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赤斑病
植物病害
蚕豆赤斑病是由蚕豆葡萄孢和灰葡萄孢引起的、发生在蚕豆的病害。主要侵害叶、茎、花和幼荚。
病原特征
蚕豆赤斑病的病原有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ae Sard.)和灰葡萄孢(Botrytis ainera Pets.)两种。蚕豆葡萄孢只为害蚕豆及蚕豆属的其他一些种,寄生性较强。灰葡萄孢寄主范围很广,寄生性较弱。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和菌核大小有差别。蚕豆葡萄孢的分生孢子大小为12.5-22.8微米×10.5-15.8微米, 菌核为0.6-1.5微米×0.2-0.7微米。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大小为9-15微米×6.5-9.5微米,菌核5-8毫米,从不同地区或不同次数所分离到的菌株中,两种病菌均存在寄生强度和形态上有所区别的菌系。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通过人工诱导,首次得到蚕豆葡萄孢的有性阶段属于核盘菌类的葡萄孢盘菌属的一新种,定名为蚕豆葡萄孢盘菌,其子囊盘从灭菌小麦粒上形成的菌核上产生,每菌核产生1-3个子囊盘,赭色至茶褐色。成熟的子囊盘乎展,直径1-4毫米,柄圆柱形,长2毫米×16毫米,宽1-2毫米,赭色。子实层厚135-165微米,由子囊及侧丝组成。子囊圆柱形135-165微米×7.5-11.5微米,顶部加厚,顶端有一孔口。每子囊有8个子囊孢子,呈单行排列。子囊孢子单孢,无色,椭圆形,大小为10-14微米×4-5微米,侧丝无色,线形,2.0-3.0微米,偶有简单分枝。
危害症状
蚕豆赤斑病主要侵害叶、茎、花和幼荚。病害的发展多从下部老叶或受冻害的主轴开始。叶片受害后,初形成赤色针尖大小的小点,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央赤褐色并稍凹陷,周缘浓褐色,微隆起,病健交界处明显。这种病斑在幼嫩叶片上较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但不产生孢子,茎和叶柄受害,开始和叶片病斑相似,也是赤色小点,但后来扩展成条斑,边缘赤褐色,最后病斑表皮破裂,形成长短不等的裂缝。花受害后遍生棕褐色小点,严重时花冠变褐枯萎。荚上也呈赤褐色斑点,病菌能穿透豆荚,侵人种子内部,在种皮上产生小红斑。病害的发展与天气关系极大。天气晴朗干燥,品种耐病时,病斑停止发展,仅形成圆斑或条斑,故称“慢性型”病斑;当寄主趋于衰老,又逢品种不耐病,阴雨绵绵天气,病斑急速扩展,相互结合,形成不定形铁灰色枯斑,边缘模糊,上面密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这种病斑叫做“急性型”病斑,最后全叶甚至植株各部都变灰黑色而枯死,遍生灰霉。剖视枯死茎部,有黑色、扁平的块状物贴附在茎腔内壁,即为菌核。在病荚舶内侧也可发现小菌核。病株侧根稀少,主根皮层腐烂,变为黑色,植株容易拔起。
此病在田间可成片发生。当病情恶化时,整个叶片、花器、幼荚及枝秆都发黑(由病菌导致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干枯,而且叶片大量脱落,病株及所在地块上一片焦黑,如同火烧。
侵染循环
传播方式
在病株残体(主要是茎秆)上的菌核可在土表上和土表下越夏、越冬。深秋或初春,每逢雨后,土壤表面的菌核可反复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在土壤内的菌核只萌发菌丝进行侵染,在较低温,多雨高湿(相对湿度大于90%),有散射光时,“急牲型”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发生多次的再次侵染,加重病害。 分生孢子在不利于侵入的条件下可在健康的蚕豆茎叶上休眠,一旦条件适宜就侵入为害。在有利病菌侵入和发展的条件下,从接种到病斑出现约2天,直至病斑扩展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约为7-10天。病菌还能潜藏在凋蔫的叶部等组织内越冬,种子也能带菌,但带菌率很低。
侵染时间
在中国浙江、江苏一带,一般年份,病害在雨期就有零星发生。其田间增长可分为四个时期:零星发病期,早春2月在蚕豆下部叶片可见零星病斑,此时气温低,病隋发展缓慢;病害上升期,3月上中旬蚕豆进入开花期,气温回升到10℃左右,蚕豆赤斑病开始从下部叶片向中上部叶片发展;盛发流行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蚕豆盛花结荚期, 气温稳定在14蚕豆左右,此时蚕豆枝叶茂盛,生长嫩绿,抗病力较弱,有利病害盛发,如遇多雨高湿天气,病害迅速流行,落叶、落荚情况不断出现,加重为害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达到17℃以上,寄主开始衰老,对病害发生十分有利,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重发年份,蚕豆茎秆与花冠上布满病斑,叶片大量脱落,重病株逐渐枯死,以后随着寄主的衰老而逐渐停止。
流行规律
蚕豆赤斑病的为害程度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病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0℃上下,最低为1℃,最高可达30℃。所以温度虽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子,而在自然条件下,它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诱发蚕豆赤斑病最重要的因素是相对湿度。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田间相对湿度必须在95%以上,在这样的空气湿度下,蚕豆叶片可能有凝结的水滴,有助孢子萌发。而田间相对湿度、水珠、水膜可由降雨、夜间雾和露等气象条件构成,根据对该病流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病害流行程度,与4月降雨日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从环境因素看,山区常年降水量多,云雾重,蚕豆赤斑病较平原地区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比地势较高和排水良好的田块发病重;粘质性土田块比沙壤土和沙土田块发病重。蚕豆花期遭受大雨,使花器受伤,会加重为害。田间离发病中心愈近病情愈重。
从栽培方式看,种植密度高的较适当密植的严重,连作田块因菌源累积多而较轮作田块发病重;纯作田块也较间作、套种田块发病重。引起蚕豆赤斑病的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只有在寄主生长衰弱时,才有利于它的侵入。冬播蚕豆播种过迟,扎根浅,抗寒能力差,易受冻害;而播种过早又易遭蚜虫和早霜为害,主轴容易枯死,均易遭此病侵染,所以过迟、过早播种较适时播种的发病重;少施磷钾肥,土壤贫瘠比多施磷钾肥土壤肥沃的发病重。蚕豆病毒病发生普遍的田块,蚕豆赤斑病也较重,且在感染病毒病的植株上易产生“急性型”病斑。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09:34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