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管是套在耳蜗内的膜性管,也随耳蜗作两周半旋转,两端皆为盲端,一端伸入前庭内,并与前庭内膜性囊相通,另一端终于蜗顶,蜗管内充满内淋巴。在横断面上蜗管呈三角形,可分为外、上和下三个壁,外壁为耳蜗骨内膜增厚所形成的螺旋韧带(spiral ligament);上壁借前庭膜(vestibular membrane)与前庭阶相隔,此膜是自骨螺旋板外缘开始斜向外,达外壁的一层薄膜,其膜中有薄层
结缔组织,两面覆以单层扁平上皮,上皮细胞具有吞饮作用;下壁由基底膜(膜螺旋板)(basilar membrane)和骨螺旋板的边缘部所组成。
概述
当声音传来时,经
外耳道→
鼓膜→
锤骨→
砧骨→
镫骨→前庭窗→
骨迷路外淋巴→蜗管→内淋巴→
螺旋器→
蜗神经→大脑内质的听区。一般分为骨蜗管和
膜蜗管。
其基底膜起自骨螺旋板边缘部,从蜗底至蜗顶逐渐加宽,内含有24,000条放射状走行的纤维,于蜗顶处最长,近蜗底较短,过去认为这些坚韧的纤维能与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共振,故称为听弦(auditory string)。现如今认为反映声波频率,主要是整个基底膜的活动。基底膜的上下面均被有上皮,但上面的上皮特化为感受声波刺激的器官,称螺旋器。骨螺旋板的边缘部的骨膜增厚,并向蜗管内伸出上下两个突起,上突起称前庭唇,下突起称鼓唇。前庭唇向蜗管内伸出一片胶状膜,称盖膜(tectorial membrane),性质柔软,富有弹性,在生活状态,听毛插入其下层。盖膜对毛细胞的兴奋具有一定的作用。
骨蜗管
于前庭的前内下方,形似蜗牛壳,由骨螺旋管围绕其中心骨轴(
蜗轴)构成。耳蜗尖端称为蜗顶,朝向前外侧;耳蜗底部称为蜗底,对向
内耳道底。蜗顶至蜗底之间锥形的部分称为蜗轴,由
骨松质构成。蜗轴内有
蜗神经血管穿行。自蜗顶至蜗底由蜗轴向外侧发出一骨螺旋板,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呈镰刀样的薄骨片,在蜗顶处与蜗轴之间形成一孔,称为
蜗孔。骨螺旋板伸入骨螺旋管内,但未达到骨螺旋管的外侧壁,其间缺损的部分是膜蜗管附着的基础。由于骨螺旋板和膜蜗管的存在,将骨螺旋管的内部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
前庭阶,与
前庭窗相连;下部称为
鼓室阶,与
蜗窗相连。两阶内的外淋巴液在蜗孔处相通。
膜蜗管
耳蜗内的膜性管,附着于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分隔前庭阶和鼓室阶,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外侧壁为
血管纹(分泌内淋巴),是膜迷路内的内淋巴液的发源地,血管纹下方为螺旋韧带。下壁由内侧的骨螺旋板和外侧的基底膜构成。基底膜内侧与骨螺旋板相连,外侧与螺旋韧带相连。基底膜上皮增厚形成螺旋器,为听觉感受器。骨螺旋板的起始部骨膜增厚并突入膜蜗管形成螺旋缘 ,螺旋缘向蜗管中伸出盖膜,覆盖于螺旋器上方。
耳蜗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蜗管发育过程中,感觉毛细胞分化成熟较晚,而蜗管的基础成分(非感觉毛细胞)如血管纹、螺旋缘、前庭膜和鼓膜发育成熟较早。
生后第1天耳蜗蜗管的内层发育阶段不同。在蜗顶(第3周),蜗管内层是由一层相同的上皮构成。在此周的底部,上皮变厚成为所谓的基底乳头( papilla basilaris),亦称克利克尔器( Koellikens organ)。顶壁以后发育成Reissner膜和血管纹。该区域有大而且多的血管。
在内侧的第2周,基底乳头(Kollikers器)已经划分为小上皮嵴和大上皮嵴,前者将发育成柯替器,后者则为螺旋缘和内螺旋沟的先驱者。在外侧的第2周,由大上皮嵴分泌而成的盖膜显示得更加明显,螺旋血管已被初期形成的基底膜所包围,内、外毛细胞已隐约可见。
在内侧的第1周,上皮层分化继续进行,在此第1次可以分辨出Reissnas膜,Clandius细胞和柯替器。基底膜已开始形成,将血管包围在内而形成所谓螺旋血管( vas spirale)。在外侧的第1周,上皮层分化又进了一步。在此周可以分辨出螺旋缘(limbus spirale),大上皮嵴,内螺旋沟先驱部,小上皮嵴,柯替器先驱部和Claudius细胞。螺旋血管纹较前缩小,但界限更加分明。盖膜的分泌通过大上皮嵴仍在继续。在柯替器内可以认出内毛细胞核和3个外毛细胞核。
在生后第5天,内侧第2周的发育情况和生后第1天的外侧第1周(底周)基本相同。在柯替器内,隧道已形成。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的核和静纤毛清晰可见。
内毛细胞比外毛细胞发育早,而外毛细胞发育的迟早次序又是依次从第一至第三排外毛细胞先后发育的。生后第一天第二排外毛细胞的感觉毛(静纤毛)比第三排外毛细胞分化较好、较成熟,并已形成结构性极化(structural polarization),指向血管纹方向,而第三排外毛细胞的感觉毛分化仍不全,极化不明显,似仍处于未来的静纤毛阶段。到生后第五天,第三排外毛细胞的静纤毛已至成熟阶段,竖立显然。内毛细胞在出生时即已有成熟的静纤毛,到生后第五天已经发育得又粗又长,并且和盖膜发生明显的关联。
蜗管行波学说
即根据蜗管内流体力学特性,行波起源于耳蜗底转基底膜张力最大的部位。声音的振动在内耳引发一种沿颅骨传播的行波,由于基底膜紧张度梯度变化的原因,该行波传播的方向是由耳蜗基底向蜗顶。实验中由于采用高通带噪声使毛细胞连续不同步化,兴奋的主要位点向蜗顶位移,因此发生了延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