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凤尾蕨
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
蜈蚣凤尾蕨(学名:Pteris vittata L.)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150厘米。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木质,密蓬松的黄褐色鳞片。叶簇生;柄坚硬,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互生或有时近对生,中部羽片最长,狭线形,不育的叶缘有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几乎全部羽片均能育。
形态特征
陆生。植株高(20)30-100(150)厘米。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粗2-2.5厘米,木质,密蓬松的黄褐色鳞片。叶簇生;柄坚硬,长10-30厘米或更长,基部粗3-4毫米,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幼时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以后渐变稀疏;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长20-90厘米或更长,宽5-25厘米或更宽,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侧生羽多数(可达40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下部羽片较疏离,相距3-4厘米,斜展,无柄,不与叶轴合生,向下羽片逐渐缩短,基部羽片仅为耳形,中部羽片最长,狭线形,长6-15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扩大并为浅心脏形,其两侧稍呈耳形,上侧耳片较大并常覆盖叶轴,各羽片间的间隔宽约1-1.5厘米,不育的叶缘有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不为软骨质。主脉下面隆起并为浅禾秆色,侧脉纤细,密接,斜展,单一或分叉。叶干后薄革质,暗绿色,无光泽,无毛;叶轴禾秆色,疏被鳞片。在成熟的植株上除下部缩短的羽片不育外,几乎全部羽片均能育。
生长环境
生海拔2000米以下钙质土或石灰岩上,也常生于石隙或墙壁上,在不同的生境下,形体大小变异很大。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达曼群岛、安哥拉、阿萨姆邦、亚速尔群岛、巴列雷斯群岛、孟加拉国、俾斯麦群岛、婆罗洲、博茨瓦纳、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科摩罗、塞浦路斯、吉布提、东喜马拉雅、埃塞俄比亚、斐济、法国、加纳、希腊、几内亚湾群岛、印度、意大利、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肯尼亚、克里提、纳塔尔、老挝、黎巴嫩、叙利亚、莱索托、小巽他群岛、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德拉、马拉维、马来亚、马鲁古、毛里求斯、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南塞肖托、尼泊尔、新喀里多尼亚、新几内亚、新南威尔士、尼科巴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宾、昆士兰、卢旺达、留尼旺、圣克鲁斯群岛、沙特阿拉伯、西西里岛,索科特拉、所罗门群岛、索马里、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岛、斯威士兰、中国台湾、坦桑尼亚、泰国、西藏、汤加、外高加索、突尼斯、土耳其、乌干达、瓦努阿图、维多利亚、越南、西喜马拉雅、西澳大利亚、也门、赞比亚、扎伊尔、津巴布韦。
中国分布:广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中国分布的北方界线。北起陕西(秦岭以南)、甘肃东南部(康县)及河南西南部(卢氏、西峡、内乡、镇平),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台湾。在旧大陆其他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分布很广。
育植技术
生根培养:将继代培养基上长出的已经发芽的绿色小球转接到1/8MS+0.2毫克/升NAA培养基上,3周后基本都能生根。
练苗移栽:移栽的原叶体在潮湿的草炭土上能成活,长出根的幼苗移栽成活率约为90%。
自然播种繁殖:播种于滤纸上,自然萌发培养皿中的滤纸上接种的蜈蚣凤尾蕨孢子在第7天开始萌发,萌发率为95%。在做萌发率统计试验时,由于孢子萌发较快,可在滤纸上长出大量微生物前完成萌发率统计,因此在滤纸上进行萌发率检验是比较合适的。播种于草炭土上:蜈蚣凤尾蕨孢子直接播种到草炭土中,并保持湿润,20天左右可以看到原叶体。自然播种形成的孢子体长势比较健壮,移栽到花盆2个月后统计成活率为96%。
主要价值
随着蜈蚣凤尾蕨逐渐长大长高,羽叶中的砷浓度也越来越高,繁殖的第二代和刈割后的第二茬蜈蚣凤尾蕨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砷富集特性,证实蜈蚣凤尾蕨具有砷富集功能。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3 16:3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