自有他的工作范围,切勿事无大小都去请示,显得自己无能,最好累积数项事情一并与他讨论。至于遇到重要的问题,则应和上司在事前商量一下,并定时告诉他工作的进展。
与上司不要敌视
记住,你绝对有权力与上司意见相左,但绝对不能持敌对态度,在尊重老板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合适地表达自己。见了上司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不自然起来,即使工余聚会,也尽量与上司保持一定距离,怕话不投机,硬装熟络的话,又恐太扎眼。如此下去,大家的隔阂肯定会愈来愈深,对你实在太不利!有些老板喜欢与雇员打成一片,希望上下一心,让工作更加顺畅。这种老板最喜欢搞些工余活动,如做东请大伙吃饭、唱卡拉OK等等。参加这些场合,“小蘑菇们”常常会显得十分不自然。她们认为自己地位低微,处处表现得腼腆,一脸的小家子气。老板坐着的一张桌子便不敢坐下,宁可挤到另一张已经坐满同事的桌子上去,既怕要
应酬,更怕因紧张在老板面前“失仪”。其实,这种态度是完全不成熟的表现,要是一直坚持下去,恐怕你在老板面前就“永不超生”了。
再如,午饭时在餐厅遇到上司,不是主动打招呼,反而匆匆离去,或者索性视若无睹。又或者,上司不在,上司的上司找上门来时只会瑟缩在一边,扮作不识,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这样的做法,肯定是摆脱蘑菇生涯的一大屏障。一则上司永远对你不会了解,即使有好职位空缺,也不会轻易想到你;二则你给上司的唯一印象恐怕是无主见和不主动。
方法
BIBA教你几个正确的做法:请做好心理准备,上司和你都是普通人,如果需要与他打交道,应抱着表现自己的心态努力办好事,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高招。在公共场合碰见上司,不必理会对方是否认识你,大大方方地打个招呼,但不必多说话,以免打扰对方。离去时,也请招呼一声,这是礼貌,绝非拍马屁。
与打工理论
蘑菇管理这一说法来自20世纪70年代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的创意,蘑菇管理理论就是对企业新员工的一种管理方法。新员工的境遇往往和蘑菇的生成一样,其进入到老员工行列必须要走的路程,那就是:被置于不受重视的部门,干一些打杂的活,常常会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甚至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只有这样的境遇摆在了每一位新入企业的员工面前,这恰巧是每一位打工者的心路历程,是每一位企业中生存的人都要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的过程。
表面看来,很多成功的企业人士或者生存状态比较好的就业人士,他们就没有了“蘑菇理论”管理的窘境了吗?答案是否。
大凡在企业中生存的人,都不可能没有上司,因而头顶上面临的压力会随时随地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即便是总经理或者总裁,董事会对待他或者她也以“蘑菇”来看待。老员工之所以“蘑菇”的感觉弱一些,是因为他们知道怎么应付一般的
压力和工作中的困难,故而,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就业环境愈来愈差,得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或者岗位要难得多,可以说,甭看新员工,即便老员工内心的就业状态仍然把自己当作一颗“蘑菇”,战战兢兢对待工作是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常态。
对任何一位就业者,对待自身“这支蘑菇”的心态至关重要。对新员工来说,如何让自己尽快进入“成熟蘑菇”前就老老实实做好“成熟”前的所有工作,一句话,任劳任怨,努力拼搏。而对老员工来说,即便进入了中层甚至高层,“夹着尾巴”做事是最为恰当的,因为“再成熟”在上司面前还是不成熟的,企业运作的现实中上司或者上层也不容许有成熟的概念生成。所以说,在企业中吹嘘追求自由、平等的思维那是
脑子有病,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就业比较困难、职位竞争激烈的
企业环境中,这样的举动只能给自己带来丧失生存的基础。
反过来讲,企业管理者倘若能深刻体会到员工的心态,体谅与关注也许能带来更大、更好的效益。世界所有企业中,只有上帝不是蘑菇,上帝就是我们面临的消费者。
启示
“蘑菇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
学校领导者要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既要让年轻教师有一段时间去体味“蘑菇经历”,也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和提携,尽快使他们成熟起来,能够委以重任,以防止因过久的“蘑菇经历”而耗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启示1:找准位置,少走弯路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从幼年到童年,从童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寻,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及早找准自己的位置,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少做一些无用功,不至于让自己身心疲惫。
蘑菇效应启示我们,刚入职场很可能经历磨难和轻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随便进入一个公司,随便走入某个岗位,因为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不符合自己的志向,即使你历经磨难,也难有出头之日。对于那些刚走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是快点走出蘑菇效应的重要一步。
启示2:吃得苦中苦,才能有所成就
启示3:对待新人,多一点赏识
希望别人赏识自己,是人的本性。对于那些爱岗敬业、能力突出的下属,领导者不仅要给予口头表扬,还应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下属的赏识。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有时候,领导者给下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能让下属
精神焕发、活力四射,甚至会激励下属创造奇迹。
村支书刘洪生
背景
刘洪生,47岁,
遵化市平安城镇平一村党支部书记,人送绰号“蘑菇王”。这些年,他就像那神奇的菌棒一样,“传染”得
十里八村的农民靠这小蘑菇,呼啦啦一下子致了富。平安城镇也因此成为华北最大的
食用菌生产基地。乡亲们说:“这样的好书记,我们佩服!”
“自己富了不叫富,还得给乡亲们找财路”
见到刘洪生时,他正从村民柳海的大棚里往外走。刘洪生皮肤黝黑,身材敦实,不善言辞。他是来招呼柳海去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讲蘑菇栽培的。老柳说:“我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你让干啥就干啥。不过,我说你也够傻的,人家给你几万年薪又给你配一辆‘本田’,你都不去。”
柳海说的是
兴旺寨乡一位老板建温室大棚,想聘刘洪生当顾问的事。当时刘洪生脑袋就摇得像拨浪鼓:“不行,偶尔指导一下可以,长期干给多少钱都不行,村里那么多事等着我呢!”
在宽敞明亮的村委会,他和记者聊起带着村民寻找“发财路”的过程——
“我们村不靠山不临水。原来有句
顺口溜:‘一等户跑运输,二等户养肥猪,实在没辙种蘑菇。’种蘑菇是个技术活,风险大,大家更情愿土里刨食儿。1997年大家选我当村书记,就是穷怕了,希望我这个党员能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我不能让乡亲们戳脊梁骨,说我是个无能的书记,我决心为村里老少爷们儿闯出条发财道。”
刘洪生放弃了原来批发大米的业务。从南方考察后,他看好食用菌的市场前景,联合13户农民凑了30万元,建了12个大棚种蘑菇。可就在“出菇”的节骨眼上,福建的技术员不辞而别。几十万元投入眼看要打水漂儿,大伙儿呆坐在大棚里茶饭不思,满脸的绝望和无奈。挑头儿的刘洪生压力更大。
“当时说啥的都有。有人说‘趁早在大棚前栽棵歪脖树,等着上吊用吧’,有人说我瞎胡闹,‘碎锯末种蘑菇,光长根来不长帽’……我这人脾气犟,看不准的事儿不动手,看准的事儿不松手,干不成的事儿不放手,我一定要干好这件事,给大伙儿树个榜样!”
刘洪生瞒着媳妇,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辗转从河南请来4名技术员度过了危机。当年收回全部成本,每户净赚4万多元。
如今平一村食用菌大棚发展到300多个,人均年收入也从10年前的2000元增加到1.1万元。建大棚需要统筹规划,刘洪生和“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调整了用地。搞食用菌投入大,在镇里支持下,全村共申请小额支农贷款560多万元。他一人就为群众担保90多万元。
“人家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说,大伙都富了我才高兴”
在
平安城镇,刘洪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唐山市“五一”劳动奖章得主、河北省劳动模范、省第七届党代表……可乡亲们更爱把他看成一个种植专家——“蘑菇王”。
乡亲们弄大棚的积极性陡然上升后,技术上的难题更加突出。刘洪生寻思: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高薪外请技术员,不如乡亲们自己掌握这门技术。他四处拜师学艺,福建
古田、河南泌阳、北京农大、
昌黎农科院……刘洪生差点把人家门槛踢破了,回来就给大家办班。他的“徒弟”遍布全镇。“人家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说,大伙都富了我才高兴呢!”
闯京学艺
村里流传着刘洪生闯京城学艺被轰出来,又被请进去的故事——
那是2003年,刘洪生养菇过程中遇到难题,他就去北京农科院找大名鼎鼎的食用菌专家
张金霞。门卫把他挡在外面。抽冷子他混了进去,又被轰出来。他就在外面傻等,直到张教授下班。得知他从几百里外的
遵化赶来,在门外等了一天,连厕所都没去时,张教授扑哧笑了:“老刘,进来吧。你先上厕所,明天我和你去村里看一看。”
张金霞推荐了不少优质菌种,来遵化指导总是来去匆匆,连顿饭都顾不上吃。刘洪生过意不去,代表乡亲们送些土特产,张教授委婉谢绝:“老刘啊,我也是党员,论年纪还要比你大几岁,看你真心实意带群众致富,受了不少苦,我打心眼儿里敬佩你。能用我研制的菌种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就知足了。”
刘洪生说:“那我以后就多上你那跑吧,你挺忙的,再说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方便。”此后,他都是自己雇个“面的”,带上村民代表,带着问题到北京求教。
从农科院引进菌种后,刘洪生亲自把关,监制菌棒。他还把菇棒中麸子含量从20%减到15%,提高蘑菇的产量。过去一个菌棒产菇一斤二,如今二斤半,全国产量最高蘑菇菌棒诞生在平安城镇。刘洪生实现生物转化率120%!
眼下,刘洪生又一门心思扑在示范园,在10个大棚中试种起
双孢菇来。他要让改良的新菌种给乡亲们带来更大的收益。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心就稳了”
平安城镇,过去并不“平安”。镇党委书记李海鹏坦言,过去这里穷,曾是唐山乃至全国有名的上访大镇,尤其平安城一村,更是有名的穷村乱村。“现在好了,农民一心一意奔小康,5年里没发生一起上访告状的事。”
食用菌大棚“拴”住了农民的心。走进平一村,嚯!一座座大棚紧相连,选麸子的、售菌种的、制棒的、编草帘子的,家家户户没闲人。与养菇相关的产业红火起来后,就连上岁数的人一天也能挣个七八十元。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甭说游手好闲,就连扎堆儿晒太阳的人也少了。
刘洪生更忙了。他的手机一天到晚响个不停,夜里一两点打来电话是常事,聊的都是菌种、蘑菇。十里八村求他,他马上就去。遵化市委奖励给他的“伊兰特”,也成了公车。当支书后,他带领大家修水泥路,兴办公用事业,忙得脚不点地。媳妇徐淑兰埋怨说,家里两个大棚他根本不管不问。他哈哈一笑:“谁让咱是党员呢,心里就得装着大伙儿。”
在平一村带动下,全镇蘑菇产业像孢子一样飞速繁殖起来,39个村有38个成了食用菌种植专业村。镇里因势利导,加大资金投入,普及标准化大棚,推广
微喷技术。在刘洪生牵头下,镇上还组建“
食用菌协会”,统一购买原材料,统一制棒时间,统一购买和使用削片机、粉碎机等较大生产设备。他们还建起了自己的营销队伍,100多“经纪人”跑天津、到北京,新鲜的蘑菇刚出大棚不久就出现在京津市民的菜篮子里。
平一村村民眼瞅着腰包鼓了起来。村民王占立以前日子过得非常紧巴,他在刘洪生担保下贷款4万元建起了蘑菇大棚,摘掉了“最穷”的帽子。让刘洪生欣慰的还有村里的稳定、团结。“养蘑菇不仅给大家找了条致富路,改善了村民生活,还增进干群关系。有个小隔膜呀什么的,一交流啥事也没有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心也就稳了。”
如今,遵化市
平安城镇的蘑菇生产规模已经达到6500万棒,年产蘑菇4万多吨。全镇仅蘑菇一项产值就达1.2亿元。一支小小的菌棒,能产出数倍于它的蘑菇。共产党员刘洪生带来的“蘑菇效应”,正改变着这里的面貌,谱写出平安城镇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