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云
中国播音艺术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
虹云(1944年6月-2025年2月13日),原名冯云,女,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播音艺术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两岁时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险些被送给别的家庭抚养。在她的童年和少年记忆中,虽然家中生活困难,但却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虹云的爸爸毕业于燕京大学司法储才馆,几个哥哥也是高才生,家中自然希望她能上大学。
虹云中学还没毕业就被挑选进入带薪播音员培训班,师承齐越、夏青等新中国第一代、第二代播音艺术家,继承了延安精神,获得了正统的科班播音教育。
1960年,新中国广播事业大发展急需播音员。国家特批可以在高中生中招选。当时正在北京市女三中上学的虹云,经过朗诵、唱歌等考核后进入最后一轮考试。同年,参加播音工作,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做播音员。
196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播音专业。
1965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今国家开放大学)中文系。
职业经历
1961-1994年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播音员和主持人。
1972年7月,虹云接到一个任务,播送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小说的第一集虹云录了12遍,但始终不满意,于是虹云跟组织申请去条件艰苦的戍边海岛体验生活。一个月后,开始录第13遍。虹云说,录的时候,自己把自己感动了。
改革开放初,社会变化也带来了声音审美的变化。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成为人们对广播节目的新需求。虹云也得以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信箱》、《大众经济》两个节目,尝试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亲切、幽默的播报方式。
20世纪80年代初,尝试主持人工作,是我国第一批主持人之一。
1983年8月7日,虹云和搭档陈铎解说中央电视台首播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1985年,受聘为主任播音员。
1987年,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档集新闻性、知识性、专题性于一体的综合板块节目《午间半小时》开播,虹云和傅成励、陈曦担纲主持。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创办后,在综合部做专职主持人。
1992年,受聘为播音指导,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专题部兼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0年12月31日,虹云回到《午间半小时》节目,和其他几位《午间半小时》节目的创始人一起向亿万听众做了一次告别,并宣布《午间半小时》将长成“一小时”,同日,虹云欣然接受了《午间一小时——名人相约星期五》栏目的邀请,“有机会再回来主持节目”。
2001年6月20号,当虹云出现在《名人相约星期五》的演播现场时,迎接她的是一次长长的掌声。
2005年11月4日(周五)晚7点,著名朗诵艺术家虹云在理教121参加由北大朗诵艺术协会举办的“声音的智慧”系列讲座,为大家讲解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巧妙地展现声音的魅力,主题为“美化人生 提升境界 朗诵艺术与现代生活”。
2012年6月6日,应电影电视系的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虹云为电影电视系2010级播音主持班举办工作室。
2013年,虹云老师参加过诗颂古运河的活动,在活动中读过纪念碑等文章。
2014年4月28日晚,在河南省“追寻焦裕禄——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上,虹云深情朗诵《你是一双清澈的眼睛》。9月11日,虹云还参加了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党建》杂志社承办的在高校开展的“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的首场朗诵活动。
2017年6月18日,虹云参加“彰显文化自信‘两个黄鹂杯’最美童声朗读者大型公益展演活动”的启动,并对活动的举办点赞。当年世界读书日,虹云老师表演《永生的眼睛》。
2019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导师计划启动,铁城、方明、雅坤、虹云、傅成励、冬艳、肖玉等代表“国家声音形象”的播音员将传承衣钵,加速中青年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继续发挥广播的这个听觉艺术的无限魅力。10月,入选“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
2020年5月,虹云以主编身份推出一套《小学语文同步朗读指导》(12册)正式上线。
2021年,虹云一直忙于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每日金句》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史四本教材等大型播音项目把握艺术方向并亲自播音。作为学习强国《每日金句》栏目整体播音基调的领航者,她要率领112人组成的专家播音团队播报。虽然团队里绝大多数播音员是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的金话筒得主,但她觉得政论类播音艺术的风骨仍欠缺。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播音艺术家、首批金话筒奖获得者、杰出演播艺术家虹云主讲筒筒网课《跟我一起快乐朗诵》,在历时一个小时的课程中,虹云老师分享诵读技巧“出词立意”,又现场教授小学语文课文《曹冲称象》、《坐井观天》。
2022年5月22日,中国文化视窗首届“五月鲜花·致青春”云上诗文朗诵会成功举办。在三个半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来自全国的200多名大中小学师生和虹云、瞿弦和、张筠英、刘纪宏等朗诵艺术家相聚云端,精彩演绎《北大红楼》《回延安》《青春万岁》等优美诗文。同年,虹云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文艺演出。
2023年2月19日,参加以“诗酒远方 其道大光”为主题的2023第九届中国诗歌春晚北京总会场在线云直播。7月14日 ,与雅坤瞿弦和王霙裴浩正等艺术家参加“向往未来桃花源共享‘酉阳800’诗会”。7月31日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桂林市委宣传部、集团公司、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影视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山水清音”——漓江渔火名家朗诵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演播艺术家虹云饱含深情地朗诵《祖国》。12月30日,参加亮丽北疆——大美准格尔2024准格尔旗新年朗诵交响音乐会,朗诵《回延安》。
2024年7月19日,虹云受邀到长治市参加“戏聚长治·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二季,她与山西籍著名朗诵艺术家任志宏联袂朗诵了长治籍青年学者、诗人陈丙杰创作的诗歌《游子吟 上党情》,以游子的视角深情讲述长治,极具感染力的声音、饱含热情的朗诵引发情感共鸣,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人物逝世
2025年2月13日,中国播音界泰斗虹云女士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1岁。2月19日,虹云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举行。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和总台编务会议委托,总台有关领导及台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前往送别。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虹云的丈夫原来是中央电视台的高级摄影记者,夫妻二人感情笃深。
1991年,虹云的丈夫在拍摄黄河后的返回途中,却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当虹云捧着爱人的骨灰盒,临走准备回北京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声音“虹云老师,您节哀吧,我们还等着听您的节目!”就是凭着这句话,在为丈夫守灵四十九天后,第五十天,虹云又回到了话筒前。
姓名由来
彩虹的虹,云彩的云,虹云觉得是云可以铺路,虹可以架桥,广播通过电波,走到千家万户,所以就采用了这个名字。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原广电部播音高评委委员;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委员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学会朗诵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朗诵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广播电视学院、吉林大学、天津国际女子学院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
代表作品
获奖记录
个人荣誉
获奖记录
国内获奖作品
国际获奖作品
人物评价
“虹云老师1961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是广播电视事业的第二代播音员,第一代主持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代表作有《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午间半小时》。她的形象、声音深入人心。”(央视主持人张泽群 评)
“虹云老师的声音里,永远住着那个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文促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 评)
“这位用声音陪伴几代听众的艺术家,这位以声音温暖几代人的艺术家,用一生诠释了何谓‘声入人心’,何谓‘生命如歌’,永远定格成时代记忆里的一抹虹光。”(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评)
“灿灿虹云,湛湛长江。声动天地,今成绝响!”(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屈金星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4 17:5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