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为蚕豆壳二孢菌(Stagonospora cdrparthica Baeumler),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黑褐色,有孔口,大小95-230微米×111-301微米,平均172微米×178微米。器孢子长圆形,直或弯曲,无色,有隔膜1个,少数2-3个,隔膜处略收缩,大小14-30微米×3.8-7.9微米,平均17.9微米×5.9微米。病菌适宜温暖潮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8-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85%以上。
叶片染病,发病初时产生暗褐色小斑,扩大后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赤褐色,隆起,中央灰褐色,凹陷,密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形大型病斑,潮湿时病斑灰褐色,天气干燥时病斑灰白色,干枯易穿孔。
茎秆染病,病斑多呈椭圆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赤褐色,易折断或枯死。
豆荚染病,初始产生淡褐色小点,扩大后成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凹陷,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可穿透病荚危害种子,在种子表皮形成褐色病斑。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株残余遗落地面越冬,也能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部越冬,随种子传播。第二年春季分生孢子器内溢出器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器孢子混有粘质物,往往于雨天吸水后从孢子器的孔口排出,并借雨水或昆虫传播。初侵染源为病株残体上的病原菌和种子带菌。种子播种出苗后,随着气温回升,隐藏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的病原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侵染距地面较近的叶片;7月上旬花期结束,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加,通过风雨再次向上部及周围叶片侵染、传播蔓延。
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中后期至采收前。发病潜育期5-10天。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蚕豆褐斑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年度间春季温暖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栽培上播种过早、植株生长不健、植株嫩弱或密度过大的更易感病。
发病初期,每亩用杀菌剂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根据病情,每10天左右喷1-2次,连喷2-3次。要注意在早期及时施药,否则防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