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脚下目(Sauropoda)又称龙脚下目,为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在
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
蜥臀目的一个分支,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建立。
简介
它们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巨大的动物,包括许多知名的属,如迷惑龙(原名为雷龙)、
腕龙、梁龙等。
蜥脚类恐龙首次出现于晚三叠纪,它们当时的外表类似
原蜥脚下目恐龙。到了
侏罗纪晚期(1亿5000万年前),蜥脚类恐龙的分布广泛,尤其是梁龙科与腕龙科。只有
泰坦巨龙类存活到白垩纪晚期,但它们几乎分布于全球。然而,泰坦巨龙类与其他非鸟类的恐龙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了。除了南极洲以外,蜥脚下目的化石在各大陆都有发现。
但是,很少发现完整的蜥脚类化石。许多物种,尤其是最大型的物种,仅发现相关联或是非天然状态的骨头。许多接近完整的标本都缺乏头部、尾巴末端、以及四肢。
体型
蜥脚下目的最明显特征是它们的体型。即使是侏儒型的
蜥脚类恐龙(身长可能达5到6米),也是它们所处
生态系统中最大的动物之一。唯一可以在体型上与它们匹敌的是
须鲸科动物,例如
蓝鲸。但与鲸鱼不同的是,蜥脚类恐龙全都生存在陆地上。有些蜥脚类恐龙的头部维持在低高度,例如
梁龙科;而其他蜥脚类恐龙则维持在很高的高度,例如
圆顶龙。
蜥脚类恐龙的身体外形并没有其他恐龙多样化,原因可能是体型限制,但它们仍拥有许多种类。有些蜥脚类恐龙拥有极长的尾巴,例如梁龙科,它们可能将尾巴当作鞭子般挥打,末端可产生
音爆。超龙可能是最长的恐龙,身长可达40米,但其他如
地震龙、旧纪录保持者梁龙也拥有极长的身长。
易碎双腔龙(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只发现一个脊椎骨,但身长可能达到55到60米,比蓝鲸还长,但易碎双腔龙的唯一化石却在叙述不久后遗失了。而目前最长的陆地
脊椎动物是
网纹蟒,身长只有10米。
其他
蜥脚类恐龙,例如腕龙科,拥有高肩膀与极长颈部,使它们的身高非常高。
波塞东龙可能是最高的恐龙,身高可达18米。而原本的颈部最长恐龙为
马门溪龙,身长有22到26米。而目前最高的动物是
长颈鹿,身高只有4.8到5.5米。
其他体型特别大的蜥脚类恐龙包含:
阿根廷龙的体重为80到100公吨之间,可能是最重的恐龙;
潮汐龙、
安第斯龙、
南极龙、
银龙等大型恐龙的体型接近阿根廷龙。有些
泰坦巨龙类可能更重,如巨体龙的体重可能为175到220公吨之间,但证据很少。而目前最大的陆地动物为
非洲象,体重不超过10公吨。
最小型的
蜥脚类恐龙包含:
欧姆殿龙(4米)、侏儒种
泰坦巨龙类马扎尔龙(5.3米)、以及侏儒种腕龙科
欧罗巴龙(6.2米)。发现于德国的欧罗巴龙,其小型体型可能是因为岛屿环境隔离而造成的。梁龙科的
短颈潘龙拥有非常短的颈部,是梁龙科中最短的成员。其他蜥脚类恐龙的颈部可生长到背长的四倍,但短颈潘龙的颈部比它们的身体还短。
古生物学
蜥脚类恐龙是草食性四足动物,通常拥有长颈部与匙状牙齿。它们拥有小型头部、巨大身体、通常拥有长尾巴。至少有些物种是卵生,例如圆顶龙与泰坦巨龙类。根据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的说法,蜥脚类恐龙可能拥有大型的可抓握嘴唇,类似
麋鹿的嘴唇。
蜥脚类恐龙的部分背椎移到颈部的位置,导致颈部至少有12节脊椎,延长了颈部长度。脊椎的神经棘形状可容纳韧带,以协助抬高颈部与支撑头部重量。尾椎至少有44节。柱状四肢演化成可支撑庞大身体重量,踝部有软骨可缓冲、避震。前肢有五根指头,但指头骨头数量减少。它们以脚趾行走,脚掌离地且有肉垫支撑重量。脚部拇指有大型指爪。大型鼻开孔位于头颅骨的后段。而耻骨或许可能支撑大型肠道。
身体装甲
有些蜥脚类恐龙拥有由皮内成骨形成的装甲〔例:潮汐龙、
萨尔塔龙、
葡萄园龙〕。有些属的背上拥有尖刺(如
奥古斯丁龙),而其中几属拥有尾槌(
蜀龙)。
姿势
在非常早期的时候,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与其他人便已假设
蜥脚类恐龙能以后肢站立,使用它们的尾巴充当三脚架的第三只脚(有点类似
袋鼠),而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重龙著名重建,便是采用这个假设而重建。一个有趣的研究 假设如果蜥脚类恐龙已适应偶尔以二足方式站立,那它们的前肢应该会有因为压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然而,在检验过众多的蜥脚类骨骸后,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
如果
蜥脚类恐龙以三角架方式站立,应该会有巨大的重量施加在尾巴的脉棘(Haemal spine)上。随者蜥脚类恐龙的成长,它们的体重也随之增加,当它们以后脚站立时,这些脉棘会承受越来越多的重量,直到某些脉棘发生压力性骨折,这将让蜥脚类恐龙以后脚站立时感到痛苦,而因此必须改采四足方式。当蜥脚类恐龙过重而无法后脚站立时,它们可能发展出较为安全的方施以避免用后脚站立。在蜥脚类恐龙的尾椎上曾发现骨折的脉棘。
科学家们过去一度认为蜥脚龙类必须栖息在湖泊或沼泽中藉水漂浮。不过在找到化石足迹后,就推翻了这个说法。蜥脚龙类的足迹宽度间隔狭窄,证明它们的四肢位于身体正下方,而非像
蜥蜴与乌龟般向两侧张开。
分类学
在最近几年,蜥脚下目的分类大致上是固定的,但还是有一些科或属的位置未确定,例如:
盘足龙、
简棘龙、
约巴龙、以及纳摩盖吐龙科。在某些版本分类法里,并不包含火山齿龙科、鲸龙科、峨嵋龙科,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并系群,或复系群;某些版本也认为圆顶龙科是复系群,而不包含圆顶龙科。
分类
以下为两种版本的分类法: 以下分类表是根据威尔森与塞里诺(1998年)、耶茨(2003年)、加尔东(2001年)、以及威尔森(2004年)的研究与书籍:
蜥脚下目Sauropoda
近蜥龙 Anchisaurus
莱森龙 Lessemsaurus
贝里肯龙科 Blikanasauridae
黑丘龙科 Melanorosauridae
雷前龙 Antetonitrus
金沙江龙 Chinshakiangosaurus
黑丘龙 Melanorosaurus
真蜥脚类Eusauropoda
鲸龙科 Cetiosauridae
峨嵋龙科 Omeisauridae
汤达鸠龙科 Tendaguridae
新蜥脚类Neosauropoda
简棘龙 Haplocanthosaurus
约巴龙 Jobaria
梁龙超科 Diplodocoidea
叉龙科 Dicraeosauridae
梁龙科 Diplodocidae
腕龙科 Brachiosauridae
圆顶龙科 Camarasauridae
盘足龙科 Euhelopodidae
泰坦巨龙科 Titanosauridae